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其敏 周 婷
【摘要】 本文根據海南省涉農貸款統計的實際情況,分析當前涉農貸款統計在制度上和執行層面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海南省 涉農貸款 統計 問題
在國家日益重視“三農”發展和農村金融體系改革建設的大背景下,對涉農領域的金融統計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執行兩年以來,數據和報表質量不斷提高,為政策決策提供了較好的信息支持,但由于制度執行時間相對較短,存在問題比較突出。
一、存在問題
(一)從制度層面看,涉農貸款統計制度設計欠科學,影響涉農貸款統計數據的質量
以“注冊地”作為涉農貸款劃分的主要依據不符合新農村建設實際。《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將注冊地位于“除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區及市轄建制鎮之外的區域”的企業及各類組織的所有貸款均歸結為“涉農貸款”,導致涉農貸款統計規模和質量虛增。
按照這種劃法,海南省除了海口市和三亞市之外,其他16個縣市都屬于“農村區域”,因此出現了各縣市的涉農貸款余額占比很高。屯昌縣、澄邁縣、樂東縣、瓊中縣、儋州市的涉農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率分別高達85.8%、81.9%、78.2%、76.8%、75.9%。由于涉農貸款余額可能虛增,不良率有所下降,涉農貸款的質量就會虛高。以海南省為例,2季度,農戶貸款不良率為57.3%,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的不良率為14.3%,但是全省涉農貸款不良率只有7.7%,因為其中經營涉農業務的城市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質量較高且份額較大所致。
(二)從執行情況看,認識和操作誤差影響數據質量
1.由于基層一線人員對政策理解、標準把握、執行到位以及對承貸客戶“活動”或“身份”的了解程度可能存在偏差,導致涉農貸款登記信息和統計數據出現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失真現象。
2.手工分類錄入,導致涉農貸款數據不夠準確。以農村信用社為例,農信社涉農貸款統計數據采集的流程是:根據會計報表錄入“903 信貸資產統計月報表”后錄入“907 涉農貸款統計季報表”,在依據903表向907表錄入涉農貸款數據時,由于指標不一致,需要手工進行分類匯總統計,同時根據系統設置的校驗關系手工調整涉農貸款數據,這時對于校驗關系是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的均一律取數為等于,這樣就造成了統計數據不準確。
3.農信社涉農貸款要求按五級分類上報有困難。由于農信社會計報表貸款余額按四級分類進行核算,會計科目設置基本是農戶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等,較為簡單。因此對于涉農貸款四張報表“A1320 農林牧漁業貸款情況統計表”、“A1321 農戶貸款情況統計表”、“A1322 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情況統計表”和“A1323 城市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涉農貸款情況統計表”要求按五級分類統計時,可能存在人為估算的情況,因此這部分數據也不夠準確。
4.附報沒有設置校驗關系,部分單位常常漏報。“A1322 農村企業及各類組織貸款情況統計表(人民幣)”中附報“農村中小企業貸款”和“扶貧貼息貸款”等指標由于沒有設置校驗關系,可報可不報,因此常常漏報。
二、完善涉農貸款統計的建議
(一)完善《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
改變以“注冊地”、“活動”、“身份”等事前、事中要素為認定“涉農貸款”主要標準的先入為主安排。
(二)金融機構完善和增設涉農貸款會計科目,通過提高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統計信息的質量
簡化數據采集流程,采用計算機手段,通過開發子系統,直接通過本機構的業務系統,獲取涉農貸款統計信息。
(三)完善《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執行方式
強化金融機構貸款用途管理,建立貸款行業流向監測制度,改變金融機構獨家認定和分類統計涉農貸款模式,建立金融機構、涉農主管部門以及承貸主體多家協商和聯動的涉農貸款發放和分類統計機制,為金融機構防范信貸資金風險、為央行貨幣政策決策履行好金融統計的管理和服務職能。
【參考文獻】
[1]劉艷玲. 涉農貸款發放中存在的問題應引起關注. 吉林金融研究,2008,(2).
[2]朱文勝.關于完善涉農貸款統計的調查與思考.武漢金融,2008,(12).
鄭其敏 (1981. 8—),男,漢族,海南儋州人,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
周婷 (1964. 10—),女,漢族,海南海口人,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