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帶有
摘要:目前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低下,學生不愿學,老師不愿教。基于這種現狀,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以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語文;教學效率;朗讀;投影片;合作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新課程改革對我們語文教師提出的重點要求。在一堂課中,語文教師應做到:備好課,講好課;把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學生學習的質量好、效率高,每個學生個體的能力都有所發展。筆者經過多年的課堂實踐,感悟到以下幾個方面對語文課堂效率的提高確實有較大的作用。
一、強化朗讀,產生共鳴
默讀是個體活動,側重于識理,有利于提高閱讀速度,便于閱讀者思考、發現問題。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講,它具備了一定的科學美的形態。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夠激發美感,喚起內心視象,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體效應。同時,朗讀也是一種解析,能以聲音增強原作的力量,誘發通感,起到培養審美感知能力的作用。聽別人讀,可以自覺地進行審美判斷,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韻和氣勢,產生共鳴,受到感染。
朗讀要充分尊重個性特點,自覺領悟和評價作品,決不強行深入,這樣就不會限制審美主體的自覺意識。朗讀既是審美判斷的外化,也是美的創造。同時,由于審美主體的個性化仍然離不開語文所規定的客觀內容,因此,審美情趣、審美評價仍大體趨于一致,這就保證了審美認同意識,從而使無意與有意、個性和共性趨于統一,使感情和理智、感知和想象得以均衡發展,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審美心理結構。
二、運用多媒體,體驗學習的快樂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思維主要是以具體形象為主,這一特點決定著我們在教學中必須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等遠遠勝過用千言萬語去解釋。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能創設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效益。通過多年的實踐,我認為這是一種在小學低年級教育教學中值得推廣的好方法。心理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各種感覺器官中,就其學習效率而言,視覺學習效率約占80%,聽覺約占10%,其他約占10%。小學生喜歡看色彩鮮艷的物體,觀察事物常從個人興趣出發,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目的性不強。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考慮到這些因素,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諸多優點。如在《秋天的圖畫》這一教學活動中,隨著教學目的的需要,電腦屏幕上逐一呈現主題內容:藍藍的天空中一群大雁向南飛、樹上的黃葉飄落下來、金黃的稻田、瓜果飄香的果園、火紅的楓葉和高粱、田野上豐收的景象以及秋天特有的果實等。隨著教學內容的需要,電腦畫面出現了動態的內容,學生們禁不住發出一陣陣贊嘆聲,注意力也很快地集中到了教學活動上。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由于在年齡、知識和權威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以及日常交往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矛盾。傳統的師生關系觀念在許多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老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價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師生之間不能平等地交流思想,探討知識。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勢必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學生心理負擔過重;造成學生被動地學習,嚴重壓抑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和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很難得到良好的發展,從而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們通過組織老師學習和討論,對傳統的師生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教師感受到自己在以往的教學中確實存在著上述現象,影響了自己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發展,感受到師生關系的重要性。教師只要懂得如何去與孩子溝通,懂得如何去滿足孩子的需要,師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納、理解的關系,任何教育活動都可以使孩子產生興趣。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喜歡某位教師,也會對這位教師傳授的課程感興趣。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用自己廣博的知識去征服學生,使其產生學習興趣。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了解和了解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條件
教師一方面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嚴于剖析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據此進行自我修養、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只有當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養時,他才能實在地培養和教育別人。”另一方面,教師又要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個性差異等。教師既要理解學生,將心比心,對學生關懷備至,又要對他們循循善誘,嚴格要求。教師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學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尊師愛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
基本要求
師生關系是社會制度和人際關系在學校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封建社會的師生關系是師道尊嚴,教師有絕對的權威,甚至對學生進行嚴厲體罰,學生也必須絕對服從。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金錢關系,師生關系也受到這種金錢關系的污染。社會主義社會的師生關系則是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尊師愛生是建立這種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
四、精心指導,拓寬視野
合作學習需要豐富的知識作保證,因此在學習課文前,教師如果能針對所授教材內容進行一些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搜集資料、上網查詢等,把充足的課前準備時間留給學生,就能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充分的知識儲備,為課堂學習中的合作創造支點。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識字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之間通過合作學習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在課堂上大力開展學生間的合作活動。在識字教學中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分階段、有重點地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學習意志和學習品格,使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的內驅力和健全的情感動機心理,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根據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及各年級、各學科的不同的知能要求,有重點地培養學生的感知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監控和自我指導的認知水平,使學生逐步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學會合作學習。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的學習任務特點及要求,指導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使學生愛學、會學,學會合作學習。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更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還有很多,有待于語文教師共同探究。我們應攜起手來,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呈現一片燦爛多彩的天空。
參考文獻:
[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DB/OL].http://ba ike.baidu.com/view/428083.htm?fr=ala
0,2009-05-30.
[2] 丁金葉.多媒體教學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4-09-23(B3).
[3] 龔道敏.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實現與模式探討[J].中小學電教,1999
(4).
[4] 周勵群.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全面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J].中國電化教育,1997(12).
[5] 謝立清.淺談計算機在小學語文閱讀
教學中的優越性[DB/OL].http://www.lbx777.com/ztxl/jxlw/ydlw/ydlw23.htm,2006-03-05.
[6] 房小紅.巧用電化教學提高語文課堂效率[J].教學月刊社,2007(3).
[7] 邵春欣.談師生合作在教學中的作用[J].山東教育科研,1996(2).
[8] 呂廷生.應從教育思想的高度看待啟發式教學——兼談魏書生的教改思想[J].當代教育科學,1996(4).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金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