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對銀行開立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實行管理,《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要求銀行機構對開立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實行年檢制度。最近,人行邵陽市中心支行組織了轄內銀行機構開展了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檢查,發現近年來部分基層金融機構沒有按規定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執行年檢制度,造成了大量的久懸賬戶(“休眠”賬戶,賬戶管理系統設置為“久懸賬戶”)、問題賬戶存在,為賬戶管理帶來了系列難度,阻塞了支付結算渠道,同時給社會資金運行造成了很大的風險,甚至影響金融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建議實行強制性年檢制度。
一、基本概況
邵陽市轄內的武岡市、洞口縣、隆回縣三縣(市)有農發行、工、農、中、建及農村信用社等銀行機構(即支行級)19個(其中隆回縣設有城市信用社)。據檢查,發現基層單位銀行賬戶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賬戶年檢率低。3縣(市)19個銀行機構僅有5個機構組織開展了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年檢工作,其中工商銀行2個,農行2個,建設銀行1個,其他各銀行機構沒有對單位銀行賬戶組織年檢工作,從組織年檢的銀行來看,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年檢也僅限于基本結算賬戶。2007年12月末,三縣(市)19家銀行機構共有賬戶總數為3768個。在2007年組織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賬戶檢查工作中共抽查賬戶1481戶,其中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間參加賬戶年檢的開戶單位僅86個,年檢率占被檢查賬戶中應年檢賬戶的6.2%
(二)久懸賬戶數量多。在被檢查的1481個賬戶中,有久懸賬戶665戶,占被檢查賬戶的44.90%。其中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間未發生業務交易的有167戶,占久懸賬戶的25.11%,2年期以上久懸賬戶中未發生業務交易的有498戶,占久懸賬戶的74.89%
(三)“問題賬戶”較多。在被檢查的1481個單位銀行賬戶中,因資料不真實、不完整、更新不及時、沒有及時核準的有問題賬戶達177個,占賬戶總數的5.56%,其中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間新開立問題賬戶37個,占檢查發現的“問題賬戶”20.90%。
二、存在的負面影響
(一)影響賬戶清理,造成銀行資源浪費。金融機構為拉攏客戶,增加客戶資源,存在著對賬戶“重開輕管”的現象,并長期不開展賬戶年檢,導致銀行對于賬戶使用情況及基本信息缺乏系統、全面地了解,許多賬戶難以及時清理,從而形成大量久懸賬戶,同時未能按規定將其轉入“營業外收入”科目實行集中管理,部份銀行業務系統要求仍需按規定對其進行月月對賬和季季計息,因此需要多方聯系開戶單位來辦理對賬手續,即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又浪費銀行資源。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在久懸賬戶中又有很多都是臨時性賬戶,如檢查洞口縣工行42個久懸賬戶時發現,其中有27個賬戶的余額為零,占銀行全部單位結算賬戶的12.80%。
(二)影響賬戶真實性,制約反洗錢監管。反洗錢工作已成為基層央行一項重要職能,面臨的形勢嚴竣而又復雜,已經影響到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開展反洗錢工作最基本的又是要了解客戶,因此,反洗錢工作需要銀行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而結算賬戶的信息準確性又是了解客戶真實性交易的基礎工作,所以,賬戶年檢成為反洗錢工作開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徑。而長期疏于賬戶年檢,銀行很難對客戶后續的經營范圍、經營狀況、關聯企業、主要資金往來對象等進行真實了解,也無從得知存款人開立結算賬戶的資料或文件是否已經發生重大變更或過期或作廢,賬戶真實性和合規性難以得到保證,使反洗錢工作失去可靠的基礎,給不法分子洗錢留下空間。
(三)縱容企業失信行為,導致銀行信貸資金沉淀。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企業因撤并重組、解散破產或關閉、注銷、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更換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遷址等造成其基本信息的變動日趨頻繁。這些惡意逃廢銀行信貸資金的企業和一些為企業和個人擔保貸款的行政事業單位常年不與開戶銀行發生聯系,開戶銀行未對賬戶進行年檢,導致存款人信息已發生變化而賬戶卻繼續運行的現象,為企業出租、出讓違規使用賬戶,為企業逃避銀行監管和自身債務提供了方便,縱容了企業的失信行為。如武岡蜂窩煤機廠2002年在工行開戶,因欠該行貸款450萬元,從2004年3月以來沒有與該行發生業務往來,該企業2006年進行重組,更名為武岡蜂窩煤機制造有限公司,在該縣農業銀行重新開立賬戶,致使該縣工行難以對改組后企業的資金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已使原有貸款變成了呆滯貸款。
三、主要原因
(一)現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沒有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作出法規約束。現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只在其第六十二條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提出了年檢要求,而未能針對應檢而未檢行為制定懲戒性條款,導致其通常被視同為一種建設性的管理要求或建議,規章制度約束力不強。并且銀行以企業身份作為賬戶年檢的執行主體,即便可執行具體操作,但也無法行使相關的行政處罰權從而導致制約流于形式。
(二)銀行機構為了爭取客戶疏于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進行年檢。由于基層單位銀行賬戶總量有限,有的銀行片面地認為賬戶就是客戶資源,為了避免客戶流失,即便在現行賬戶管理系統中設置有年檢參數,但在沒有硬性要求的情況下,各銀行機構一般不會主動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組織年檢。
(三)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年檢增加工作成本和壓力,銀行機構開展年檢積極性不高。一是賬戶年檢工作量大,資料收集困難,銀行普遍存在畏難情緒;二是當前由于基層金融機構網點少、業務多、人員緊張,普遍沒有配置賬戶專管員,賬戶管理一般只是由一名負責外勤的工作人員兼管,所以只能勉強應付賬戶的開立、變更、撤銷等具體事項,根本就無暇顧及賬戶年檢;三是《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要求銀行對單位結算戶進行年檢,卻未確定可行的實施范圍,因單位結算賬戶包括基本戶、一般戶、專用戶和臨時戶四類,數量眾多、牽涉面廣,真正實施起來可操作性并不強。
(四)銀行機構對久懸賬戶沒有處置法規依據,導致久懸賬戶多。對一些單位在銀行的多年久懸結算賬戶,現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沒有作出準予開戶行可以自行作出銷戶的規定或其他約束規定,導致一些賬戶內無資金的單位又不會主動申請銷戶,這樣久懸戶越來越多。
四、幾點建議
(一)制定賬戶年檢細則,完善單位銀
行結算賬戶年檢制度。要在現行《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結合賬戶管理系統的要求,盡快制定出與銀行賬戶年檢相關的實施辦法和細則,明確賬戶年檢由人民銀行組織、監督,商業銀行具體承辦,使銀行賬戶年檢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每年度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要實行統一的集中年檢,并實行分類年檢制度,基本結算賬戶由當地人民銀行負責年檢,其他賬戶由開戶銀行機構負責年檢。
(二)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實行強制年檢制度。賬戶年檢是《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等金融法規賦予銀行的一項職責,是規范結算和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手段,對金融機構了解客戶和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樣具有促進作用。要求銀行機構對單位銀行結算賬戶實行強制性年檢制度。制定相應處罰措施,明確商業銀行和開戶單位的責任與義務,對于實施年檢不力的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經濟處罰,對于拒不辦理年檢的開戶單位,注銷其賬戶,終止辦理結算業務。
(三)聯網管理,強化單位銀行結算賬戶的監控,提高賬戶年檢效率和質量。目前賬戶管理系統雖然已上線運行,但并未與支付系統、同城清算系統連接,銀行賬戶的開立使用依舊自成體系,違規賬戶得不到有效控制,賬戶多年沒有年檢,甚至人行未核準或商業銀行違規開立的賬戶,仍然可以發生支付結算業務。所以,應加快賬戶管理電子化步伐,盡快開發賬戶管理系統與支付系統、同城清算系統聯網接口程序,最大限度地發揮賬戶管理系統監控與管理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邵陽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