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天 李水英 魏聞博 張 偉

日前,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振興汽車產業規劃”已經國務院批準,正在逐步實施。根據這一規劃,國家將從稅收、財政等多方面推出優惠政策,鼓勵擴大汽車消費,力爭未來三年,汽車產銷增長高于GDP的增長。國家政策如此大的力度,效果究竟如何?
汽車產業規劃 市場的助推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主任 錢平凡
這次的振興汽車產業規劃,我認為可以起到拉動的作用。單純就汽車而言,它不完全是廣義上的消費品,汽車是一種能提高我們工作效率的工具。許多人都有購車的欲望,拉動政策剛好做了背后的助推器。
一個上班族,汽車對于他來說可能就是代步工具。之前的購置稅等成本太高,對于他來說,使用率不高的汽車卻要支付高額的費用顯然不合算。但是現在,成本下來了,他自然就會考慮。這是現在很多消費者的態度。就我自己而言,政策對于提前一年強制報廢的車輛給與補貼,那就可以考慮是否換輛新車了。
許多人對政策的實行有質疑,我卻認為不會有大問題,畢竟是大的趨勢。當然還要看這些政策的具體實行和國際形勢。如果09年的國際形勢有緩和復蘇的態勢,那么這無疑將給車市極大的信心;如果繼續惡化,即使再出臺政策,可能也收效甚微。
在這之前我就一直在強調,中國的汽車企業要做加法,而不是做減法。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做大做強產品才是關鍵。不要一遇到問題就想著以價格贏市場,拼命做減法。目前市場上,降價風潮此起彼伏,眾多經銷商你方唱罷我登場,紛紛大打價格牌。但這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答曰:不能,加法才是生存之道。
消費者真正關心的是汽車性價比,價格只是其次。任何一個消費者在車的價格與品質之間,都會選擇品質。畢竟汽車是耐用消費品,普通消費者很少會短期內頻繁換車。因此,只有做加法,產品的品質提升了,才能從根本上推動汽車產業發展。
從末端拉動 作用強勁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 羅磊
振興汽車產業規劃的出臺,相信會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因為這是一個全面的、有計劃的、有步驟的、實質的政策。
規劃中提到了消費稅和購置稅的減免,這會給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消費者一定會買賬。毫無疑問,這種從末端拉動市場的政策,效果應該非常明顯。
由此可以想象,規劃對于促進汽車流通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汽車流通是汽車產業的一部分,促進汽車流通領域的發展也就是促進了汽車產業的發展。
規劃中還提到,會對提前一年強制報廢的車輛給予補貼,這一政策會促進舊車的報廢和更新。汽車流通領域的環節是:銷售、二手車流通、報廢。提前報廢就可以促進二手車的流通,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車更加活躍。這是一個閉環。
另外,規劃的有關內容還能夠促進汽車產業結構的調整,例如,規劃倡導新能源車的發展,原來只是一個方向,現在終于要落實了。又如,對提前一年強制報廢的車輛予以補貼,能夠促進二手車回收企業和報廢車拆解企業的更新換代,加速二手車回收企業和報廢車拆解企業的升級。
在汽車信貸政策的制定方面,目前汽車信貸門檻是否會降低還不好說。因為汽車消費信貸的放寬是一個風險控制的問題,制定政策前需要平衡風險。降低利率可能會比放開汽車消費信貸容易實現,但是也需要與多方協商。
規劃能否有效 亟待市場檢驗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 杜芳慈
關于這次的振興汽車產業規劃,我認為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從國家的層面上講,不管是減免汽車消費稅、購置稅,還是扶持新能源車,政府是希望借這次的振興規劃拉動車市。
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來,這次國家是盡所能的,將所有可能拉動產業的政策全部列在了振興規劃里。但國家這么不遺余力地想要拉動汽車產業,實際效果還要等待市場的檢驗。現在很難說這些政策的出臺就能很大程度地對目前的市場有拉動作用,畢竟市場才是檢驗的標準。
對于這些政策在實施中可能遇到的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我認為,關鍵是看政策的力度。就拿對提前一年強制報廢的車輛給與補貼來說,補貼多少就是關鍵。對于消費者來說,補貼一萬和兩萬,積極性上會有很大的影響,這直接關系著政策的推行難易。所以說還要看政策本身。
而且,目前汽車產業面臨的困窘局面,并不在消費這個層面,而在于企業的資金鏈問題。市場上對于汽車的需求量是有下降,但這是很有限的,這一點從最近各地上牌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出。問題的關鍵在于資金鏈的流通環節。

企業方面,沒有更多的錢投入到研發當中,造成產品層面的換代減緩,甚至斷代;經銷商層面,庫存嚴重,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沒有多余資金用于新車型的引進。這才是整個產業的矛盾根本。因此,拉動產業的關鍵在于解決目前企業和經銷商的資金鏈問題,刺激消費只是其中的一環。
力度夠大 上半年車市或能回暖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博士 常世旺
溫家寶總理在青島視察時說,應對金融危機,要實施一攬子計劃,把擴大內需、振興產業和科技支撐結合起來。國務院組織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兩大規劃:一是擴大內需的十條規劃,將08年出臺的擴大內需的十條措施進一步具體和豐富;二是十個重要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鋼鐵業和汽車業的規劃已經制定出來,其他規劃正在加緊制定。這些規劃既著眼于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又著眼于產業的長遠發展,成熟一個,執行一個。
振興汽車產業規劃旨在擴大汽車消費,拉動內需,鼓勵小排量、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鼓勵汽車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我國汽車工業健康發展。主要措施包括減免汽車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對新能源車及提前一年強制報廢的車輛給以補貼等。規劃內容還包括嚴禁各地政府出臺限制汽車消費的土政策,政府采購要向自主品牌汽車傾斜等。
振興汽車產業規劃的重點有兩個:一是降低消費者購車的成本;二是鼓勵購買小排量環保車,這與擴大內需、保護環境的發展目標相一致。這些政策的出臺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消費者的消費信心,進而拉動車市。由于這些政策中的減免稅主要涉及的是中央稅,因此對地方政府的稅收影響不大,可以預見這些措施推行所遇到的阻力也不會太大。
在對汽車消費意愿的調查中發現,影響消費者購車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受社會文化的影響不愿意購買小排量汽車,覺得沒面子。目前,汽車消費在我國仍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并非簡單的代步工具;二是雖然購車的成本有所降低,但汽車的保養使用成本并未降低;三是擁擠的交通讓部分消費者對購車心存芥蒂。大部分消費者坦言,如果振興汽車產業規劃出臺,會考慮買車,但并不急于買車。同時,調查還發現消費者對于排量1.6L、價位10萬元左右的汽車認可度比較高。
曾有專家預測,09年下半年車市會回暖,上半年依然比較冷。如果目前出臺的政策力度夠大,上半年車市有可能會提前回暖。從家用轎車的消費來看,由于有購車意向的多為高收入者,其受汽車價格變動的影響不大。長遠來看,更新汽車消費觀念、改善交通、提高售后服務質量是促進汽車消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