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臺新中職德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
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自2009年秋季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一年級新生將開始學習新德育課課程。屆時,2001年發布實施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將停止使用。
根據新的“中職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將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必修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程。心理健康作為選修課納入德育課課程體系。其中,四門必修課分布在四個學期,每學期學習一門,每門32~36學時。德育選修課程的教學時間,則一般不少于64學時。而選修課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外,還應根據國家形勢發展進行時事政策教育,結合學校德育工作?學生社會實踐?專業學習?頂崗實習進行預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預防教育?環境教育?廉潔教育?安全教育等。
據悉,目前,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等四門德育必修課程教學大綱和“心理健康”選修課程教學大綱已經由教育部制定完成,在2009年秋季開學之前,教育部還將組織編寫出版德育課新教材及相應的教學參考書,并為實施新一輪德育課課改對教師進行培訓。 《新聞晨報》
人保部等三方將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決定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根據三部委部署,從2009年至2010年,集中對困難企業在職職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對失去工作返鄉的農民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促進其實現轉移就業或返鄉創業;對失業人員(包括參加失業登記的大學畢業生?留在城里的失業農民工)開展中短期技能培訓,幫助其實現再就業;對新成長勞動力開展儲備性技能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
對失去工作返鄉農民工,三部委文件規定,根據其轉移就業要求和勞務輸出意愿,由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組織開展培訓。農民工參加各類職業培訓,從就業專項資金和相關專項資金中給予補貼。
對城鎮中就業轉失業人員(包括在城鎮繼續找工作的失業農民工),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將結合本地實際和失業人員特點,組織其參加3至6個月的再就業培訓。對參加失業登記的大學生,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將結合其專業背景,組織其參加相關領域的技能培訓,突出操作技能訓練,提高其就業能力。對農村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未能繼續升學的,組織其參加6至12個月的勞動預備制培訓,提升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新華網)
重慶:農民工接受中職教育可獲補貼
為應對大量失崗農民工返鄉形勢,重慶市政府決定大規模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工就業能力。
針對農民工的不同培訓意愿,重慶市政府將對他們分類開展轉移培訓?崗前培訓?創業培訓和種養殖業技術培訓,提高其實用技能和就業能力。返鄉農民工接受崗前培訓的,政府將給予他們每人600元補貼;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每人可獲得1000元至1500元補貼;對就讀中等職業學校的返鄉農民工,每人每年可獲得2000元學費和生活補貼。
據悉,2009年,重慶將組織農民工培訓40萬人,其中在崗培訓10萬人?就業再就業培訓10萬人?創業培訓5000人?崗前培訓5萬人。同時,重慶市政府還開展送培訓下鄉活動,已有117家培訓機構?50個具有專業資質的教師和職業指導師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民工開展職業培訓和職業指導服務,招收農民工學員已有1.04萬人。(新華網)
云南:高職招生考試將增“三生教育”內容
以海南省工業學校為“龍頭”的海南省工業職業教育集團近日在海口揭牌。至此,海南省農業?旅游?商貿?財經?機電?衛生?信息?華僑9大職業集團全部組建完成,為推動海南職業教育再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海南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海南共有18個市縣,每個市縣都成立了集學歷教育和培訓為一體的職業教育中心。中職學校的在校生由2006年的7.8萬人,增加到2008年秋季的12.8萬人。兩年來,僅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就帶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提高了11個百分點。該負責人表示,海南職教集團成員單位將充分利用職教集團這個大平臺,深入推行具有海南特色的“以城帶鄉”“三段式”職教培養模式,形成“產學研”一體化,將海南職業教育做大?做強?做精。(中國教育新聞網)
江西南昌:學生實習實訓期間權益有保障
從今年起,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將增加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為核心的“三生教育”內容。
自2008年秋季學期起,云南省在全國率先在各類學校學生中試點實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為核心的“三生教育”,把“三生教育”作為德育的基本內容?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目前,云南省129個縣市區中已有78個縣市區所轄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中等職業學校,以及61所普通高校?7所省屬中等專業學校試點開展了“三生教育”。 (新華網)
海南:已組建九大職教集團
《南昌市職業教育條例》從今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規定保障學生在實習實訓過程中的合法權益。
《南昌市職業教育條例》是南昌市10年來第一部地方性教育法規,也是目前江西省唯一的一部職業教育地方性法規。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學生實習健康安全保障制度,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安排未滿十八周歲的學生從事有毒?有害?過重?超時等實習實訓勞動;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接納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并對上崗實習的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和適當的勞動報酬。(新華網)
湖南:建立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制度
湖南省將建立對縣級人民政府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從2008年到2012年,用5年時間完成對全省120多個縣?市?區中等職業教育工作的首輪督導評估。開展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在全國是首創。
職業教育督導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職業教育發展的環境?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和水平等四個方面。
據悉,督導評估將分為縣級自評?市級初評和省級督導評估三個層次。市級初評每年一次。為避免重復檢查,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將與縣級教育工作“兩項督導評估考核”結合起來。督導評估的結果納入縣級教育工作“兩項督導評估考核”和教育強縣(市?區)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作為有關項目立項?專項撥款?表彰獎勵等方面的重要依據。職業教育督導評估不合格的縣(市?區),縣級教育工作“兩項督導評估考核”認定為不合格,不得評為“教育強縣(市?區)”,不得申報國家和省級職業教育重點建設項目。包括市級初評在內,連續三年評估不合格的,其地方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公務員考核中,將評為不合格。《湖南日報》
(家月朗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