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鈞

2009年恰逢牛年,無疑是個好兆頭。新年伊始,傳來國務院原則通過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喜訊,使廣大消費者對牛年車市有著更多的祈盼。但愿在政策春風的勁吹下,牛氣沖天,市場復蘇,祈盼成真。
一盼:購置稅減免范圍更廣
日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對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這無疑對小排量車是重大利好。但欣喜之下,也有遺憾。因為本次購置稅減征只是階段性地針對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這個臨界點以上排量的乘用車則沒有享受到政策陽光。除了減免范圍不夠寬泛外,減征額度沒有形成層級差別,免征項目也沒有出現。希望2009年車輛購置稅減免措施變階段性為長遠性,能夠更廣泛、更到位。
二盼:汽車公積金與退稅
刺激消費,拉動市場,首先應該鼓勵大額商品的消費。為了拉動汽車消費,業內已有人建議采取當初推動房地產消費相似的政策,一是住房公積金向住房與汽車消費公積金轉型,二是實行購車退稅(個人調節稅)。如果這兩項政策實施,必將刺激具有相當購買力的消費群體的購車熱情。2009年,相信在鼓勵消費的大背景下,這方面的政策松動應該有其可能性。
三盼:車價繼續下降
種種跡象表明,雖然2009年汽車整體的價格水平仍將呈現下跌的態勢,但降幅趨緩,將小于2008年。經過這幾年一輪又一輪的降價潮,特別是經濟型車水分逐漸擠干,價格相對較低;但汽車的價格水份有沒有擠到滴水不剩?當然沒有。既有降價空間,又有促銷壓力,車價就不能漲上去,只能掉下來;既有購買需求,降價就有吸引力,降價動力來自方方面面。庫存壓力的推動、新車上市的推動、老車換代的推動、經銷商走量的推動、盤活資金的推動等等。各方壓力滾滾而來,想不降價,也身不由己。
四盼:“三包”出臺
汽車作為大件特殊商品,一直被排斥在商品“三包”規定之外。當車出現問題時,任憑車主在修理廠、廠家、商家之間跑斷了腿,也無濟于事。難怪消費者感嘆:買車不易,換車、退車更難。只有實施汽車“三包”才能解決目前汽車消費投訴的當務之急,也是真正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更是一種民心所向。不知大家翹首以待的汽車“三包”能否在2009年出臺,讓消費者得到早該享受的權利。
五盼:新能源車進入家庭
借助北京奧運會,新能源汽車在2008年下半年火了一把。2009年,在剛剛獲得通過的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強有力的推動下,購買新能源汽車將獲得政府的財政補貼。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產品導入期,由科技部牽頭的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工程將全面啟動。新能源汽車將在我國一批中心城市全面開花,并有望形成一定規模,也可望小批量進入百姓家庭。
六盼:油價告別“跟漲不跟跌”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按照改革的目的,國內油價將改變目前被詬病的“跟漲不跟跌”的局面,和國際最新油價基本保持步伐一致。2009年車主不用擔心自己的用車成本會因為油價而飆升,今后,加油站之間的價格戰將成為常態,車主自然可從中享受到“細水長流”的實惠,相比2008年車主養車成本大幅下降。
七盼: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現在一些基本配置的車,雖然價格很低,然而配置卻減到了基本不能開的地步。今天的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越理性,單純的低價格已經不能觸發他們作出購買決定,而是要綜合產品的高性價比。性價比應該以性能為中心而不是以價格為中心,要讓消費者感覺到物有所值,同時不要忽視消費者對于汽車“享受價值”的要求。祈盼2009年汽車廠商們應從提高產品的性價比上苦下功夫,使消費者能夠買到物有所值的車。

八盼:滿足多元化需求
2008年新車扎堆上市讓人眼暈,但能真正吸引消費者眼球的車型還是偏少,擁擠的車市已難有持久的亮點。2009年消費者對亮點車型充滿期待,期待廠家能夠根據消費者需求設計生產出更多的新車型。祈盼2009年市場更細分,產品更對路,更能滿足私車市場多層次、多元化的需求。
九盼:售后服務上品牌
汽車售后服務品牌化的市場態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和專家都已經開始注意到,售后服務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車銷售的市場業績。如何通過向消費者提供和宣傳更高品質的售后服務,提高這部分車主的品牌忠誠度,從而影響他們的換車決策或者口碑傳播,將成為2009年很多廠家和經銷商研究的課題。
十盼:改善用車環境
近年來私車快速增長,造成的行車難、停車難等各種矛盾,讓購車者對成為“有車族”產生了畏懼?,F在“車位貴過車價”屢見不鮮,道路資源也越來越緊,上下班高峰時常常會讓有車族“干瞪眼、沒脾氣”。2009年如果用車環境得不到解決,不管把購車門檻降到多低,市場都不會得到明顯改善。這是交通管理部門最頭疼的問題,需要的是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