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國開行的處長,以“貸款咨詢費”名義謀利550萬元被訴
《財經》記者 羅潔琪 張宇哲
2月12日上午9點半,原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企業局處長胡漢成涉嫌受賄案,在位于八寶山的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胡漢成于2007年11月9日被中央紀委“雙規”,次日由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刑事拘留,經西城區檢察院批準,于同年11月20日被逮捕。2009年1月6日,胡被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提起公訴,被指控采取簽訂虛假咨詢協議的手段,涉嫌受賄共550萬元。
同案受審的任和生,為嘉和嘉維畫廊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胡漢成在湖北時的中學同學,系胡漢成在安徽省馬鞍山-蕪湖高速公路貸款項目受賄案的共犯。
現年43歲的胡漢成,中等身材,戴著眼鏡,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在國開行有十幾年的工作經歷。庭審當天上午,旁聽席中有約20多名國開行人士,國開行監察局的領導和黨委領導亦在其中。
“來的都是國開行的處級以上干部,并多數來自企業局。”一位參加旁聽的國開行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在法庭調查階段,胡漢成第一句話就承認收過550萬元的“好處費”,但稱其不懂法律,不知道是否為犯罪。
庭審在下午近4時結束,未當庭宣判。
30億元貸款疑云
此案的曝光,源于2007年國家審計署對國開行進行的一次常規審計。
一位國開行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審計署在審計國開行的同時,對一些重要的項目,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審計是否專款專用亦進行了延伸審計。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審計署延伸審計到國開行河南分行30億元貸款客戶河南藍天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藍天集團)的西氣東輸項目時,由于有關公司不積極配合,審計署鄭州特派辦受命到現場查賬,“在該公司發現有600萬元的咨詢發票,覺得很可疑。”在查詢這筆資金去向時,審計人員發現了胡漢成的受賄情節。
另外,審計署在審計結束后的兩次公開材料中,均指控河南藍天集團存在利用虛假借款合同及金融機構相關單據編造虛假會計資料、重復立項、虛假注資等手段騙取國開行信用,獲得貸款30.68億元;在國有資產改制過程中違規操作,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不過,目前對胡漢成的起訴書里未涉及河南藍天集團的問題。
河南藍天集團前身,是集體企業河南駐馬店市石油液化氣總公司。1999年駐馬店市石油液化氣總公司等六家企業發起設立河南中原氣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更改為現名,注冊資本8億元,目前是全國產能最大的甲醇生產企業,也是河南省政府確定的五大煤化工基地之一。
近年來,河南藍天集團利用西氣東輸的契機上了幾大項目,投資巨大。值得關注的是,該集團于2004年5月完成了改制,由原集團董事長李萬枝、李向軍等49名自然人股東出資收購全部國有股權,性質已轉變為一家民營集團。
在這一過程中,來自國開行的巨額貸款顯得尤為關鍵。根據庭審材料,國開行貸給河南藍天集團及其下屬公司的貸款總計30.68億元,前后共分三筆,分別發生于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在這段時間,胡漢成擔任國開行評審三局評審四處、評審一局評審三處、企業局客戶三處副處長。
“西氣東輸項目本身屬于優質項目,至今運營良好,所有操作均符合貸款程序及國家產業政策。這起案件是胡的個人行為,與我們的貸款資金沒有關系。”來自國開行河南分行和總行的有關人士均如此告訴《財經》記者。
胡漢成在庭審中亦稱,雖然自己在貸款中受賄,但是貸款項目的評審過程都嚴格依據了國開行的貸款標準。
一個處長,如何在國開行組織嚴密的審貸體制下幫助企業運作獲得貸款,并收受賄賂?
貸款咨詢“創富”
河南藍天集團的首筆貸款2.8億元發生在2002年,用于西氣東輸豫南鄭州-駐馬店天然氣支線工程。在成功獲得首筆貸款之后,河南藍天集團欲申請更多的貸款。擔任第一次貸款評審報告執筆人的胡漢成被列為該公司重點公關對象。
胡漢成的在庭審中稱,2002年,他因為第一筆貸款的事情到了河南,與藍天集團負責貸款申請的李向軍逐漸熟絡。2003年,李向軍帶著孩子專門到北京認胡漢成為義父,雙方的關系有所提升。
但溫情背后是赤裸裸的商業訴求。據另案起訴的李向軍的證詞,當時藍天集團的總裁李萬枝欲加快貸款進度,指使李向軍向胡漢成行賄。不過,據了解,李萬枝現已過世。
2003年6月,在李向軍建議下,胡漢成注冊了北京市天中蘭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天中蘭德公司),法人代表就是本案共犯任和生。胡漢成以該公司名義,與藍天集團簽訂金額為600萬元的虛假咨詢協議。為了方便河南藍天集團的會計做賬,合同日期倒推寫成2002年12月。
胡漢成當庭承認收受了300萬元,但辯稱當時李向軍和自己平分了600萬元。為此,他在北京西直門附近購買了發票,給藍天集團寄了過去。這最終成為案發的導火索。據知情人透露,審計署就是根據這張可疑的發票追蹤到這筆巨額咨詢費的去向,結果順藤摸瓜發現了天中蘭德公司的賬戶,并查明資金流入了李向軍和胡漢成的個人賬戶。
河南藍天集團的第二筆9.3億元貸款,果然很快在2003年6月即獲得批準。這筆貸款由河南分行經辦,但由國開行的人和河南分行工作人員一起組成評審小組。胡漢成任評審小組成員兼報告執筆人。
在庭審過程中,檢方問:在貸款程序中,胡漢成負責的評審環節有什么影響。胡承認,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國開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貸款分五個環節:第一是受理項目申請;第二是評審,對借款人的信用資質進行評審,出具報告;第三是評審委員會審查;第四是專家路演;最后是審批放款。
2004年12月2日,河南藍天集團第三次以旗下的電力項目獲得國開行貸款19.58億元。在這個項目中,胡漢成于2004年9月再次收受李向軍賄賂100萬元。李向軍作證稱,這100萬元是河南藍天集團給胡漢成在第三個項目中的“好處費”,因為李萬枝曾說過,每個貸款項目都給胡漢成300萬元。
由于此貸款是由河南分行獨立評審,胡沒起什么作用,但是為了維護關系,還是繼續給“好處費”。在這300萬元中,胡分得100萬元,李向軍截留了200萬元。
此后,胡漢成斂財手法已日趨熟稔。2003年,新疆三聯公司控股的安徽省皖江高速公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欲到國開行申請貸款,該公司財務總監王俊平向胡漢成尋求幫忙。王俊平亦為胡漢成的同學。檢方指控,胡漢成利用相同手法,在當該項目公司新疆三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其下屬公司向開行申請貸款過程中,以提供貸款咨詢為名,采取簽訂虛假咨詢協議的手段,向該公司索取150萬元,贓款被胡漢成與任和生二人瓜分。
由于胡所在的處室只是管轄石油天然氣的貸款項目,并不負責高速公路的貸款,胡漢成電話介紹王俊平與安徽負責貸款評審的人認識,并稱自己提供的是“技術咨詢”。最后,該項目由國開行安徽分行貸出16.8億元。
250萬元的爭議
2007年10月,在審計署到訪后,李向軍告知胡漢成藍天集團“出事”。胡漢成趕緊清倉,變賣了股票和房產,加上炒股所獲利益等資金,共給了李向軍650萬元,希望能通過退錢,不被定罪。
據胡漢成在庭審時的供述,他總共從李向軍處獲得贓款400萬元,其中主要是用于股票投資,50萬元用于支付西山美廬館一處住宅的首付款。
胡漢成的辯護律師,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的楊航遠認為,胡漢成不但將咨詢費全部返還了李向軍,而且多給了250萬元,反映其有強烈的悔罪意識,應從輕處理。
胡還稱,其實他后來想讓李向軍退回100萬元,即安徽那筆貸款所收受的咨詢費。但是11月就被檢察院控制,一切為時已晚。
對于多給李向軍的250萬元,目前已被司法當局作為贓款扣押。據胡漢成自述,這部分資金大部分是炒股的利潤,有部分是其女友石蘭香做“洋話連篇”節目賺的錢,并稱20萬元是自己的合法收入。在本案開庭前,西城區人民法院剛剛一審宣判石蘭香因包庇罪處以一年有期徒刑,緩期一年執行。
公訴人則再三強調被扣押的都是非法所得,并拿出了胡漢成以往供述佐證,證明被扣押這250萬元是胡漢成用贓款投資所得的利潤。公訴人當庭反復糾問,既然只是受賄400萬元,為什么要退給李向軍650萬元?胡卻無言以對。
本案件由北京市西城區檢察院偵查終結,2008年7月1日向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報送審查起訴。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受理后,曾因案情復雜,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
該案被檢方認為涉案數額特別巨大、情節嚴重,應對胡、任二人以受賄罪追究刑事責任。現在二人被關押在北京第一看守所等待判決。■
本刊記者羅昌平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