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年娟
【摘要】情感是影響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發出濃厚的興趣,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并為其今后走向社會鋪墊了良好的心理準備。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情商的培養,促使學生智能、情趣均衡發展,也就是使認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進,達到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是班主任工作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也是文章所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情商 班主任 途徑 方法
當前,新課程改革在各校如火如荼地開展。作為班主任,其工作不僅僅是單一的班務管理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過程。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以培育民族情、親情、同學情、師生情為基本點,有意識地使情商培養貫穿其中,凈化學生心靈,凝聚學習動力,旨在培養學生自我激勵、百折不饒、理性思維、善解人意、團結協作等優秀心理品質,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培育民族精神,激發愛國情懷
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學生素質教育極為重要的內容,納入素質教育的全過程,使全體同學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培育當代中學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時期中學德育的重要任務。新時期中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價值取向、以天下為已任的責任意識、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與時俱進的創新品質。培育中學生的民族精神要用先進文化構筑中學生的精神支柱,用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空間,用我國歷史和國情教育激發學生的精神動力。
二、體味父母辛勞,加深親情意識
親情是情感世界的美好玫瑰,對學生學習、成長和生活有難以替代的鼓舞和促進作用,感情親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成敗。
為了使同學們感受父母孕育生命的艱辛,培養父母與孩子的親情,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我有意識地開展了一系列的親情教育,讓同學們知父母的苦,感父母的恩,報父母的情。一是閱讀欣賞有關親情描述的小作品,讓學生認識親情,引發共鳴。二是讓學生做有心人,觀察父母對他們的愛,體味親情。媽媽早晨的催促聲、風雨中送來的雨披、夜色中的守望、生病時父母的焦慮、失敗時的鼓勵等,這些都是親情的體現。讓學生仔細觀察將會讓他們感受到父母之愛,感受到人間溫暖,更加珍惜生命。三是利用他們喜歡的西方節日,在父親節、母親節交流各自為父母做了什么,大部分同學都感到做得很少,很欠缺,從而激發感恩之心,他們將以更熱烈的情緒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學會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覺性得到明顯提高。
三、引導學生交往,增進同學感情
目前,仍有一些家長和教師認為學生交往會耽誤學習,甚至會出現早戀。其實,不管你如何壓制,他們的交往依然十分活躍,與其壓制不如正確引導。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引導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學會關心他人。通過觀察,我鼓勵學習成績或生活條件有差距的同學結為幫扶對子,按學科引導男女同學成立興趣小組,分小組對遵守紀律、各科成績和打掃衛生情況進行打分排名。班級凝聚力明顯加強,同學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班集體,逐步形成了“友愛、互助、勤奮、進取”的良好班風,他們為班級得到榮譽而一起歡呼雀躍,為一張小小的扣分單而一起難過。
比如,針對早戀這一敏感話題,我利用班會進行審美教育,防患于未然。首先,我讓學生明白初戀是人生中最純潔的感情之花,要懂得珍惜;其次,我讓學生明白異性間的接近是以傾慕為基礎的,要讓對方注意自己,必須使自己更出色;最后,我從心理和生理發育規律的角度,讓學生明白,早戀其實是一個人早期的情感歷程,處理不好會帶來傷害,甚至會影響一生,要學會保護自己。寬容的態度,友好的引導,讓同學們在輕松的笑聲中得到教育,男女同學問的交往更加自然、純潔。
四、注重言傳身教,加深師生友誼
“教”和“學”的成功取決于師生情感的交流和融洽。班主任應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飽滿的工作熱情,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無私奉獻的精神,循循善誘、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都能升華為學生高漲的學習激情。同時倡導學生尊敬老師,深切體會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與老師多溝通多交流,“親其師,信其道”,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1.班主任要以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
每天看見微笑的班主任,學生心中自然會產生愉悅的情感。作為班主任,我們微笑著走進教室,微笑著問好,微笑著講道理;放學時微笑著與學生道一聲再見,我們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天的愉悅,可能是他(她)一生的燦爛呢?
2.班主任要協同各科老師以愉快的心情上好每堂課,讓學生喜歡上課
課堂45分鐘很重要,教師要盡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除了用心備好課外,老師的課堂上的教態表情也能感染學生。班主任要保證本班的紀律,讓任課老師以愉快的心情與形象魅力吸引學生,并全身心投入其中,面帶自信的微笑,目光真誠具有說服力,與學生進行目光交流,運用親和力拉近心與心的距離。恰當的肢體語言既能幫助你表意,又能為你增添魅力,再運用生動活潑的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喜歡上每門課,喜歡學每門課。
3.成功的心理暗示是征服困難的必勝武器
正確面對挫折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反復必修的一門功課。心理承受力不同,面對挫折的反應也不同,有的人能將失敗轉變為成功之母,有的人卻從此一蹶不振,自甘落后。班主任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失敗具有積極而又現實的意義。教育學生恰如其分地看待挫折,讓他們知道挫折不等于失敗,挫折是成功路上的必經之路,并告訴他們該從中學到什么。引導他們暗示自己“我不怕困難,我敢于嘗試失敗”,幫助他們設定適合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
4.以積極的評價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激情
班主任的評價對學生的情感起調控作用。班主任的評價,能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他的關心和尊重。作為班主任要注意保護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用鼓勵性語言評價學生。
5.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要讓學生真正懂得”團隊成功,我成功”的合作理念,需要在教學中堅持不懈地塑造學生的協作意識。
總之,班主任一定要重視情商在教學和班務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努力探尋培養學生情商的途徑與方法的過程中。班主任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情商,不斷以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影響學生,不斷總結與反思學生情商培養的效果,開發學生的潛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質、高情商、高技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