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討榜樣教育規律是榜樣教育走出低谷的必然要求,是扭轉榜樣教育頹勢的有效舉措。榜樣教育規律內涵豐富,主要有榜樣作用永恒規律,榜樣類型多樣化規律,榜樣教育者要成為榜樣的規律。要自覺堅持和運用這些規律,努力增強榜樣教育的實效。
[關鍵詞]榜樣教育;基本規律;永恒;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08)09-0068-03
榜樣教育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影響公眾,特別是青少年,使之形成優良品德和技能的教育理念、精神、模式及方法,是向公眾進行認知規律、思想道德、知識技能等教育的有效途徑。榜樣教育的基本規律是榜樣教育過程中應遵循的價值理念和基本原則,是制約榜樣教育效果的決定因素。探討并堅持榜樣教育規律,對提升榜樣教育水平,發揮榜樣教育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巨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榜樣教育的低迷現狀及其原因分析
探討榜樣教育規律,不僅必要,而且十分緊迫。榜樣教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曾經起過凝聚力量、鼓舞士氣、塑造精神的巨大作用,從而形成了“見賢思齊”,崇尚榜樣的優良傳統,是我們引以為驕傲和自豪的一大“優勢”。然而,一個較長時期以來,特別是發展市場經濟以來,榜樣教育陷入低谷,千百年來屢試不爽的“法寶”不靈了,榜樣教育出現了“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干打雷不下雨”,“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狀況。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組織宣傳榜樣、樹立典型殫精竭慮,不遺余力,但公眾卻對榜樣事跡“聽起來激動,看上去感動,行動上無動”,對于轟轟烈烈、鋪天蓋地的榜樣宣傳推廣活動,部分公眾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依然我行我素,榜樣教育的效果與榜樣教育者的初衷南轅北轍。要扭轉榜樣教育實效性不斷下滑的頹勢,就必須找到問題的“癥結”, “對癥下藥”。
榜樣教育陷入低谷,效果低迷,原因較多,但忽視榜樣教育規律,違背公眾主體需求,榜樣選樹、宣傳不能堅持“優選”、“優勝”、“真實”、“客觀”原則,所塑榜樣形象的“高大全”及其類型的“單一高尚性”,榜樣教育者作用“失范”等不能不說是重要原因。具體表現為:
一是忽視廣大民眾學習榜樣的主體需求。榜樣教育在很多情況下不追問:榜樣教育對廣大民眾來說是“雪中送炭”、“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是“對癥下藥”、“有的放矢”,還是“張冠李戴”, “普度眾生”?而是僅靠行政命令等外力作用強制推行,不僅難以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不能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注人,有的部門和領導甚至當作政治任務來對待,民眾自然也當作政治任務來完成,而且嚴重忽視民眾的心理體驗和行為激勵,容易使人產生逆反心理,使榜樣教育效果歸零。
二是扭曲了榜樣“孵出”與展示機制。榜樣選取功利化色彩濃厚,名利化取向突出,沒有體現民主、優選、優勝原則。一些榜樣的產生不是在社會實踐中自然而然脫穎而出得到大多數群眾認可的,而是通過人為“操作”、“炒作”、 “包裝”、 “打造”出來的, “長官意志”評選出來的,是通過按比例分配名額、指標攤派出來的,結果導致榜樣隊伍良莠不齊, “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不乏其人,公眾認可度低,且使民眾學習效仿榜樣的情感嚴重受挫。榜樣展示方式單一,主要以枯燥的理論說教為主,既體現不出榜樣類型與榜樣個體的豐富多彩性,又由于脫離具體模范事跡的高度模式化的理論抽象,榜樣給人的印象只是沒有血肉沒有情感沒有生命力的“空殼”。事實上,絕大多數民眾缺乏的不是耳熟能詳的大道理,而是踐行理論的方式方法途徑。
三是“圣化”了榜樣形象,使榜樣喪失真實性。一方面,榜樣形象被人為拔高,神圣化、完美化、超現實化。長時期以來,榜樣樹選中的潛規則就是:點、線一定擴張為面,“個別事”一定擴展為“事事”,“一方面”一定擴展為“方方面面”,“本性本能使然”一定上升為有很高的“政治覺悟”。甚至搞一些牽強附會、多假少真、以假亂真、添油加醋、任意拔高的“泡沫榜樣”,使榜樣與民眾的“距離”越來越大,使榜樣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神仙”。
四是“純化”了榜樣類型,使榜樣類型崇高化。主要表現為:一是榜樣類型過于高尚化。榜樣大多屬于“英雄型”、“艱苦型”、“奉獻型”、“大公無私型”、“先人后己型”等“品德高尚型”,把先進性當作了大眾性,缺乏層次性,超出了普通民眾所扮演的行業角色特點以及不同階層群體各自的生存狀態和價值追求,榜樣對于他們就是“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即。二是榜樣的職業分布過于單調。在一些現行的中小學思想政治教材中,科學家、政治領導、各類名人、明星占有很大比重,與當代青少年多元多樣化的追求和做人的底線不相匹配,使廣大青少年無所適從,造成名人做不來,“俗人”不愿作,眼高手低、心浮氣躁,甚至精神空虛,誤入歧途的局面。
五是忽視了榜樣教育者自身的作用與價值,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榜樣教育者示范作用差。榜樣教育者自身游離于榜樣教育活動之外,只充當“代言人”或“傳聲筒”的角色,認為自己的任務只是組織別人“學”,而自己則不在“學”之列,猶如教育別人要學習榜樣吃苦耐勞、樂于奉獻,自己則好逸惡勞,極端自私。二是榜樣教育者偽君子形象,負面作用大。公開宣傳榜樣時,慷慨激昂,“魅力”四射,給人一種我不是榜樣、誰是榜樣, “舍我其誰”的“巨人”道德形象;背后誠信缺失,蠅營狗茍,十足的“小人”面孔。這樣的榜樣教育,其結果可想而知。
二、榜樣教育的基本規律
面對當前榜樣教育效果低迷的實際,否認回避或輕視漠視都是不足取的。借鑒榜樣教育成功經驗,汲取失誤教訓,探討榜樣教育規律乃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筆者認為,榜樣作用永恒規律、榜樣類型多樣化規律、榜樣教育者要成為榜樣的規律是榜樣教育必須遵循的三大基本規律。
一是榜樣作用永恒規律。榜樣作用永恒規律是指榜樣現象是永恒的,榜樣力量是巨大的,則榜樣作用就是永恒的。人類社會的任何時期,一些人的行為、品質總會成為另一些人學習、效仿的對象,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這已是經過歷代人的社會生活實踐證明了的真理。
榜樣現象是永恒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是由人類成長的自然規律決定的。人出生時是一張白紙,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都來自耳聞目睹,照樣學樣。正如法國作家盧梭所指出的“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也就是說父母是人生歷程中自然的榜樣。當人們進入學校、走向社會之時,老師等社會成員又將扮演起榜樣的角色。其次是由人進步成才的主觀意愿和人的發展不平衡規律決定的。“人往高處走”,成功、快樂、幸福是人人向往和追求的,失敗、沮喪、墮落是人人忌諱的,但由于各種原因,人與人的現實差異是難免的永恒的,差異的永恒性決定了榜樣現象的永恒性。
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學習、成長、成熟不僅在于通過自身的實踐獲得直接經驗,通過他人的著書立說獲得間接經驗,還可以通過直接觀察和間接了解他人的行為活動而獲得成功,而榜樣則提供了人們學習的捷徑和平臺。在這種通過榜樣示范的學習模式中,他人的思想、情感、方式、方法、行為作為一種替代性經驗,會對學習者的思想、精神、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的心理機制在于人所具有的一種模仿天性。心理學認為,人類都有模仿心理,模仿是人的一種天性和本能。且在大多數人看來,模仿總比獨自冒險來得安全和保險。面對成功的榜樣,人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與榜樣有哪些差距,這些差距是如何產生的,榜樣可以幫助學習者合理歸因:與榜樣存在差距是由于個人能力不足等內部原因還是別人沒有提供幫助等外部原因;產生差距是由于惰性等可控因素還是運氣不好等不可控因素;產生差距是由于能力有限等穩定因素還是努力不夠等不穩定性因素等等。
二是榜樣類型多樣化規律。榜樣類型的多樣化是指由社會系統的復雜性及社會分工所決定的榜樣隊伍的多元化成分和多種類構成。人類社會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構成社會大系統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有自己的領軍人物是必然的,也就是說各個社會成員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可以找到參考、學習、模仿的對象。社會生活中,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應該有各自對應的榜樣,榜樣應有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齡段的主體;同一年齡段的榜樣主體類型也應是豐富多樣的,這樣同一年齡段的人才能依據自己的實際(優勢與劣勢)尋求到自己學習的目標。如有些少年需要學習刻苦型,有些需要意志堅強型,有些需要吃苦耐勞型,有些需要生活自理型,中年人有些需要家長型榜樣,有些需要事業型榜樣,有些需要和睦型榜樣等等。這就必然要求用作榜樣教育的榜樣必須是一個豐富多樣的群體,幾乎可以使每個人在自己所需的方面尋求到可以作為參考、效仿的對象。要是一鍋粥似的男女老少都來學類型單一的榜樣,就像錯了碼的鞋子一樣,可看而不可穿。榜樣教育需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由此看來,在擷取榜樣時,既要有富于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獻身型”,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命型”,也要有墨子所推崇的“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的“勤奮型”、“苦干型”榜樣;也要有體現時代主題和人類進化規律的智慧型、靈巧型、創新型、開拓型形象;還要有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自立自強型、敢于維權型、守法護法型、風險競爭型榜樣等等,使榜樣成為一幅“群星燦爛、百花爭艷”的美好圖景。只有這樣,不同階層、不同背景、不同經歷、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社會成員的自主選擇權利才能得到尊重,才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人們才能“各依所好、各取所需”,找到自己學習、效仿的對象和人生“坐標”。
三是榜樣教育者要成為榜樣的規律。榜樣教育者要成為榜樣有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榜樣教育者要成為學習榜樣的榜樣。榜樣教育者既要破除特權觀念和優越意識,擺正位置和“扮好角色”,樹立榜樣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和人人都有自主自由抉擇榜樣的意識,將自己和學習者擺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更要率先垂范,先行一步,成為人們學習榜樣的榜樣。由于榜樣教育者是榜樣通向民眾的橋梁和紐帶,榜樣教育者具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雙重身份,榜樣要通過他們的選樹、宣傳走近民眾,與民眾“零距離”接觸。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成為實實在在的榜樣,對榜樣教育的成敗意義重大。誠如柏拉圖所言:“教育年輕一代(還有你們自己)的最好辦法不是斥責他們,而是你終身公開的去做你勸別人去做的事情。”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總之,榜樣教育者要成為學習榜樣過程中的榜樣,是榜樣真正發揮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保證“教壇圣地”的純潔性、模范性,是提高榜樣教育效益的重要條件。二是榜樣教育者要成為人們對待榜樣主體的榜樣。榜樣的價值和意義一方面來源于榜樣主體的品格和形象,另一方面還取決于榜樣教育者對待榜樣的態度及所作所為。這就要求榜樣教育者必須正確處理與榜樣主體的關系,滿腔熱情地宣傳榜樣,謙恭認真地學習榜樣,以一貫之地支持體貼榜樣,急榜樣之所急,解榜樣之所難。榜樣教育者對待“榜樣主體”的慈顏善行,應該成為整個社會對待“榜樣主體”的示范,這樣,榜樣主體才能在全社會得到推崇,正當合理利益需求得到滿足,榜樣本身才可能展示應有的魅力,產生較強的吸引力。
三、堅持榜樣教育基本規律,增強榜樣教育的實效性
我們探討榜樣教育的基本規律,并非僅僅用作學理辨析,澄清是非曲直,而更重要的是在于為我們的榜樣教育走出低谷,增強榜樣教育的實效性諫言獻策,貢獻綿薄之力。榜樣作用永恒,榜樣教育就有了理論支撐;榜樣類型多樣化,榜樣教育就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榜樣教育者成為榜樣,榜樣教育就有了良好的實施保證。
1.要自覺堅持和運用榜樣作用永恒規律。首先必須樹立起理智的信心。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不斷加快,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的建設不斷提速,尤其是抗震救災英模的涌現,一定能為榜樣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們沒有理由對榜樣教育的前景悲觀失望,喪失信心。其次,遵循關于認知的心理學規律,改進、創新榜樣的呈現方式,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交替使用榜樣現身說法、現代傳媒(電視、網絡、手機等)傳播演示、情景模擬等方法,便于公眾就近、隨時模仿、學習。對于年齡較低、社會閱歷較淺、知識水平不高的受教育者,可以著重通過榜樣行為的直接示范達到教育目的。但對年齡較長、社會閱歷較豐富、知識水平較高的受教育者,需要側重于對榜樣精神的抽象、分析和傳導,以此達到精神示范的目的。再次,要對榜樣事跡所彰顯的精神內涵、價值追求進行透徹分析、清晰揭示,還要對榜樣的成長軌跡,生活、工作、學習環境做出盡可能接近“原生態”的展示。只有這樣,才能使公眾在學習、模仿榜樣時不僅做到形似,而且做到神似,達到由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內部特質的模仿,而后由外在模仿上升為內在素質,使榜樣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2.要自覺堅持和運用榜樣多樣化規律。首先,樹立榜樣是人而不是神的觀念。將榜樣請下“神壇”,打碎籠罩在榜樣頭上的不切實際的神圣“光環”,將其融入尋常百姓中,使廣大公眾可信、可親、可敬、可學。其次,要樹立人人皆可成為榜樣的觀念。榜樣是社會實踐的產物,七十二行行行出榜樣, “人人皆可為堯舜,榜樣就是你我他”,以此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境界,營造一種人人學榜樣,人人作榜樣、榜樣輩出的良好氛圍。再次,要防止片面宣傳榜樣的現象再度重現。在榜樣教育過程中,既不能有意識地遮掩其缺點,過分夸大優點,也不能盯住其缺點不放,忽視榜樣先進性的一面。必須強調,榜樣首先是先進精神的化身,教育的目標正在于傳導這種精神。同時,榜樣教育要留有余地,防止絕對化。須知榜樣的未來發展也具有不確定性,并非一定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因此,既不能由于榜樣本身的暫時性、相對性而否定榜樣所蘊含的精神價值,也不能無限夸大其教育意義。
3.要自覺堅持和運用榜樣教育者要成為榜樣的規律。首先,要求榜樣教育者率先學習榜樣,以身作則,在自己的行為中也體現出榜樣的精神。這不僅因為教育者或榜樣信息的傳遞者自己的行為表現會折射對榜樣的態度,還因為他本身就會成為受教育者學習的對象。教育者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因為身教不僅捍衛了言教的嚴肅性,而且證明了言教的真實性和可行性,這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兒童和青少年具有特殊意義。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教育者言行不一、光說不做,最終只能導致榜樣教育的失敗。其次,要求榜樣教育者成為善待榜樣的榜樣。榜樣教育者要像“伯樂”一樣,獨具慧眼,從蕓蕓眾生中發現榜樣,不埋沒人才;又要像“園丁”一樣,精心呵護,辛勤培養,使榜樣能夠茁壯成長。要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利于榜樣輩出、無憂成長的榜樣文化。使學做榜樣能夠成為公眾的必然明智選擇,追求崇高、選擇善舉始終是獲得自尊滿足和榮譽感的基本平臺,也是自身獲得正當利益的基本出發點,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應然性追求。要防止“英雄流血又流淚,壯士暮年、境況凄涼”的悲劇發生,必須建立健全榜樣權益的保障制度和保障機制,使榜樣的付出和收益(物質、精神)成正相關關系,體現出正向激勵的原則。
[責任編輯: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