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語文就應該是陽春白雪,浪漫多情;也曾經以為語文課堂就應該詩情畫意,高潮迭起。當我有幸聽到徐巖老師的語文課之后,卻被另一種美,一種質樸真實的美所感染。徐巖老師的課堂宛若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將一篇篇文章輕巧地剖析開來,思路清楚,語言質樸,而在這質樸的課堂中總會因徐巖老師精巧的設計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或是想象,或是練筆,或是一個小小的說話訓練,徐巖老師總是能在文章中找到訓練點,讓學生扎扎實實地學語文,踏踏實實地求發展。這些不經意流淌的光華使徐老師的語文課呈現出別樣的美,一種屬于語文課堂的真實美!
真實的語文課堂是智慧的。語言文字的運用處處彰顯著智慧,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讀懂作者的智慧,然后設計如何傳達這份智慧,最終是要把它轉化為學生的智慧。徐巖老師的語文課總會在不經意間讓聽課者有豁然開朗之感。例如徐老師在設計《修鞋姑娘》一課時,讓學生試著讀課題“修鞋姑娘”與“姑娘修鞋”,通過這簡簡單單詞語的調換就使學生分清楚了這是一篇寫人還是寫事的文章,看似不經意的一筆卻顯示出教者的匠心獨運。徐巖老師課堂的智慧還表現在她對課文主線的把握上,俗話說“牽一發而動全身”,抓住課文的主要線索,圍繞這條線索層層剝筍,使教學流程更緊湊,學生學得更輕松。在徐巖老師的語文課堂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條清晰而明確的教學線索,如《修鞋姑娘》中通過我的心理變化來體會修鞋姑娘的形象。《掌聲》中抓住小英前后的變化來體會掌聲的含義。這些統領全篇的教學主線使課文的學習清楚而輕松,頗有四兩撥千斤之感。
真實的語文課堂是有效的。語文課的使命就是讓學生學會說話和寫文章,即教學生“學語習文”。在徐巖老師的課堂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教師為了學生的語言發展而開掘教材中的語言訓練點,使每一節語文課都扎扎實實,學有所獲。徐巖老師在教授《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一課時就利用段落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話;在教授《黃河的主人》時,就會創設情境,用“當()時,只見艄公()”的句式寫話。在這一次次有效的練習中,學生習得了語言的運用方法,掌握了課文中優秀的句型句式,使語文的學習扎實而有效,為學生的語言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真實有效,充滿智慧。徐巖老師的語文課以它獨特的教學風格向我們展示著它的魅力。本本分分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正是這份真實使我們感動,使我們駐足,使我們留戀于這份因真實而獨具的美麗。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風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