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貴平
摘要:文章從數控技術專業群建設的實踐出發,研究和探討數控技術專業群建設的內容,包括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改革、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等。
關鍵詞:數控技術;專業群建設;實踐;研究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是解決就業矛盾的重要領域。為全面提升我國制造水平和層次,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必須加快制造業的信息化改造,大力推廣、應用先進制造技術。
我院數控技術專業辦學歷史雖然不是很長,但多年來緊跟市場需求改造傳統專業、設置新增專業,專業建設得到了蓬勃發展。學院根據數控技術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設置專業,以數控技術專業為重點進行建設,帶動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等其他幾個專業的建設,已形成了以數控技術專業為骨干,以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為支撐的數控技術專業群。數控技術專業群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改革、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等項目。
數控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改革
數控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課程改革的目標我院數控技術專業群在近幾年的辦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探索與總結,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中心,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培訓理念,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培養人才;專業課從職業分析入手,對職業崗位進行能力分解,圍繞核心能力的培養形成課程體系。數控技術專業群圍繞職業崗位進行課程設置和改革,內容包括:(1)積極探索和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和合作,加大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力度。(2)根據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規律,結合職業崗位要求,加大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力度;以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為先導,帶動全部課程的建設和改革。
數控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方案(1)推進工學結合的教學體系改革。通過校企合作,探索開發工學結合的職業核心課程,使學生通過工學結合課程的學習,深入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同時企業和用人單位也可以通過工學結合的課程,提前了解學生,使人才的選擇更有針對性。(2)積極探索和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廠家的用人需求和學生的就業意向組織定向教學班,按廠家的要求組織教學。(3)根據各企業的要求制定教學計劃,確定課程設置,引入企業培訓教材或改造現有課程,聘請企業專家到校上課或舉行技術講座,按企業的用人標準進行培養和考核學生。(4)導入雙證書認證體系。在教學改革中,根據《數控車工國家職業標準》、《數控銑工國家職業標準》、《加工中心操作工國家職業標準》等行業證書認證體系的認證標準,對數控類各專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將相關的認證標準引入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使數控專業的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數控技術專業群課程改革的建設方案在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上,整合教學資源,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課件、仿真實訓軟件、教材、教學素材庫等的建設,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共享型數控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1)三年內,數控技術專業群計劃完成《數控編程與加工》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完成《工程力學》、《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機械制造基礎》等三門課程的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并對現有其他專業課程進行改造,制作相應課件,編制相應試卷庫。(2)積極推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按數控專業職業能力的形成規律,循序漸進地開展實踐教學,分為課內實驗、課外實訓、集中性實習三個環節。其中,課內實驗環節以完成專業課理論教學所必需的實踐知識和驗證性實驗為目的,培養實踐操作的初步能力。課外實訓環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某一單項專業技能,由學生在實踐教師指導下利用課余時間自己進行;集中性實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完成專業課的理論學習及實驗、實訓后,強化模塊能力,形成綜合職業能力。還要編寫和完善數控技術專業群實踐教學的教材和實驗實訓指導書,做到所有的實驗實習都配有教材或指導書。
數控技術專業群的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數控技術專業群實驗實訓條件現狀我院數控技術專業群的實驗實訓條件,不論是規模還是設備的先進性,目前在江西省各院校的數控技術專業中均處于領先水平。學院機電實訓中心設有數控加工實訓室、金加工實訓室、CAD/CAM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鉗工實訓室、PLC實訓室、電焊實訓室、模具實訓室、機電系專用計算機室等,均按現代數控加工企業的標準配置,具有良好的職業氛圍。該中心建筑面積達6300m2,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1500萬元。此外,數控技術服務中心具有數控車、Pro/E、AutoCAD、裝配鉗工等數控技術專業的培訓和考核資質。數控技術專業群在江西凱馬機床有限責任公司、江南電子儀器廠、華東交通大學等多家知名企業、大學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
數控技術專業群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目標(1)以學院現有的數控實訓中心為基礎,以全面滿足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等專業實踐教學要求為目標,建設一個能容納2000名數控類專業在校生學習和實訓的校內實驗實訓教學基地,建成省內一流,符合國家示范標準的數控專業教學實驗實訓基地。(2)數控實訓中心具有對社會人員進行數控車、Pro/E、AutoCAD、裝配鉗工等相關專業(工種)的短期技術培訓以及對數控行業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功能,每年能承擔各種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一千余人次。(3)將學院數控技術服務中心,按照國家級數控技術專業的標準進行建設,使之面向社會進行數控技術服務,同時承擔在校學生的生產實習和技能鍛煉。(4)加強與現有數控技術專業群校外實訓基地的合作,根據數控市場的變化,新增加五個校外實訓基地。
數控技術專業群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方案按照“省內一流,國家示范”的標準,按照全面滿足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等專業實踐教學的要求,按照容納兩千名數控類專業在校生學習和實訓的規模,在現有數控加工實訓室、金加工實訓室、CAD/CAM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鉗工實訓室、PLC實訓室、電焊實訓室、模具實訓室、機電系專用計算機室等的基礎上,建設模具拆裝實訓室、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實訓室、液壓實訓室。
數控技術專業群師資隊伍建設
本專業群現有專職教師19名(其中副教授6名),兼職教師3名(其中副教授2名),高級工程師1名,高級實驗師1名,工程師2名,實訓指導教師3名,外聘教師4名(其中高級工程師2名,工程師1名,高級技師1名);包括省高校骨干教師1名、院學科帶頭人2名、院級骨干教師2名。
數控技術專業群師資隊伍的建設目標培養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的新型師資隊伍,形成專業復合、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隊伍。通過多渠道、多方位、多層次引進、培養、交流等途徑,提高師資素質,合理配置師資,計劃2010年達到專職教師30人、兼職教師15人的規模,職稱初、中、高比例合理,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爭取達到30%,“雙師”素質教師占80%,碩士以上學位達70%,企業兼職教師達到30%以上。加強學科專業的梯隊建設,加強年輕教師的培養和提高,積極培養或引進高層次學術帶頭人3人以上,青年教師授課學生滿意率達到95%以上。
數控技術專業群師資隊伍的建設方案以提高教師隊伍層次,培養“雙師”型教師和優化教師結構為重點,采用積極培養和努力引進、以內為主、以外為輔、聘請結合的方法來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目標,形成一支整體實力雄厚、具備地區領先水平的教師隊伍。其具體措施如下:(1)提高師資隊伍的學歷檔次,使研究生學歷或進修班結業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的50%以上。(2)從生產單位引進40歲以下碩士研究生或以上學歷、副高級或以上職稱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充實專業教師隊伍。(3)安排教師到生產實踐第一線進行實踐鍛煉,計劃在三年內使數控技術專業教師輪流到機械制造和機械加工企業頂班頂崗鍛煉,要求教師參加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職稱的評定,使“雙師型”的教師達到任課教師總數的80%。(4)聘請機械行業的高級技術專家和生產技術管理專家擔任數控技術專業顧問委員會委員,讓他們參加專業建設與教學法改革,并安排他們授課或開展專題講座,使學生、教師能及時得到最新信息。(5)加速學科帶頭人的培養,積極鼓勵和支持優秀中青年教師申報科研課題,優先安排他們參加拓寬知識面的國內外進修、參觀、考察等活動,優先安排他們擔任其他學校的客座教師,提高他們的學術水平和培育他們的創新精神。要求數控專業有2~3名學科帶頭人,并建立學科帶頭人的梯隊。
我院數控技術專業經過不懈努力得到了快速發展,專業布局日趨合理,專業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逐年提高,服務經濟社會和交通發展的能力穩步提高。同時,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實驗實訓條件優越,師資力量雄厚,人才培養和課程建設成果喜人,社會服務和對外交流不斷擴大和深化,得到了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贊許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