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殿功
【摘 要】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信用對企業經營產生的影響日益增強。因此,建立一套系統、規范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對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環境適應能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信用 風險 信用風險管理
一、引言
我國已基本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現代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信用經濟,信用風險的管理與控制不可避免地成為現代企業的主要管理內容之一。然而,在當前我國的企業管理中,信用風險管理卻存在許多薄弱的環節,有的企業甚至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一片空白,可以說,我國企業普遍缺乏科學化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與此同時,商業信用卻在各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由此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日益凸現。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貿易融資和結算方式對我國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與控制能力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科學、系統、完整、規范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對增強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加快資金周轉、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當前企業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
產生信用風險的原因很多,既有宏觀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觀層次的原因;既可能是客戶拖欠賬款造成的,也可能是企業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造成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目標偏差,片面追求銷售業績的增長。現在市場進入買方市場,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企業為了保持其在市場中的地位,維持或者提高市場占有率,紛紛采用賒銷方式刺激銷售的增長,但在其背后卻是資產周轉率的下降,應收賬款急速膨脹,收賬費用、銷售費用不斷增加,呆賬壞賬數量上升,企業利潤質量下降,形成“白條利潤”,造成財務狀況日益惡化。許多企業的領導者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業績考核,不顧企業長遠利益,急功近利,有的企業迫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單純追求銷售額的急速增長,偏離最終利潤和合理的現金凈流量等企業最主要的財務目標。強化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就是要在銷售業績增長與風險控制這兩個目標之間建立和諧的動態均衡,確保企業獲得高質量利潤這一根本目標的實現。
2.觀念陳舊,基本管理職能欠缺。一些企業的領導者在思想觀念上不重視客戶的信用管理,在不詳細了解客戶信用和財務狀況的情況下匆忙做出交易決策,以致造成以后賬款的回收工作相當艱難。與此同時,我國大多數企業都缺乏獨立的信用風險管理職能部門。在現有的企業管理職能中,應收賬款的管理職能基本上是由銷售部和財務部共同或者其中之一來承擔的。然而在實踐中卻經常出現職責分工不清、相互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現管理真空等種種問題。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涉及銷售部和財務部的綜合性管理工作,由于銷售部和財務部在管理目標、管理職能、部門利益和市場反應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它們都不可能較好地完成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和應收賬款的管理職能。
3.管理工作的重點嚴重滯后。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主要是對銷售以后形成的應收賬款的管理。企業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追賬”上面,甚至成立專門的追賬部門,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企業忽視了對交易之前和交易過程之中的客戶信用的管理與控制。
4.缺乏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目前,在銷售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上,我們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起現代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由于缺乏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無法對客戶的各種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不能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監控,致使不能采取正確的信用政策,僅憑主觀判斷做出交易決策,產生信用風險難以避免。
5.客戶經營不善,無力償還。這是目前我國企業間相互拖欠賬款的主要原因。由于企業內部經營出現困難,資金流動性下降,有些企業為了保證本企業的資金流轉順暢,拖欠他人貨款,使債務關系復雜化,形成困擾我國企業發展的一大毒瘤——“三角債”。
6.社會信用體制存在缺陷。我國現有的法律對契約關系的維護不夠,對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缺乏有效的保護;在執法上存在行政干預的問題,許多地方保護主義十分嚴重,法院受當地政府和企業的影響頗大,在司法中存在隨意性與不公正性,甚至存在有意偏袒企業、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由于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和相應的懲罰機制與制約機制,造成在法院判決執行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7.缺乏必要的金融避險工具。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必有信用保險等金融工具。而我國的市場經濟剛剛建立,尚在進一步的完善之中。
三、建立現代信用風險管理的對策
企業為了降低信用風險,減少信用損失,提高資金利用率。應建立健全現代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
1.企業領導層的重視與推動。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與業務的各個環節,僅僅依靠某一個部門顯然是不可行的。這就要求企業領導層對信用風險管理給予高度的重視,從整體上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投入適當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并且要求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加強信用風險防范意識與管理意識。
2.培養專業的信用風險管理人才,建立獨立的信用風險管理機構。目前我國企業中專業的信用風險管理人才相當匱乏,因此要加強信用風險管理人才的培養,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支專業化的信用風險管理隊伍,運用現代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技術與方法,進行信用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同時,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綜合性較強的管理工作,有必要由獨立的部門去完成。對外樹立企業的信用形象,執行企業的信用政策;對內隨時監控企業的信用政策,并適時調整,使之與企業的整體目標保持動態均衡。
3.建立現代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建立現代科學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企業只有盡快建立系統化、規范化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改善企業的信用管理狀況,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適應能力,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一個完善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是一個復雜的管理系統,包含信用管理政策、客戶信用管理制度、信用額度審批原則及程序、應收賬款監控制度、信用風險控制原則及程序、發貨控制、逾期應收賬款的處理程序、追賬原則及方法和信用部門的建立等諸多具體內容。在建立現代信用風險管理制度時,應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客戶資信調查與評估機制。企業可通過客戶、資信中介機構、工商稅務部門、會計師事務所、新聞媒體、行業協會等各種合法有效的渠道收集客戶的信用信息。包括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定性信息與定量信息;企業經營戰略以及企業高層領導人個人信譽狀態;企業獲得的各種榮譽或評級證書等等。然后以收集到的客戶的有關信用信息和企業的關注點為依據,選擇科學合適的方法對客戶進行資信評估,確定客戶的資信等級。
(2)制定客戶信用政策。客戶信用政策是企業信用管理部門根據企業的經營環境,通過成本效益分析,權衡利弊,對處理客戶的應收賬款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標準、信用額度、信用期限、現金折扣等。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部門應根據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競爭對手的信用政策,結合領導者的風險厭惡程度,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同時,企業信用管理部門應重視對客戶資信檔案的建立與維護,對客戶資信材料進行分類、歸檔和保管,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更新與補充。
(3)建立健全信用審批流程與標準。企業信用管理部門應建立一套以信用額度為中心的交易審批制度,真正落實企業的風險管理責任,以防止個別部門或人員利用管理上的薄弱環節謀取私利。
(4)建立應收賬款的管理與回收機制。為了減少壞賬損失,企業應制定完善的應收賬款的管理與回收機制,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收款人員,并定期對其進行收賬技巧方面的培訓。定期進行帳齡分析,及時與客戶對帳,以確保賬款金額無誤,動搖客戶拖欠賬款的信心。根據賬款金額的大小與帳齡的長短分別實施不同的追賬、監控與處置策略。
4.加強企業信用文化建設。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它需要企業領導層、財務人員、銷售人員以及客戶的共同努力、協調一致來實現。因此,企業應加強信用文化建設,樹立信用風險意識。同時定期進行信用風險管理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水平。
最后,與企業加強內部信用風險管理相適應,各級政府也應高度重視現代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完善立法,健全金融市場,為企業營造一個健康、公平的外部競爭環境。
參考文獻:
[1]谷祺,劉淑蓮.財務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3]畢新富.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淺析[J].山西統計,2001,(8).
[4]朱從敏,楊征.淺析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J].財會月刊,2000,(18).
[5]尹穎.論大中型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J].施工企業管理,2005,(1).
[6]李國青.淺議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策略[J].科技資訊,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