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業忠
摘 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離不開和諧的輿論環境的支持。只有構建和諧的公共輿論環境,做到社會公共輿論的良性運行,才能實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關鍵詞:公共輿論;和諧社會;輿論環境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為我們今后的發展確立了新的方向。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和諧的輿論環境,只有做到社會公共輿論的良性運行,才談得上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構建和諧公共輿論環境的必要性
公共輿論又稱社會輿論,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對共同關心的事情所表達的態度和意見。公共輿論發生在公共領域,其主體是大多數社會公眾,他們以個人或組織的形式,依照某種規范或制度的要求,發布對某些共同關心問題的看法,通過褒揚或貶抑的形式,實現對行為的引導和控制。在社會國家化和國家社會化的雙向過程中,公共輿論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政治功能。
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而它發揮積極作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向人們傳播有價值的信息,以正確的新聞輿論引導公共輿論。新聞傳媒通過日復一日的對事實的報導和批判、傳播信息、傳播價值觀念來形成一定的輿論和影響已有的輿論,以此在公眾的精神和心理層面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種潛移默化影響的長期作用下,會導致人心的聚散和向背、公眾相互滲透和感染,甚至影響到社會統治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構建和諧的公共輿論環境,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構建和諧輿論環境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1.社會現實中存在不平衡問題,使輿論出現不和諧之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和舉世公認的成就,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發展不平衡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區發展不平衡、部分社會群體所得與應得不對等。各種矛盾沒有得到積極、有效和及時的解決,導致社會成員、社會群體、或社會階級階層之間的激烈矛盾,甚至暴力沖突。輿論直接反映社會現實,這些問題必然在社會輿論中反映出來,使輿論出現不和諧之音。
2.社會思想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造成輿論的多元化發展
人的思想是形成人們口頭輿論的根源,我國正處在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時期,階層分化加劇,社會流動加快,各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日顯,社會思想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社會思想的多元化勢必帶來公共輿論的多元化,正所謂“人多口雜”,人的思想復雜必然帶來公共輿論的復雜。
3.輿論傳播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和諧現象
當前的新聞輿論傳播,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對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輿論傳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諧現象,比如虛假信息、謠言、小道消息滿天飛等。一些輿論主體缺乏客觀、公正的態度,對社會現實的評價不科學、不正確,對真善美弘揚不夠,對假惡丑批判不足,甚至有時善惡不分;一些新聞輿論中充溢著一種對主流社會的蔑視態度和對人生的消極頹廢態度,以調侃的、不負責任的態度來傳播和反映深刻的社會問題,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仇官、仇富的輿論立場,存在引發和激化社會矛盾的隱患;一些輿論導向呈現低俗化傾向,為了追求高“收視率”“點擊率”,滿足部分看客的心理需要,傳播低級趣味的東西,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常常關注一些奇聞異事、名人隱私等問題,而對社會和諧發展的重大決策的關注程度卻明顯不夠。
三、構建和諧輿論環境的對策分析
1.提升媒體從業者素質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目標向新聞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一些基本的業務和思想素質外,還要求他們具有堅定的黨性和較高的馬列主義水平,堅定地為無產階級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具有更強烈的開放意識和全球觀念,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競爭;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斷改革和創新,以第一流的工作贏得競爭的主動權。只有在新聞實踐中大膽創新,不斷探索,才能使新聞傳播業常為常新,贏得更多的新聞受眾,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
2.努力構建和諧媒體
構建和諧社會,媒體擔任著重要使命,媒體的和諧與否直接影響著和諧輿論環境的建構。近年來,隨著媒體業的競爭加劇,媒體之間的和諧越來越顯得重要,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增強媒體的和諧力,有關主管部門需以各種形式,協調好媒體之間的關系,管好輿論導向;切實加強對各種媒體的管理,增強其競爭意識;加強對信息來源的把關,以防止那些損害公共利益的不和諧“雜音”,推進社會公共輿論和諧。此外,媒體自身還需以大局為重,圍繞和諧話題做文章,運用系統論原理統籌各個環節,用人文關懷的精神溝通人際關系,使媒體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從而有效釋放活力,為媒體的發展和和諧輿論的構建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改進黨的新聞宣傳工作,提高輿論引導水平
黨的新聞宣傳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必須表達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從中國媒體發展態勢來看,媒體表現出很強的社會現行意識,廣大人民群眾對此也是比較滿意。但是,黨的新聞宣傳還需在溝通的廣度與深度、效率與效果等方面做進一步的工作,以適應新形勢下社會溝通的要求。
不斷提高輿論引導水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媒體從業人員要按照“三貼近”的原則,深入研究、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人們思想活動的特點和接受信息的規律,切實做好典型宣傳、熱點引導工作,更好地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服務;要滿腔熱情地發現和宣傳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我們民族和人民的英雄業績、優秀品格和精神面貌。另外,媒體從業人員要及時掌握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多做解釋說明工作,積極有效地引導輿論。
和諧社會的實現需要經過長時間艱苦卓絕的努力,和諧的輿論環境也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只有準確把握構建和諧社會與營造和諧輿論環境的內在聯系,努力構建和諧輿論環境,才能以和諧的輿論增和諧、促和諧、求和諧、保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