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健
【摘要】 對山區農業開發產生作用的方式有許多,本文通過對政策信息、農業科技信息、資源信息、人才信息、開發模式信息的分析,以便發揮這些信息在山區農業開發中的作用。
【關鍵詞】 信息 山區農業 開發
山區農業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開發的難度較大,因而搞好山區農業開發,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山區農業開發途徑、方式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去掌握有關的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去解決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就信息如何在山區農業開發中發揮作用談些個人的看法。
一、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對山區農業開發的影響不容忽視。在農業綜合開發上我國今后扶持重點:一是發展多種經營。立足國內市場、面向國際市場,充分發揮各地的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合理利用各種農業自然資源,大力發展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種養業特色產品。根據多種經營的扶持范圍,參照全國農業行業發展規劃,今后一段時期要重點扶持發展牛(肉牛、奶牛)、羊、豬、禽等畜產品,果品、蔬菜、花卉、茶葉等園藝產品,以及中草藥、山區林特產品等,并相應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和儲藏保鮮,實現農產品轉化和多環節增值。二是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市場為導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依靠各類龍頭企業和組織的帶動,將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結合起來,實行一體化經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要重點抓好龍頭項目建設,提高項目帶動能力。產業化龍頭項目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業,它負有開拓市場、科技創新、帶動農戶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責任。
二、農業科技信息
農業科技信息的應用有助于農民行為方式的改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技能,進而達到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良性發展的目的。農業科技信息是農業發展決策的重要依據,沒有充足的信息或缺乏可靠的信息,農業生產經營決策就失去了決策基礎,就可能失誤,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科技信息成了發展農村商品生產的命脈。農民對商品生產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無論是在產前、產中還是產后,農民需要對消費市場的變化、市場前景預測,生產資料供應,新技術的應用,新品種的好壞,新工藝的使用方式,農產品供求等信息進行深入了解。隨著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業科技信息進入農家的方式也變得快捷起來,電腦農業將成為現實。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經濟一體化協作把世界經濟變成了無數個小小單元的集合體,中國的農業生產已不再是一個局部受限的問題,而是面臨著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世貿組織的加入無形把中國的市場變成了全球的市場。因而搞好山區農業開發有利于提高我國農業在世界農業中的競爭作用,將世界市場變成自己的市場。
三、資源信息
山區有著豐富的資源,而山區農業的開發又多是側重在山區固有資源的利用上,因而要充分掌握自我資源信息。首先要了解山區農業的特點和優勢,在山區農業開發中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發展農林牧副業生產;其次要開展綜合調查,對合理開發山區進行全面規劃,要對自我資源如何開發進行分析研究,如何通過自己的資源優勢招商引資,能否通過開發將這些資源上的優勢轉化為經濟上的優勢。對這些資源信息進行了解和掌握,就能找到開發的途徑和方式,根據自己的自然條件,選擇自己的開發方向。
四、開發模式信息
在開發模式上開發的主線:一是土地綜合治理??稍O立項目區,統一規劃,綜合措施,集中治理,連片開發。通過對土地的合理治理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依托資源優勢,瞄準市場需求,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拓寬群眾增收門路。在開發的方式上,從有關的農業網站上,我們不難找到許多山區農業開發好的方式方法,這些因地制宜的山區開發模式信息對各地的開發來說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何種模式適合于我,這就需要根據我們的縣情、鄉情、村情去引進、吸收、消化,在借鑒別人優秀經驗的同時進行大膽的創新。
五、人才信息
作為一項有效的開發所考慮的問題有許多,但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人才。當今對農村人才的理解,一是指那些不論學歷高低、有無職稱,只要是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展現自己的能力和績效,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即骨干農民、中堅核心農民。二是指包括骨干農民中堅核心農民在內,還有那些從事農業科研、農業科技推廣的,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科技人員和提供各種農業產品服務的經紀人。
由于山區農業開發是一項大有可為的事業,因此我們就應該掌握人才信息。一是以開發項目引進人才。以人才帶動項目開發。了解哪些人有哪些好的開發項目,哪些好的開發項目能引進好的開發人才。二是要創造條件留下人才。由于地處山區在人才引進上存在著許多困難,沒有沿海及經濟發達的縣市有吸引力。有時引進了,但由于其他原因,人才仍會流失,這就要求我們要研究能讓人才留下來的機制。三是要穩定現有的人才隊伍?,F有人才隊伍的穩定是很重要的,不能是找了女婿氣走兒,這樣的做法得不償失。
盧健 (1962—),男,1983年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農學系,任職于福建省將樂縣科技情報研究所任所長、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