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師資來源、知識結構和實踐教學能力等問題入手,分析了衛校師資隊伍現狀,結合新時期職業教育特征,從對教師的要求和創建管理機制等方面對衛?!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衛校;“雙師型”教師;建設
由于專業要求的特殊性,使衛生職業教育相對其他行業的職業教育凸現明顯的“個性”特征,因此,對衛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衛校師資隊伍的現狀
教育教學理論匱乏中職衛校的教師可分為文化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兩大類,后者畢業于醫學院校,缺乏教育理論的系統學習,大多是在教學實踐中邊教學、邊摸索。師資來源的“先天性不足”明顯制約著教師未來教育教學能力的發展。
知識結構不合理文化課教師缺乏醫學知識,在教學中遇到相關的醫學問題時往往力不從心,很難把醫學現象或病例有機地融入文化課程教學中;專業課教師缺乏教育學理論,教學方法刻板單調,往往因教學效果不佳而遭到學生的異議。這在年輕教師登上講臺的最初幾年尤為明顯。這種由于知識結構不合理導致的以學科知識代替專業能力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教師未來發展的專業化程度。
實踐教學能力較弱由于專業課教師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教學崗位,臨床工作經驗明顯不足,加之醫學臨床的新知識、新技術進展迅速,導致專業課教師從教時間越長,臨床實踐能力越弱,以至于只會按課本內容“講疾病”,而不會真正“看病治病”。這種現象在醫學臨床課教師中最為明顯。雖然部分教師具有醫師資格證和教師資格證,但大都是“會講不會操作”,與“雙師型”教師的實質性要求相距甚遠。
新時期職業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樹立職教新理念中職教師除應具有教育質量觀、教育人才觀、教育道德觀等現代教育觀念外,還應樹立以下兩種理念。一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文化課教師要學習醫學知識,以適應醫學教育的需要;專業課教師不僅要補充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還要學習文學、哲學、史學、社會學、管理學等人文社科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和科學修養,構建既精深、又廣博的知識結構。二是要加深對“雙型師”教師內涵的理解和認識?!半p師型”教師除具有“雙證”外,還應同時具備兩種能力,即較豐富的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職業崗位的專業知識與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后者是對中職教師的必然要求。
注重知識整合要打破學科界限,注重學科間的交叉和滲透;充分研究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機地整合,使教學內容在層次性、條理性和邏輯性等方面都符合中職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規律。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制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方法和整合教學資源等方面要綜合分析,注重差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實現有效性教學。
強化實踐技能熟練地掌握所教課程的操作技能,是“雙師型”教師的硬性標準之一,也是目前中職教師明顯的能力缺陷所在。教師要熟練掌握所承擔課程的各項操作技能,包括設計實驗能力、實驗教學組織能力、儀器設備操作能力和指導撰寫實驗報告的能力等。臨床課教師不僅要能指導實驗室實驗和動物實驗,還要能夠在臨床一線指導解決醫療實踐中的有關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才能滿足醫療衛生實踐的需求。
符合社會需求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性、社會性和實踐性等三大特點,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也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的這些特點。中職教育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以來,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政策導向已使用人單位在人才的選擇上趨于理性。近年來,用人單位對護理專業畢業生的能力需求突出表現在人際溝通能力和動手能力上,有效溝通能營造和諧氛圍,規范操作能持續發展,這無疑對學校教學提出了挑戰。
學會反思性教學,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策略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與分析的過程,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視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活動,促進教師“學會教學”與學生“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一個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也是一個教師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反思性教學有助于教師將自己的經驗升華為理論,提升教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有助于教師改進并完善自身的教學行為,形成優良的職業品質。
建議
加強引導,深化認識創建切合實際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應采取校本研修和派出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實踐動手能力不強或指導學生實踐技能課效果不佳的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在實驗室或教學醫院接受相關的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動手能力和醫療實踐能力。對剛分配或新調入的青年教師,應先在實驗教學崗位上由實驗教師帶教,以彌補實驗實踐能力或動手操作能力的不足;定期讓具有“雙師證”的教師到臨床一線工作或進修學習,及時更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新方法,保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穩定持續發展。
建立科學有效的“雙師型”教師評估與激勵機制“雙師型”教師評估機制包括教學效果、科研成果、畢業生質量、用人單位評價等方面,以確?!半p師型”教師的整體素質全面而持續地發展。對符合能力要求的“雙師型”教師在職稱晉升、進修培養、學時費待遇、學術研修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投入一定的財力物力予以獎勵,以提高“雙師型”教師的積極性,鼓勵更多的教師努力發展成為“雙師型”教師,同時,與評估機制配套結合,保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在數量和質量兩方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2]王改芹.創業教育對高職教師提出的新要求[J].衛生職業教育,2007,(7下).
[3]黃獻紅.關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7,(6).
[4]黃斌,王青松.規范兼職教師管理,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0).
作者簡介:
王曉燕(1968—),女,山東招遠人,河南省周口衛生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護理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