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中
【摘要】本文從三個方面對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一是數學教師應具有的基本素質。二是數學教師應做好三方面的更新。三是數學教師應著重提高兩方面的執教能力。
【關鍵詞】職業高中 數學教學 數學教師
為進一步適應職業教育對數學教育的要求,筆者認為,數學教師應不斷轉變角色,提升執教能力。
一、數學教師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1.要求數學教師具有創新精神
高中數學新課程中,增設了“數學建模,探究性問題,數學文化”這三個模塊式的內容。而這些內容的增設是在向職業教育傾斜,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這些內容要求教師要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來教學,因此,要求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要能夠推崇創新,追求創新和以創新為榮,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要善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思維具有超前性和獨創性。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于分析綜合信息,有創新的數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善于創設“創新的自由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園地,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
2.要求數學教師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
新的高中課程,具備有多樣的選擇性,在共同基礎上設量不同的系列課程,以供學生進行適合自己發展的選擇。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師有能力勝任不同的課程,既能教基礎課程也能教系列課。教師不僅是解惑者,還應是問題的診斷者,學習的啟發者,還要求教師能了解所教學生的個性發展。指導幫助學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選擇所學課程。
3.要求教師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格
首先,終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把自身知識的更新視為一種責任,使“終身學習”內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其次,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都會從教師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來。并通過他“映照”在學生的人格世界中,作為數學教師的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這就要求中學數學教師按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去塑造自我,實現“超我”。
二、數學教師應做好三方面的更新
1.教師思想觀念的更新
首先,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要擺脫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課程改革中來。第三,教師要認識到“數學素質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師的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而“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師的教學要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要真正理解:“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新世紀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師要認識到在未來社會中,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獲取知識本身更重要,獲取信息的方法比獲取信息本身更關鍵。教師給學生的應該是方法庫,工具庫。教學模式應是:知識,素質,創新能力的三維教學模式。
2.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
教師的知識結構是由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文化知識組成。
未來社會的知識結構應是:信息化板塊結構,集約化基礎結構,文化前沿結構。教師作為社會化的人,必須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
很多專業對數學知識的要求不完全一致,有些內容是教師學過的,也有內容是教師沒有學過。為了適應教學,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或一些培訓班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通過報刊,雜志、信息技術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分自己的實踐知識。數學教師不僅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擴大知識面,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所了解。
3.教師心理觀念的更新
在只有語言的傳媒時代,教師有絕對的權威,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在文學出現以后,這時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是主演,因為學生必須通過教師的教學,才能獲得必要的知識,進而才能自己閱讀書籍。到了信息時代,學生獲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時學生獲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師快,比教師多。所以這時的教師在學生面前沒有了絕對的權威。這是教師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個事實。
現代教學論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將扮演著多種角色,從多方面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教師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遞者,他還是學生的榜樣,集體的領導者,人際關系的藝術家,心理治療工作者,學者和學習者,以及學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活動是在師生雙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在教師指導作用下才能得以發揮,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是建立在學生的主體作用之上的。只有當師生之間互相作用,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才能得以激發和培養,學生才能獲得充分的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合作伙伴的關系。教師是組建,引導,解惑者。教師與學生在人格是平等的。這是教師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個事實。
教師在學生面前的角色變化必將成為事實,我們教師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數學教師應著重提高兩方面執教能力
1.教師要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課程標準中,已將計算器的應用引入教材,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將進入課堂。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工具,在助教方面:能提出好的腳本,能使用常見的數學教學軟件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能評價課件的好壞,有能力選擇好的課件。有能力在網絡上獲取教學中所需的信息資料等。在助學方面:教師能夠組織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實驗。通過實踐探索,使學生體驗數學家的思維過程。教師要能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意識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教師還要能指導學生使用計算器進行繁雜的計算,節省計算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教師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由于中職生是經過中考選拔后進入新環境的青少年學生。因此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差異也會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師要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學法。從學生學習的認識理論的角度去分析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都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