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艷萍
【關鍵詞】中學生 教育信息 培養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素質是信息時代中小學生的必備素質,信息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本文通過對信息及信息素質含義的分析,探討了中小學生信息素質的結構和內容,并提出了中小學生信息素質的原則和措施。隨著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正逐步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方式。
一、信息素質的含義
信息論的創造人申農把信息看作是一個抽象的量,認為“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對事物認識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們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币虼?信息可以看作是不確定性的減少或消防。筆者認為,信息是一切物質的普遍屬性,是表現客觀事物變化的特征的現象及規律的內容。它是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形式反映出來的。
“素質”一詞,最早源于心理學,是指人們的解剖生理特征,即感覺器官的神經方面的特征。現在則引申為,從事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在后天的教育和培養下所形成的完成某種任務所必需的自身基礎和內在條件。
二、中小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
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素質作為現代人的基本素質之一,如同傳統社會中要求人們具備“讀、寫、算”一樣,是每一個公民的必備素質?,F代教育要迎接信息社會的挑戰,信息素質教育勢在必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敝行W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是現代信息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是適應21世紀挑戰的需要,也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提交了一份《關于信息素質的總結報告》,提出有信息素質的人必須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能夠評價和使用所需的信息,有效的利用所需的信息。有信息素質的人最終是指那些懂得如何學習的人。懂得如何學習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組織信息,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從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出發。根據信息科學本身發展的規律和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為此,我采取以下措施培養中小學生的信息素質:
1.深入研究,加強論證,為中小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奠定堅實的現論基礎。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信息素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隨著近幾年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在我國出現的,許多與信息素質有關的問題還未解決或未完全解決,需要深入研究,加強論證,為中小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提供理論上的說明,指導。
2.全社會協調統一,共同努力,為中小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營造良好的氛圍。
社會是一個由諸多子系統組成的大系統,信息素質教育也是一項規模龐大,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因此,國家的各級組織和機構應協調統一,代表政府、教育、工商、新聞各界的知名人士應共同努力。盡力營造有利于中小學生信息素質培養的良好氛圍。推動信息素質教育的開展。
總之,信息時代,教師必須頭腦有信息能力,抓住機遇,從以上兩點去培養才能使教育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