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秋
[摘 要]電視新聞創優是改革開放以來常掛在電視人嘴邊的一句口號,在這個口號之下,電視界投身改革、反映改革、開拓創新,也確實涌現出不少電視新聞的精品力作,但在欣賞和自豪于這種繁榮的同時,作為從業者,我們也時時可以感受到,還有一些制約因素在頑固地存在著,限定著電視新聞創優,阻礙著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在這些因素當中,觀念和思維方式的程式化、模式化當居其首。對此,筆者想作一些分析和探討,并與同行共同商榷。
[關鍵詞]電視新聞節目;創新思維;研究
創新是電視新聞的新增長點,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電視新聞追求盡可能大的新聞信息量,追求盡可能多的新聞流通量,追求盡可能高的新聞價值,強化喉舌功能,提高收視率,贏取最優化的效益,獲得健康快速的發展,唯有創新。
一、新聞表現形式的創新
電視新聞表現就是以電視新聞作品的形式對新聞事實進行再現。電視新聞表現的創新不僅可以加強新聞內容的表現力,使內容融化在聲畫藝術之中,撥動觀眾的心弦,留給觀眾更深刻、更強烈的視覺效果;而且可以增強新聞內容的接近性,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滿足觀眾期待與滿足的心理,進一步接近觀眾。
1.實現新聞編排組合式視節目形式的一種創新。電視新聞編排組合式就是把同類題材或內容相近、或有內在聯系的新聞排列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組,在一次節目造成“重點”的編排方式。在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信息傳播的數量與質量、流量與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信息的高密度與大容量所造成的信息飽和有時反而會導致有效信息的損耗。因此,在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過程中,采用“單元式結構”,即常規性報道與新聞簡訊相互搭配,獨條新聞與組合式報道彼此穿插,綜合性消息與地區性或專業性報道相對集中,形成一個個小的“信息單元”,可以使節目在播出上更有節奏和章法。
2.編排時在提倡短新聞、加大信息量的同時,不平均使用力量,對重要新聞適時聚集并做強勢處理,適當增加這類新聞的長度和容量,采用現場報道與背景分析有機結合、動態新聞與演播室訪談有機結合、主體新聞與相關報道有機結合等方式,不僅可以使重要新聞的報道立體化,擴充其信息種類和信息含量,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還可以形成社會熱點,引導觀眾集中視線產生社會輿論力量。
3.在節目編排上的創新還要強調廣選情編。凡是受眾需求的信息、受眾關心的事情都在節目選材范圍之內,編排突破了傳統模式,分類既有規律又比較靈活。
二、節目類型需要創新
以經濟類題材為例,這類電視節目要為受眾提供前瞻性的認識,提供最大化的效益,就必須在深度、廣度和信息的過慮性、整合性上下工夫。以大量真、短、快、新、深的經濟報道反映地方、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方向。這就要求經濟新聞在創新上求發展,以此吸引更多觀眾去關注各新聞媒體的經濟新聞。這就要突出指導性。
1.選題者必須提高統觀全局并能使宏觀與微觀相互通融的能力,把所報道的一事一時的經濟現象,放到整個經濟發展趨勢、產業政策、經濟體制的大環境下進行考察研究,引導受眾了解全局,審時度勢,站在更高層次上認識問題。
2.要注重事件的選擇,增強故事性,服務性。經濟新聞報道的深度是通過一個個有說服力的事例來實現的。這就要求記者在調查研究中挖掘深度,還要善于越過反映和描述的層面,注重運用恰當的分析方法,賦予經濟報道以理性和思辨。同時還需要新聞記者靈活運用信息、編后、調查報告、記者觀察等多種體裁,積極對新出現的經濟現象進行解釋,提供解決方法與途徑。頻道欄目需要創新,反應的事件具有普遍性,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通過這樣的創新表現,讓觀眾從中受益。
3.社會類新聞,觀眾是愛聽故事的,故事化的電視新聞很容易吸引受眾。以故事作為報道的切入點展開,也是近年來社會新聞的創新表現。增強故事化傾向還可以以故事作為說理的載體,表現一些關于熱點問題的電視新聞深度報道,與評論節目中開篇敘述真實典型的事例,對于社會題材的消息與專題可以用故事情節貫穿節目始終,湖南衛視的《晚間新聞》就經常用一個故事貫穿始終,并采用一些細節描寫與細節畫面,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使新聞的收視率名列前茅。
三、節目創新在策劃上做文章
創新電視新聞運作要突出新聞策劃,發揮編輯的作用,使新聞增強可看性。目前,電視新聞的采制大都由記者“主導”,從選題、采訪到寫作,再到編輯基本上都由記者完成,編輯只是負責把記者的作品串連成節目。這種運作容易使新聞質量管理處于失控狀態,遇上業務水平高的記者,有時能產生出類拔萃的報道;遇上業務水平低的記者,也可能出現平庸的報道,甚至還會出現有償新聞,難以使新聞節目形成鮮明品牌特色。所以要實現電視新聞采制由編輯“主導”,強化編輯策劃,由編輯根據記者選擇的題目,確立報道選題。記者主要負責采訪素材,形成稿件,由文字水平較高的編輯負責組合。編輯要根據整組新聞的特點進行組稿和編排,并對整組新聞的串聯詞進行加工創造,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突顯每一組新聞的特色。通過編輯群體的運作可以減少個人因素對電視新聞作品的影響,有效控制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還可以加強整體編輯力度,落實電視新聞節目的定位,強化電視新聞節目的品牌特色。
以上我們論述了電視新聞需要創新的幾個側面,其實創新最本質的特征就是獨創性,作為電視新聞創新就是要打造全新的電視品牌。社會在變革,電視傳媒理念也在變革,我們只有不斷轉變觀念,用平視的眼光來面對我們的傳播對象,使電視新聞更具鮮明的電視特征,電視新聞才能牢牢地牽引著觀眾關注的目光,電視新聞才能真正實現創新,真正體現新聞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燦. 完善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J]. 青年記者,2003,(8).
[2]李偉.市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的Internet傳輸[J].中國數字電視,2006,(12).
[3]張明權. 淺談如何辦好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J].發展,2007,(10).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