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波 劉香玉
近年來,在推進教學改革與加強內涵建設的過程中,我院提出了“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課程改革理念。作為該理念的探索與實踐者,我們將校本高職《辦公自動化》課程作為改革對象。2008年3月,學院“辦公自動化課程項目教學研究與實踐”課題立項,在分析職業能力的基礎上,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調整教材體系,設計教學內容,力圖在探索任務引領式課程模式上有所突破。
高職《辦公自動化》教材的問題
《辦公自動化》是在我院經濟信息管理、法律文秘、國際經濟與貿易等高職專業開設,旨在提高學生現代辦公能力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但我們認為目前可選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以下共性問題。
本科痕跡較重,不能凸顯高職教育特點多數教材沿襲傳統的本科教材模式,過分強調基本知識與學科認知結構的協調性和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明顯表現為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內容缺乏與相關行業、職業、崗位的緊密結合,從而導致高職教育理念不清晰,高職教育特點不突出。
內容陳舊,缺乏教學針對性多數教材不注重對學習對象的研究,過分強調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不注重辦公新設備、新途徑的開發與利用。殊不知學生在公共必修課——《計算機文化基礎》中已學習了相關知識,從而造成了知識的重復學習,教學內容與專業培養目標(職業對應、崗位對應等)相差甚遠的情形。
習題固化,不利于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現有教材大多不設習題,即使有習題的話往往也是沿用傳統的填空、選擇、判斷等客觀、固化的形式,問題思考、綜合訓練等形式的習題少之又少,因此,影響了學生開動腦筋、自主學習的熱情,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
任務引領式教材的開發理念
針對目前高職《辦公自動化》教材存在的問題,我們積極進行思考,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編制完成了體現“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理念的課程標準,并以此課程標準為綱領,提出了“分析職業能力,創設工作任務,開發創新思維”的任務引領式教材開發理念。
以分析職業能力為前提面對形勢嚴峻的學生就業問題,結合文科類專業特點,在開發教材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遵循“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緊密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打破學科結構的教材體系,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前提確定行動導向的教材內容。
以創設工作任務為導向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抓住學生好奇、求勝的心理,將“分析職業特點,創設工作任務”作為開發教材的主線,從學生未來所從事的職業中提煉出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組織教材內容(體現職業性、實用性及生活化),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習得職業經驗。
以開發創新思維為目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職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教材開發過程中,我們在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同時,還有意識地將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貫穿于開發教材的始終,并體現在“完成任務”、“思考與練習”等項目中。
任務引領式教材的編寫框架
在教材編寫實踐中,我們堅持以教材開發理念為統領,構建完成了融“能力目標、工作任務、知識目標、任務描述、完成任務、思考與練習”于一體的任務引領式教材框架。
分析職業能力,確定能力目標編寫教材之前,我們組織校內外專家及專業骨干教師,結合相關專業所涉及的職業特點,利用頭腦風暴法確定《辦公自動化》課程要求學生達到的能力目標,并將這些能力目標分解、細化到各章。如《辦公自動化》課程需要學生掌握Word 2003文檔編輯與排版技術,我們將此項技術進行分解,確定了以下幾項能力目標:學會并掌握Word 2003創建文檔、輸入字符等基本操作;熟練掌握查找與替換、頁面設置、分節與分欄、設置字符格式、設置段落格式等編輯文檔的基本技能;熟練掌握長篇文檔標尺和視圖、查看與定位、樣式與模板、創建目錄、打印文檔等操作技巧;熟練掌握編輯表格、圖文混排、繪制圖形、使用公式編輯器等word表格和圖文處理技術;培養自主探究學習和開發創新思維的能力。
分解能力目標,明確工作任務每一章的能力目標確定后,我們將其分解到各節之中,并以典型工作任務的形式表現出來。如第一章為Word2003文檔編輯與排版技術,學生需掌握的職業能力確定后,我們將這些能力分解到Word2003基本操作、Word2003排版進階操作、Word表格和圖形處理三個小節中,并在每個小節中明確典型工作任務。如在“Word 2003基本操作”一節中,我們是這樣明確工作任務的:啟動word2003,創建一個新文檔,選擇不同的輸入法將下面一段文字錄入到新創建的文檔中,設置自動保存為5分鐘,并按下列要求完成編輯操作:(1)使用菜單命令將一些比較特殊的符號,如①、◆等插入到文本中;(2)在文檔中進行文字替換,將“病度”替換成“病毒”;(3)將題目文字設置為仿宋四號、加粗、居中,將“計算機病毒的定義”設置為仿宋四號、加粗、左對齊;(4)將全文的三個段落首行縮進0.75cm,將段前距設置為6磅,段后距設置為3磅;(5)將第一段文字設置為仿宋、五號、藍色;(6)將第二段文字設置為緊縮效果;(7)將第三段文字添加藍色陰影邊框,并加紅色10%底紋。(文本略)
描述工作任務,完成既定任務明確工作任務后,需要對這項任務進行描述和分析,目的是使學生很好地完成既定任務。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還需要學生掌握一些相關知識,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如要完成上述(二)中的工作任務,我們是這樣設計知識目標并對工作任務進行描述與分析的。
1.知識目標。熟悉.EXE文件創建、文字錄入、自動保存等基本概念;掌握插入、移動和刪除、復制和粘貼、分節符、項目編號、首字下沉等術語;熟練掌握查找與替換、段落縮進與間距、頁眉與頁腳、邊框與底紋等術語和內容。
2.任務描述。創建文檔:啟動Word,啟動Word有多種方法,本質上都是運行WINWORD.EXE文件。要使用Windows【開始】菜單啟動Word,請選擇下列操作之一:選擇【開始】菜單的【程序】,指向【Microsoft Office】,單擊【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
……
鞏固教學成果,激發創新思維完成工作任務后,考慮到學生雖當時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但事后可能會遺忘,或對基本知識點理解得還不透徹。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開發教材時有意識地設計了思考與練習內容,這些思考與練習是綜合性的,與原設計的工作任務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是緊密相連的,目的是鞏固教學成果,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完成上述(二)中的工作任務后,我們設計了如下思考與練習題。
1.思考題。如:使用word的查找、替換功能,不但可以替換文字,而且還可以查找、替換帶有格式的文字、段落標記、分頁符等項目。你能否靈活地使用格式的替換功能,快速刪除文本中的回車符?
2.練習題。輸入下列一段文字,并按要求進行編輯(20分鐘完成),并打印出來:設置頁面為A4紙張,頁面上下左右邊距均為2.5cm;設置全文字符格式為仿宋體,自定義為15號字;設置全文段落格式為左縮進2cm,右縮進2cm,首行縮進2個字符;將全文分為兩欄,欄距為1cm,并底部對齊;設置首字下沉2行;將第一段中文字的字符間距加寬到2字符;使用快捷鍵,將第二段中數字快速設置為上標;使用快捷鍵,將第三段中的英文字母全部改為大寫。(文字略)
任務引領式教材的編寫特色
定位準確,針對性強本教材緊緊圍繞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始終貫徹任務引領式教材開發理念,組織校內外專家及專業骨干教師,結合相關專業所涉及的職業能力,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典型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為引領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
脈絡清晰,任務引領“以工作任務為引領”是開發本教材的靈魂與核心。在此理念指導下,我們構建完成了融“能力目標、工作任務、涉及知識、任務描述、思考與練習”于一體的任務引領式教材框架。即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而是以工作任務引領知識、技能與態度。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強化職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設計綜合練習,激發創新思維在教材開發過程中,我們剔除了固化、客觀的習題形式,在每節設計了與典型工作任務相類似的綜合性思考與練習題,旨在鞏固教學成果,考查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程度,在思考與練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對任務引領式教材的使用建議
在使用任務引領式教材的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就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明確課程理念,熟悉學生特點,搞好教學設計任課教師應按課程標準的要求將課程理念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根據學生特點和工作任務統籌安排、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學習情境。可依照教材中設計的典型工作任務,給學生一些原則上的要求,由學生自由發揮完成大部分任務。
轉變教育觀念,強化實踐能力,創新教學方式任務引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這就需要任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變“主演”為“導演”,對每一節中的工作任務進行深入的研究,切實加強自身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方式(教學方法與手段)上不斷創新,讓學生先實踐后理論,先感性后理性,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引領,融“教、學、做”于一體,強化學生能力培養。
激發學習熱情和創新思維,改革評價方式任務引領的核心是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入手,根據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態度、過程及效果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創新思維。對學生的評價應做到持之以恒,要關注每一節課、每一項任務、每一個學生,從而形成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陳雅萍.專業基礎課程項目式教材開發[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5).
[2]周紅.任務引領型專業教材開發的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5).
[3]張志俊.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激發高職學生學習動力[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
作者簡介:
張劍波(1966—),男,河北辛集人,河北政法職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化學教學及教學管理。
劉香玉(1965—),女,山西大同人,碩士,河北政法職業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辦公自動化教學及研究。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