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與經濟全球化相似,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最終要與國際接軌,雙語教學是實現這種接軌的一個重要途徑。中國體育的發展離不開體育專業人才,“加入WTO”和2008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推動了我國的體育教育與國際接軌。如何培養既掌握專業知識又懂專業外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是目前我國高等體育院系面臨的重要任務,也是高等院校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年來,通過雙語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學生英語聽、說等應用能力,漸漸成為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一個亮點。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使用雙語教學的專業將不斷增加。體育專業要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培養出能與國際接軌的體育專業人才,就必須改革原有的教學方式,將雙語教學提到日程上來。然而,從我國普通高校體育院系的教學現狀來看, 目前只有個別高校在選修課或講座課中使用英語介紹體育專業的一些流行運動項目以及相關的對話,至于用雙語講授一門體育專業課程,目前尚很少報道。
中國體育教育要緊跟國際步伐,就必須將雙語教學納入教學改革的軌道中。但是,由于雙語教學是近年來才逐步興起的,體育教學領域的雙語教學大部分高校還處在嘗試、探索階段,體育專業理論課開設雙語教學在實施方案的選定、課堂的組織、原版教材的選用、課堂問題的控制、課件的制作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同時,由于體育學院學科和學生的特殊性,體育專業實施雙語教學還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普通高校體育院系本科健美操雙語教學現狀。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查閱近年來有關雙語教學的文獻資料,從中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及失敗的教訓。
2、訪談法
向雙語教學專家和工作在一線的老師請教當前雙語教學的成功經驗及存在的問題;深入學生中了解他們對雙語教學的態度和看法。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進一步釋義雙語教學的內涵
1、雙語教學(bilingual education)
雙語教學指在某一國家或地區里用兩種語言上課,這兩種語言一種是學生或地區使用的本族語,或稱之為母語,另一種是學生所學的目的語(外語)。《朗文應用語言詞典》對bilingual education詞條的解釋是:運用第二種語言或者外語進行學校學科課程教學。例如在美國,移民的后代在接受教育時,學校使用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的英語教授所有課程,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掌握作為官方語言的英語,盡快融入主流社會。有時,因為學生英語程度較差,為了使學生比較順利地學習學校課程,但目的是為了最終過渡到完全使用英語來學習課程。雙語教學所授的內容是各門學科的知識,而不是語言本身。雙語教學的目的,只是教學手段。Snow Hakuta認為如果雙語教學不是教育的目標,那么其努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即雙語教學培養的是單語學生(momo——lingua1)。雙語課堂能有效地將家庭語言和英語連接起來,最終實現單語(即英語)的目的。一旦學生達到理想的英語水平,就會立即退出雙語課堂。Brisk(1998)描述了雙語教學在各國實踐的特點。在美國,雙語教學指在英語和法語同時進行教育。在歐洲一些國家設立的雙語教學中,教師用兩種語言教授課程,一種是本族語,另一種是社會地位極高的語言,例如威爾士的學校同時使用英語和威爾士語上課。組織雙語教學的模式主要有兩種:雙語教學模式(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s)和英語教學模式(English—only instruction models)。前者致力于用兩種語言教學,使學生具有兩種語言能力。例如:加拿大實施的雙語教學。由此可見,國外大多數實施雙語教學的學校其目的是為了最終使用一種語言進行教學。
2、我國雙語教學及體育專業雙語教學的主要模式
我國的雙語教學剛剛起步,受教材、師資和學生現有外語水平的限制,雙語教學開展的程度并不相同,也存在著不同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完全浸沒”式(Immersion Mode1):在使用這種模式的學校中,體育專業課程全部用目標語進行教學,此種模式的成功率是最高的。“雙語過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在這種模式中,為了不使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受到影響,教師在教授時適當用母語,同時也努力促進學生目標語逐漸過關。這種模式是體育專業雙語教學的主要模式,既能保證完成體育學科的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同時又讓學生接觸、學習了相關的體育專用詞匯、句型等,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達到了塑造英語習得環境的目的。“維持母語”式(Maintenance Mode1):這種模式強調在學習應用目標語的同時,以母語來維持和交流。在我國,由于雙語教學剛剛在體育院系興起,考慮到體育院系的實際情況和師生英語水平的差異,雙語教學不能搞一刀切,可以采用多種模式。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可采用“完全浸沒”式教學模式。學生基礎一般或較差的學校則可采用“雙語過渡”式教學模式,如使用外文原版材料,教師用漢語進行授課;或使用外文原版材料,教師板書以外文為主,講授以漢語為主,部分內容用外語講授等。
(二)健美操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的優勢分析
1、健美操雙語教學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體育的直觀形象性,使健美操的雙語教學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在健美操教學中,具有十分直觀、豐富的肢體動作性語言和情景性語言。學生可以借助于教師的表情、手勢、姿態或借助于對自身動作和身體練習的感悟,來深刻體會英語術語的涵義。同時,健美操雙語教學中,通過講解、帶操、擔任教師或教練角色等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可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且在健美操教學中語言、詞匯與健美操課的情景和技術動作緊密相聯,加之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身、口、意合一,所以建立的神經聯系十分牢固,難以忘記。這些都有利于學生英語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
2、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機會較多
健美操授課班級小,有利于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在健美操實踐課教學中,學生難免會出現多余或是錯誤的動作,教師們利用這個機會對不同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個別指導和矯正,這樣就為師生用英語進行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學生在理解技術動作的同時提高英語聽力,在加深技術動作理解的同時鍛煉“開口”講英語的能力,這樣有利于消除學生的“怕羞”心理。
3、體育專業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學習動機
體育國際交流的普遍性,促使體育專業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學習動機。隨著體育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國承擔的大型體育賽事和體育活動也日益增多,這也預示著未來將需要大批的體育人才,預示著體育院系的畢業生參與這些社會工作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英語是學生能夠參與這些社會工作的條件之一,因此也是激發他們心理動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這些心理動機,能夠使學生具有學習英語的明確方向和潛在動力,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雙語教學活動,學習地道的體育專業英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4、身體與語言的重復練習為學生提供了鍛煉機會
健美操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重復練習,這就為學生的技術技能和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機會。在健美操實踐課教學中,一些基本技術的練習,幾乎每次課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踐課的這一教學特點,在講解練習的方法、練習的目的、練習的要求以及巡回指導學生的練習時,根據學生的實際使用英語進行講解和指導,使一些與練習相關的英語簡單句和英語術語高頻率地出現,以培養學生的聽力和應用英語理解技術動作的能力。教師鼓勵或要求學生在練習技術的過程中練習英語,用英語簡單句進行溝通,使技術和技能的掌握與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同時進行并互相提高與促進。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教育觀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的體育教學只重視知識、技術的傳授,而忽視了怎樣去“教”等教學能力的培養。而進行雙語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英語為媒體,成為學生的指導人和引路人,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雙語教學活動, 以使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的教學氣氛。
2、師資水平與教學要求之間存在差距
雙語教學的推廣,首先遇到的瓶頸問題就是師資。主要原因是我國高校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單科型的,體育專業教師懂學科知識而英語水平不高,英語專業教師熟悉英語,卻缺乏精深的專業知識技能。這樣的教師隊伍去實施雙語教學,很難實現雙語教學既學學科知識,又學英語知識,并掌握專業與英語技能的基本教學目標。只有少數在國外進修過一段時間的教師可以開出雙語課,但畢竟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整體上解決師資缺乏的根本問題。
3、教材的選用與雙語教學的實施之間存在差距
雙語教學的正常開展必須依托外語原版教科書和教學參考用書。沒有原版教材,教師和學生都無法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外語。但是,原版引進花費巨大,組織教師編寫或編譯則周期太長,而且教材的質量也難以保障。有些體育院校,一般是通過教師備課,將統編教材翻譯成外語,并查詢外語專業用語,用外語進行授課的。這對一般教師來說,實在是勉為其難,是無法進行實質性的雙語教學的。
4、外部環境與雙語教學發展要求存在差距
創設合適的語言環境,是雙語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長期以來,我們的英語教學習慣于重“理解”輕“聽說”、重“語法”輕“語境”,使學生陷入“為英語而英語”和“啞巴英語”的怪圈。在我國各體育院校,在以體育為主的教學大環境下,基本設施和條件制約著英語環境的形成。英語作為第二語言還沒完全滲透到體育學科中,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它移植到體育院校中去。
(二)建議
1、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基礎英語水平,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對選修雙語教學課程的學生首先要注重基礎英語的學習,使其具備一定的聽、說、閱讀能力。同時還需進行專業英語教學,使學生掌握專業英語詞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參與到雙語教學活動中,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加強交流,調節好教學氣氛。
2、重視教研,培養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提供外語交流的環境。對擬開設雙語教學的教師進行培訓,包括專業詞匯的培訓、口語的培訓,更要注重西方思維方式的培訓,且培訓要有一個持續的過程,方可收到預期效果。此外,學校盡可能多地組織各種外語活動,如英語角、英語社團、外教茶會等活動,增加教師、學生聽、說外語的機會,培養其外語聽力、口語的能力。同時,領導應高度重視及采取激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開展雙語教學,推動學校雙語教學的開展。
3、科學合理地選用先進教材。雙語教學的正常開展必須依托相應的教材,體育院校應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有計劃地編寫或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適應本校學生的教材,編寫雙語教學大綱,推行雙語教學。
4、革新理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體育教學及訓練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中西結合的思維方式。結合我國國情以及學校實際情況,革新現有的體育教學觀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體育教學及訓練的方式方法,并運用到雙語教學中,使學生既了解國內外最新的體育知識和技術,又掌握其先進的體育教學及訓練的方式方法。在理解雙語教學的內涵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中西結合的思維方式,是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關鍵。這樣才能真正有助于培養適合國際競爭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梅娟,鄧逢明.大學體育雙語教學現狀與策略[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2(26):41-143.
[2]于紅霞,何志波.體育院校的新課題——體育雙語師資的培養[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1(23):92-93.
[3]陳棟,丁偉祥,鐘運健.體育專業開設雙語教學課的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5,3(5):28-30.
[4]陳志丹,丁偉祥,陳棟.體育專業理論課雙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文教資料-體育教學,2005,30:165-166.
[5]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4.94.
[6]藺新茂,藺麗萍.體育專業教學中實施雙語教學的優勢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l1(27):1537-1538.
[7]石高慧.體育專業技術課實施雙語教學的優勢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06,2(3):76-77.
[8]程立新,謝曉良,曹曦東.高校體育專業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5,4(2O):59-60.
[9]劉君雯,魏書敏.體育專業實施雙語教學的意義、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學研究·林區教學,2005,5:23-24.
[10]胡日查,榮霽.關于體育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冷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5):82-84.
(作者簡介:王璐(1985.6—)江蘇鹽城人,蘇州大學體育學院0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