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水養水,大力發展綜合經營,振興水利產業,已勢在必行。本文在分析水利事業單位發展綜合經營工作必要性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指出了促進水利事業單位綜合經營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水利;事業單位;綜合經營
引言
在水利工程所轄范圍內開展以“水、工、農、商、游”為內容的綜合經營,實現以水養水,是現代水利事業單位的發展趨勢。水利事業單位綜合經營工作是人們在從事水利經濟活動中所衍生出的與其他行業交叉的一種經營活動。水利事業單位綜合經營的發展,提高了職工收入,穩定了職工隊伍;彌補了經費不足,改善了辦公生活條件;狀大了行業實力,促進了水利事業的發展。但是水利事業單位綜合經營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經營風險和阻礙因素。為此,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認識水利綜合經營在水利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破除一些阻礙水利綜合經營發展的思維瓶頸,把握風險防止投資失誤,充分發揮行業的優勢,提高投資效益,更好地支持水利事業的發展,促進水利經濟良性循環,是擺在我們水利事業單位和水利綜合經營工作者面前的基本任務。本文通過分析水利事業單位開展綜合經營工作的必要性及存在問題,提出了促進水利事業單位綜合經營工作的對策及建議,以全面發揮水利行業的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水利事業單位開展綜合經營工作的必要性及存在問題分析
(一)水利事業單位開展綜合經營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水利事業單位發展綜合經營工作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要求。第一,社會服務體系的不健全是發展水利綜合經營的主要原因。由于社會服務體系的不健全,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很少,促使水利行業自己搞服務體系,這些就形成了綜合經營企業的雛形。第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促進了綜合經營的發展。由于社會保障程度低,職工的子女、家屬就業問題得不到社會上的解決,只能發展多種經營來解決富余人員的就業問題。第三,水利事業單位的經營困境是發展水利綜合經營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受傳統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強調水利的公益性,導致水利工程所需的運行管理費用嚴重不足,多數水利單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很艱苦,經濟缺乏活力,職工收入較低,這不僅影響職工隊伍的穩定,而且將嚴重影響現有水利工程的效益。為此,很多水利事業單位為解決運行費問題,職工福利問題利用水利工程范圍內的資源開展綜合經營,增加單位的收益。隨著我國社會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的健全,水利綜合經營也將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和支撐其生存的社會環境。但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在現階段,我們還要大力發展水利事業單位的綜合經營工作,以確保水利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二)水利事業單位發展綜合經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水利事業單位發展綜合經營,既為水利產業進入市場開拓了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也為實現行業脫貧、職工致富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同時還促進水利部門深化改革,鍛煉了職工隊伍。但是,在水利事業單位綜合經營工作融入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第一,制度不完善,事業體制和內部經營機制不健全。我國規定事業單位自身不得從事經營活動,但可以以作為公司股東或投資設立企業法人,也可以注銷事業單位法人,改制為企業法人。因此,水庫等水利單位作為事業單位法人在開展多種經營時也應按照上述原則辦理。但是目前許多水利事業單位的綜合經營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難以分離,部分單位產權關系不清,企業承包者責、權、利不明確,缺乏監督與約束機制,出現綜合經營資產被無償調撥的現象和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在企業管理上,人事管理不夠系統,任人制度不盡完善,經營體制缺乏活力,職工積極性不高。第二,綜合經營資金缺乏,運行成本高。由于非本行業的企業大部分投資較大,而投資的大部分是靠貸款,使企業負債率高,造成企業運行成本高,沒有能力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缺乏發展后勁。水利綜合經營項目資產負債率比較高,取得銀行貸款能力差。導致水利行業發展綜合經營的資金普遍缺乏,籌資渠道不暢,資金周轉困難。第三,缺乏龍頭企業和經營管理人才。由于水利綜合經營點多面廣,多數產品沒有形成比較暢通的購銷體系,缺乏重點企業和名牌產品,致使水利綜合經營產業的整體優勢和集團優勢無法充分發揮。此外,水利行業的經營管理人才缺乏,部分領導思想滯后,管理能力較差,尤其是財務管理不規范。
二、水利事業單位發展綜合經營工作的對策及建議
(一)深化改革,健全內部經營機制
制度不完善和內部經營機制不健全是困擾水利事業綜合經營工作發展的根本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必須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內部經營機制。首先,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實行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使政企分開,讓綜合經營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經濟實體。其次,健全內部經營機制。第一,要建立健全可行性研究論證的制度和民主決策制度。要堅持按決策程序辦事,決策前要經職能部門進行市場調研,擬定可行性研究方案。在每一個項目投資之前,都要弄清楚該項目投資經營過程中所涉及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可行性,作到依法投資和合理投資。決策中,要召集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討論,特別重大項目的投資還要聘請有關專家參與決策,經過這樣的層層把關,投資失誤就可以大大地減少。第二,要建立健全投資決策責任制和投資項目責任人制度。投資決策責任制要求誰決策誰負責,把責任落實到具體人,一旦發生失誤,就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讓其承擔政治、行政直至經濟損失。建立健全項目責任人制度時根據項目業務的實際情況選擇德才兼備而且是懂經營會管理的人做項目負責,且要讓責任人參與項目的全過程。同時,要以合同形式落實責任人的責、權、利。建立一套將責任人的物質利益與項目的經濟效益掛鉤的制度,以充分地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保證綜合經營項目的經濟效益。第三,要健全監督制度。每一項綜合經營工作,都應該有詳細的成本計劃,在財務上要獨立核算,并定期進行檢查,確保綜合經營工作的投資效益。第四,要健全用人制度。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激勵機制、用人機制,及時發展和培養人才。對綜合經營管理領導崗位可實行競爭上崗,選配懂經濟、善管理、政治素質高的綜合型人才來管理,確保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依托水利行業優勢開展綜合經營工作
水利事業單位在開展綜合經營工作時,一定要依托水利行業獨有的水土資源優勢,通過合理資源優化配置,根據各地各單位不同的自然情況,形成縣域內、市域內、地理分區內水利主導產業,并以此帶動整個水利綜合經營工作的開展。一是以水利工程為依托的城鄉供水體系。供水生產已形成水利事業單位發展綜合經營的“拳頭”產業,即第二支柱產業,效益十分顯著。二是以抗旱、節水、灌溉為中心的抗旱服務體系。重點搞好節水灌溉技術、水情自動測報技術、計算機普及應用等科技推廣工作,建立水利科技示范區,確??购怠⒐澦?、灌溉工作的順利完成。三是以水土資源為依托的觀光農業、生態旅游、土地開發體系。利用依山傍水的自然條件優勢,通過種植特色農產品和開辟旅游景點及基礎設施,可以形成以生態旅游業為龍頭,集種養一體化的觀光農業綜合經營體系??傊?,要立足水利事業單位的水土資源優勢,圍繞服務積極興辦經濟實體,搞好土地和水資源的開發,注重培養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增強水利經濟實力,并以此帶動水利建設本身。
三、結束語
水利事業單位開展綜合經營工作是搞活水利經濟、壯大水利基礎產業的需要,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此,水利事業單位應深化改革,健全內部經營機制,依托水利行業優勢,本著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籌資原則解決發展資金,開展綜合經營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桂清.遼寧省水利綜合經營工作淺析[J].東北水利水電,2001,3:44-45.
[2]方國華,吳文錦,江建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水利綜合經營[J].運籌與管理,2000,9(1):123-126.
[3]唐刊年.關于發展水利綜合經營的思考[J].紅水河,2002,2:68-71.
[4]魏鴻謀.甘肅水利綜合經營企業如何防止投資失誤[J].甘肅農業,2000,8:46-48.
[5]王文勁,陳迎杰.發展水利綜合經營的幾點認識[J].江蘇水利,2003,10:43-44.
[6]趙龍.對臨澤縣梨園河灌區水利綜合經營發展的探討[J].甘肅農業,2001,10:26-27.
(作者單位:安徽省駟馬山引江工程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