6月中旬,郴州市分行為切實做好今年夏糧收購準備工作,組織兩個調查組深入到糧食主產區的安仁、永興、資興等縣市開展早稻生產形勢調查,并與調查鄉鎮,農戶,糧食企業召開了座談會。調查情況表明:今年夏糧收購不確定因素增多,收購形勢不容樂觀。現將調查情況綜述如下:
一、今年郴州早稻生產形勢
今年,郴州市通過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3月27日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業和糧食工作電視電話會精神,各級政府對糧食生產引起了高度重視,通過強化糧食生產措施,對控制拋荒、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從調查情況看,今年早稻生產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早稻種植面積增加。據市農業局提供信息:今年全市早稻種植面積為142.23萬畝,占稻田總面積的54.46%,比上年增加16.5萬畝,增加13.1%;全市11個縣市均比上年不同程度增加,增加10000畝以上的有北湖區、桂陽、永興、臨武、蘇仙、汝城等六個縣區。增加最多的是桂陽縣,今年早稻種植面積達14.67萬畝,比上年增加4.69萬畝,增長47.02%。
(二)早稻總產量增加。由于今年各縣市擴大了早稻種植面積,早稻總產量預計可達到6.11億公斤,比上年增加0.71億公斤,增長13.1%。按80元/百斤計算,全市早稻產值可達9.78億元,比上年增加1.67億元,增長20.59%。
(三)種糧大戶增加。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少農民棄農經商,年輕人外出打工掙錢,將承包責任田向種田能手轉讓,采取“一年一租、雙方約定、互利互惠”辦法,形成了種田能手“連片耕種、集中管理”的經營模式,這樣既解決了稻田拋荒,又發揮了種田能手的作用。據對資興市蓼江鎮調查,該鎮今年耕種2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達112戶,比上年增加53戶,增加一倍,其中耕種50畝以上的6戶,100畝以上的1戶,并對種糧大戶實行了獎勵措施。目前,這些種糧大戶成了當地的種田能手,科技示范,產糧大戶。如永興縣鯉魚塘鎮水龍灣二組村民何小雄是個村會計,既懂農業科技,又會精打細算,今年他除自己的責任田外,還租用37戶承包戶100畝稻田耕種,共計105畝,全部種雙季稻,早稻預計畝產400公斤,可產糧食4.2萬公斤,晚稻預計畝產350公斤,可產糧食3.67萬公斤,兩季可產糧7.87萬公斤,按80元/百斤計算,可實現收入12.6萬元。
(四)單位面積產量趨減。今年早稻插下去后,天氣連續陰雨不斷,禾苗日照減少,給早稻正常生長帶來了影響。加之,現在農民種田全部使用無機肥,有機肥已基本消失,地力明顯退化。在今年化肥又大幅漲價的情況下,農民購買化肥也比往年減少。由于這些因素所致,今年早稻禾苗普通長勢不旺。據調查農戶反映,今年早稻單位面積產量將比上年減少一至二成。
(五)稻田拋荒面積得到控制。今年,各級政府對遏制稻田拋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列入了市政府“糧食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內容之一,并下發了郴政發[2008]5號文件,確保耕地不拋荒。資興市政府明確規定:對因棄農經商或外出務工無力耕種而拋荒不超過一年的耕地,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督促發包方組織代耕,并由發包方通知拋荒的承包農戶,限期按農時恢復耕種;到期仍不履行耕種義務的,鄉鎮人民政府和發包方可以依法組織圭地流轉。通過這些措施,稻田拋荒得到一定控制。據市農業局提供數據:全市稻田拋荒面積比上年減少4140畝,減少59.1%。
二、影響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
(一)糧食生產能力下降。據調查反映:農村普遍存在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問題,目前運行的山塘、水庫、渠道基本上是60-70年代興建的,由于運行時間長,缺乏投入維修,水庫滲漏,渠道淤塞嚴重,農田灌溉已成為制約糧食生產的一大“瓶頸”。維修改造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二)稻田地力不斷退化。據調查反映,過去農民種田使用有機肥多(如牛、豬欄糞、土雜肥等),對改善土壤、增肥地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農民種田靠天吃飯,使用無機肥多,土壤板結嚴重,地力明顯退化,給糧食生產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三)生產成本大幅上漲。據對生產資料供應商調查:今年常用化肥漲價40%以上,其中鉀肥零售價達到4500元/噸,比上年翻了一翻多;農藥漲價15-20%。雖然國家對農民增加了糧食補給,但彌補不了生產資料漲價水平。加之種田雇工工資,油料費均比上年上漲。這些因素直接增加了生產成本。據對種田農戶調查,今年每畝投入成本(含化肥農藥及投工在內)達814.70元,比上年增加170.60元。按每畝產糧400公斤、最低收購價77元/百斤計算,一畝收入616元,加上補給109.50元,共計為725.50元,每畝還要虧89.20元。農民深感種田虧本,劃不來。
(四)種田農民年齡偏大。根據調查反映,現在從事種田的農民基本是“50-60”人員,老年、婦女種田,年輕人打工掙錢。由于種田人年齡偏大,種田基本上是以自給自足為主,老年人沒有能力多種田,靠天吃飯的多,靠科技種田的少,這也影響了糧食產量的穩定增長。
三、今年夏糧收購面臨的新特點
(一)農民將出現“囤糧”現象。農民反映:農民種田辛苦又虧本,沒有好價不賣糧;現在全球都缺糧,市場糧價賣到100元還在漲,我們把糧食存在家里,有了好價再賣也不遲。就是價格跌到80元,還有最低收購價作保護。
(二)糧食購銷企業難以收到新糧。購銷企業反映:我們購銷企業主要靠國家托市糧生存和發展。目前,在糧價一路攀高的情況下,啟動最低收購價也難以收到新糧。這樣,購銷企業經營就很困難了。
(三)糧食加工企業沒錢賺。加工企業反映:目前市場糧價行情:早稻88-92元/百斤,晚稻96-100元/百斤,有的地方已超過100元/百斤。市場晚稻大米銷價達到1.50元/斤。按100斤稻谷加工大米66斤計算,按每斤1.50元即為99元,與收購稻谷價持平,只能賺附產品8元,扣除加工人員工資及水電費等,還要虧本。不提高大米銷售價,加工企業就難以維持了。
(四)農發行支持收購風險壓力加大。農發行反映:今年夏糧收購形勢比往年更復雜,收購主體多元化、多渠道,且收購期拉長,政策難把握,資金供應與管理難度大,信貸風險壓力加大。
四、對策與建議
(一)要高度重視夏糧收購工作。農發行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政策性支農職能,把做好今年夏糧收購工作作為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實際行動。要根據今年夏糧收購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及早采取對策,制定相關措施,切實抓好夏糧收購工作,努力發展主體業務,為農民增收,確保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
(二)認真執行政策,切實做好夏糧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工作。根據今年郴州早稻生產形勢分析,預計夏糧收購量在2億公斤左右,計劃安排收購資金3億元。目前,郴州農發行已對44家糧食企業進行了貸款資格認定,保證了每個縣市不少于2家收購企業;同時,確定29家糧食收購企業最高貸款額3.8億元。要求基層行對執行最低收購價收購任務的企業,及時發放貸款,確保收購資金供應不脫節、不斷檔;對執行自主收購任務的企業,要按照“執行政策、擇優扶持、控制風險、封閉運行”的原則予以支持。積極支持多主體、多渠道入市收購,對參與糧食收購的各類企業,要與政府、企業等有關部門簽訂“收購資金監管協議”,共同做好糧食收購信貸資金供應和風險防范工作。要切實推行結算新品種,大力推廣收購資金非現金結算業務,方便企業及糧食經紀人結算,減少現金供應壓力。
(三)糧食購銷企業要發揮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政策優、倉容足、網點多的優勢,改善服務,主動出擊,下鄉收購,加強與經紀人合作,多收糧,收好糧,為糧食安全作出新努力。
(四)加強協調,共同做好夏糧收購工作。各級政府要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抓糧食收購,積極做好部門協調工作,及時解決收購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確保夏糧收購工作順利進行。工商部門要加強糧食市場管理,防止哄抬糧價現象發生,打擊“奸商”行為,規范、有序、穩定糧食市場。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郴州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