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應用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對細分的我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現狀進行分析,得出我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劣勢明顯的結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提升我國金融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09)02-0019-03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服務貿易在世界經濟中逐漸取代貨物貿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心。金融服務貿易作為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對國家經濟特殊而又至關重要的身份和對其他貿易項目的強大促進作用而備受重視。金融業的發展直接代表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因此研究它的國際競爭力水平意義重大。現有文獻主要從資本市場效率和金融服務質量兩個視角出發,運用IMD指標及金碚提出的競爭力指標對我國傳統金融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研究,鮮有對細分的金融服務業進行國際競爭力分析。[1][2]本文即以國際服務貿易手冊細分出的金融服務業為研究范疇(具體界定見國際貿易分類手冊P105-111),借用金碚提出的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分析我國金融服務業國際競爭力。
一、我國金融服務業在服務業中的概況
由圖1可以看出,近幾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的出口走勢。1997-2004年間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出口一直在0.1億美元到0.4億美元之間波動,2004年之后其出口額才突破1億美元,2005-2006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出口額達到1.45億美元,與往年相比我國金融服務貿易出口額有了一定增長。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一直以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為主。2006年我國兩大傳統服務項目旅游、運輸服務占了整個服務貿易出口的60%左右,其他商業服務類約占了20%,金融服務貿易出口占整個服務貿易出口的比重尚不到0.2%。我國服務貿易出口內部結構極不平衡,傳統服務貿易份額大,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現代服務貿易份額很小,而現代服務尤其是金融服務貿易是新經濟下加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統計數據
二、我國金融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實證分析
1.凈出口指標
我國金融服務2001年至2006年的出口額、進口額及凈出口額如表1所示。我國金融服務貿易自2001年之后一直處于逆差,凈出口額在2002年至2005年間都為負,表明我國的金融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但2005年逆差有所減少,凈出口差額明顯降低,原因可能是我國在2006年金融業要全面對外開放,各大銀行為提高自身競爭力,不斷通過國外銀行兼并及其他手段抵制國外大銀行的壓力,同時為應付來自金融全球化的挑戰,它們開始實行走出去的戰略,這些因素可能導致了逆差的減少。2006年我國金融服務出口大幅逆差,原因也可能在于我國兌現入世承諾,外國大型銀行積極進入所致。
表1 2001-2006年我國金融服務進出口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統計數據。
2.貿易競爭指數
2001年至2005年各主要國家金融服務貿易競爭指數見表2。在此5年間,除我國和法國外,表中其他國家的金融服務貿易競爭指數都大于零。表2中前8個國家的金融服務貿易在國際上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中以比利時為第一,其值在2001年至2005年逐年升高,2005年達到0.941,幾乎接近1,這說明比利時對外金融貿易能力很強,幾乎是凈出口國。2001年我國金融貿易競爭指數為正,其后的4年指數值均為負,2002年降到最低點后慢慢上升,其原因大概在于2001年我國入世前國家對國內的金融業管制較嚴,其進出口受到限制,2001年之后金融業受到入世沖擊,我國對外開放的承諾致使2002年我國金融服務貿易競爭指數達到最低點,2005年我國金融貿易競爭指數減少到-0.049,顯示我國金融業的競爭力比往年稍有提高,但我國金融業的生產率依然明顯低于國際生產水平,在全球競爭中處于劣勢。
表2 2001-2005年金融服務貿易競爭指數

數據來源:聯合國服務貿易網UN SERVICE TRADE 統計數據整理得出。
3.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由表3可知2001年至2005年我國金融服務業的RCA值均未達到0.1,而盧森堡的RCA值位列表中10個國家的首位,2002年至2005年間其金融服務業的RCA值都超過了10,這表示盧森堡的金融服務貿易有極強的競爭力,也表明盧森堡的金融業在其整個服務業中所占比重大。金融服務業的RCA值居第二位的是瑞士,之后是英國,其金融服務業的RCA值也在3以上,這三個國家金融服務業的RCA值都大于2.5,表明其競爭力極強。美國金融服務業的RCA值低于此三國,原因可能是此三國的服務貿易以金融為核心,所以RCA值高于美國。我國金融服務業的RCA值顯示了我國的金融服務競爭力極弱,這與我國主要服務貿易在傳統的建筑和旅游業,并且金融貿易在我國整個服務貿易中比重甚微的分析結果一致。[3]
表3 2001-2005年金融服務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數據來源:聯合國服務貿易網UN SERVICE TRADE 統計數據整理得出。
4.國際市場占有率
2001年至2005年我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一直都沒有超過0.2%,而英國金融服務的國際市場占有率一直居第一位,均值幾乎達到30%,金融服務業國際市場占有率居其次的是美國和瑞士,我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遠遠低于英美等發達國家,英、美和瑞士都是金融發達的國家,占有率高毫無非議。我國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國,然而我國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尚遠不及愛爾蘭,可見我國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處于非常劣勢(見表4)。
表4 2001-2005年金融服務國際市場占有率

數據來源:聯合國服務貿易網UN SERVICE TRADE 統計數據整理得出。
綜合看來,雖然各國金融服務業在上述衡量國際競爭力指標的排名上前后有變化,但都能較好反映各國金融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各國指標排名變化的原因在于各個指標的比較對象不同,例如貿易競爭指數是產品凈出口與進出口總額之比,反映的是一國某產業相對于自身的競爭狀態,顯示性比較優勢則反映的是一國某產業在國內所有產業中的重要性,而國際市場占有率反映的是一國某產業在此產業國際市場上的重要性。我國的金融服務業從各個指標來看都顯示了其國際競爭力處于劣勢,不僅貿易出口絕對額遠低于發達國家,與本國傳統服務貿易出口額相比,其相對值也甚微,因此我國急需盡快提高金融服務業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三、提升我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1.改善金融業制度,調適金融業比重。傳統服務業在整個服務業中所占比重超過60%,金融作為整個經濟的橋梁,其比重僅在2%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金融業占服務業GDP的比重。提高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就需要進一步放開對金融業的管制,改善金融企業內部治理機制和外部競爭環境,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務業調控機制,積極引導金融業對國家經濟的推動作用。
2.優化金融業政策,加強金融業基礎。計劃經濟體制的長期束縛使得我國金融業發展規模偏小,行政干預下的各金融機構資產質量不高,壞賬和呆賬比例較高,盡管國家成立了專門的機構對政策性呆賬和壞賬進行剝離,陳舊的管理觀念和經營模式依然制約著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國外銀行的進入更需要國家制定適當的產業政策保護金融業面臨的激烈競爭,創造有利于金融業迅速發展的制度和市場環境。[6]
3.引導金融業集群,獲取外部性經濟。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以大都市為中心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集聚經濟產生的競爭優勢促進了集群內產業的發展,各發達國家金融業獲得分工產生的報酬遞增,提高了它們在國際上的市場競爭力。政府應運用各種政策積極促進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的發展,確保金融業獲得集群外部經濟,最大化地提升我國金融業國際競爭能力。
4.培育金融業人才,創新金融業產品。我國市場經濟運行時間短,國內金融市場起步晚,金融競爭意識弱,加強多元化金融產品,尤其是離岸金融產品建設,改革金融教育方式,加強對復合型國際化金融人才的培養是提升我國金融業國際地位的良策。積極學習國外銀行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進行創新和研發適合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型金融衍生產品,拓展新業務。■
參考文獻:
[1]田華,孫偉,宋耀.中國金融業國際競爭力分析[J].經濟縱橫,2003,(11).
[2]李伍榮,謝祖江,徐娜.論金融服務業貿易能力建設[J].華北大學學報,2007,(8).
[3]Balassa,B. Trade Liber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M].1965.
[4]金碚.中國工業國際競爭力——理論、方法和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5]金碚.競爭力經濟學[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5).
[6]祝炳奎,陳瑛.提高中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能力的戰略分析[J].南方經濟,2002,(3).
Analysis on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ZENG Kai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various indicator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such as the net exports index,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and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 analyz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It points out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Financial Services;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Sug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