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銀行經營貨幣這一特殊商品的特性出發,用全新的角度闡述了銀行存款與貸款的運行機理,給出了“銀行不但經營貨幣,而且還創造貨幣”的結論;同時在一個理想的銀行體系模型下,對銀行的貨幣創造功能作出了數學推導,并對存貸比和存款準備金制度的作用給出了解釋。
關鍵字:貨幣;存貸款;存款準備金
(一)
經常聽見這樣一句話“銀行是特殊的企業”,沒錯,因為銀行在經營著一件特殊的商品,那就是——貨幣。如果說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那么銀行就是金融的核心;金融并不是那樣的難以理解,其內涵就是將資金有效地配置給那些能夠創造財富的企業和個人。社會上總是有融資的需求,而銀行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成為融資需求者的首選。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銀行是當今時代的核心經濟機構,甚至可以說銀行承擔著經濟發動機的職能。
銀行的資金來源就是社會大眾和企業公司的存款。銀行能以存款的方式吸收資金,是因為銀行允許存款人在任何時候提取部分或者全部存款。銀行在吸收存款時出具的欠條(存折),使存款人能據此隨時來取現。也正是因為存款人能隨時提取存款,所以這種借貸與其他類型的借貸明顯不一樣。對借貸雙方來說,都沒有一種借貸的感覺。存款人從來沒有感覺失去過對存款資金的使用權;而銀行在依據存折支付給存款人資金時,也沒有感覺到是在償還一筆借款;當銀行通過發放貸款給借款人時,也并不認為是在運用別人的錢。同時在上述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銀行是社會大量閑置資金的集中地,是存款人為了方便和安全把資金存放在銀行,而銀行的業務就是經營著這些資金。
(二)
銀行不但經營貨幣,而且還創造貨幣,這正是銀行的與眾不同之處。很多人的觀念中認為是中央銀行創造了貨幣,其實中央銀行只是行使了貨幣的發行權,而貨幣的需求量卻是由商業銀行創造出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動力就是用存款進行放貸。存款對于銀行來講,在資產負債表上表現為負債,一旦把存款放貸出去,這時候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看到,在負債不減少的情況下會增加等量的資產,而這些放貸出去的資金,并不被借款人以現金所持有,而是再一次回歸到了銀行,形成新的存款,這實際上等于增加了整個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也即創造了貨幣。
假設整個銀行體系中有A、B兩家銀行,起先A銀行有存款100萬,B銀行無存款,其后A銀行一名客戶由于要購房向A銀行貸款100萬,于是A銀行經審核后放貸100萬,而這100萬最后又劃向了房地產商開在B銀行的賬戶內,形成了B銀行的存款。在上述過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由于貸款的機制,整個銀行體系的存款增加了100萬,又因為銀行的存款可以隨時提取,這就相當于創造了貨幣。
(三)
在第(二)節的例子中,還存在兩個問題沒有解決,一個問題是:如果A銀行的100萬存款進行重復放貸,那么重復N次,就會有N倍100萬的貨幣被創造出來;第二個問題是:整個銀行體系不是僅有A、B兩家,而是有3家、4家、……N家,那么重復N次,同樣也會有N倍100萬的貨幣被創造出來。兩種情況都預示著貨幣發生了通脹。
對于第一個問題,解決之道就是設定存貸比上限,存貸比即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目前商業銀行的最高存貸比為75%,貸款總額不得高于存款總額,這就保證了銀行每一筆存款不會進行重復放貸。
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就是設立存款準備金制度,這項制度為銀行每一筆存款所能派生出來的貨幣數量設定了上限。
所謂存款準備金是指商業銀行在吸收存款后,把一部分存款放在中央銀行,用于應付存款人隨時提現的流動資產儲備;而存款準備金與銀行存款總量的比值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假設存款準備金率是10%,整個銀行體系有N家銀行,一名客戶把10000元存入A銀行,A銀行接受這10000元現金原始存款后,提取其中的10%,即1000元作為存款準備金,剩余的9000元發放貸款,貸款客戶將貸款用于支付,而收款人又將把這筆款項存入B銀行,這將使B家銀行獲得存款9000元,B銀行在提取10%準備金后(即900元),將剩余的8100元作為貸款發放,這又將使C銀行獲得存款8100元,……通過整個銀行體系的連鎖反應,一筆原始存款將形成存款貨幣的多倍擴張。
讓我們來計算一下整個過程中銀行體系到底形成了多少存款貨幣:
10000+9000+8100+……=10000×(1+0.9+0.92+……)=10000×10.9=10000×110%=100000
一共上繳給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為:
10000×0.1+9000×0.1+8100×0.1+……=10000×(1+0.9+0.92+……)×0.1=10000×10.9×0.1=10000×110%×0.1=10000
從上面兩個結論中,可以看到,在存款準備金制度下,10000元的原始現金存款創造了等量的存款準備金;同時因為放貸機制,形成了數倍于自身的銀行存款,其倍數值正好等于存款準備金率的倒數,此數值也稱為貨幣乘數。
由此又可以推導出另一個結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貨幣乘數變小,原始現金存款創造貨幣的能力減弱,稱之為信貸收縮或收緊銀根;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貨幣乘數變大,原始現金存款創造貨幣的能力增強,稱之為信貸擴張或放松銀根。這也就是為什么說“調整存款準備金率是最猛烈的貨幣政策工具”的原因。
參考文獻:
[1]弗雷德里克.米什金著.貨幣金融學(第六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馬丁.邁耶著.大銀行家.海南出版社,2000年.
(作者單位:上海農村商業銀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