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已過去的2008年,中國大規模的外交行動實際上是從當年4月博鰲論壇方始開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與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等九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展開高層交流。而2009年新春伊始,中國外交即以異常活躍的姿態亮相,開局甚早。
2月3日,中國總理溫家寶結束了對瑞士、德國、西班牙、英國和歐盟總部的正式訪問,并出席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年會之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于2月10日至17日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馬里、塞內加爾、坦桑尼亞、毛里求斯等亞非五國的消息隨之公布;此外,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于2月8日至22日走訪墨西哥、牙買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五個拉美國家和馬耳他;副總理回良玉于2月7日至19日出訪阿根廷、厄瓜多爾、巴巴多斯和巴哈馬等拉美四國。
上述外訪先后安排在中國農歷正月期間,因此,被媒體稱為“正月外交”,其密集程度和覆蓋范圍罕見于中國外交史。新華社的相關評論稱,中國領導人的“正月外交”,表達了中國政府和人民與世界各國友好合作的心愿,傳遞了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對世界未來的信心。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室主任李偉建認為,中國“正月外交”全面鋪開之勢,除了是傳統上中國奉行全面外交路線的體現,也表明中國已通過近年來諸多實踐,漸漸嘗到主動外交的甜頭,不僅使中國得到了商業實惠,也樹立了較為正面的國際形象。
在肯定中國主動外交攻勢的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王逸舟亦警示,時代大勢和高企的國際期待,一方面將中國外交推向新的高地,從而可以領略無限風光,但也有可能讓中國外交感受到站在高處的寒意。“即將于今年4月在倫敦舉行的G20會議上,世界對中國將投來更高的期待和關注,對于中國外交而言,將是一次不小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