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靜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27-01
摘要:隨主要分別從教學目標、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自身特點及教學環境與條件四個方面分析了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策略制定的原則。并且根據自己的教學和教研經驗從教學內容入手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教學策略;制定和實施
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的實質就是指教師依托教材,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發展過程,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在這個情境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能力,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制定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策略的決定性因素。教學目標不同,所需采取的教學策略也會不同,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小學英語教學之初,教學的起始目標是提高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然后才是促進學生掌握具體的語言知識與技能,應側重把聽、說作為英語學習的主要手段和英語理解與表達的形式。那么情境的創設就應以更加接近生活、生動真實的情境和教學內容來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要求。例如:數字、顏色、食品、服裝、玩具、動植物、身體、個人、家庭、學校、朋友、文體活動、節日以及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
教學環境與條件是策略制定的實際制約因素情境教學策略的制定受現有的教學環境和條件的影響和制約。情境教學策略的制定過程是一個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過程,它不僅需要一定的教學軟件,而且還需要許多硬件設備的支持。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教學設施和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課堂教學不再是老師的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枝粉筆的模式了,錄音機、錄像機、VCD、幻燈機、投影儀己經成為學校的常規的教學設施,多媒體網絡己經逐漸進入了千千萬萬個英語教學課堂,網絡教學的方式也已經悄然興起,并受到廣大小學師生的歡迎。教學環境和條件的改變必然導致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改變,其教學策略也必然受影響和制約。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制定要關照多種因素的影響。以下從課堂教學實踐著手,提出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以供討論借鑒。
小學英語隨著年級的升高,教材信息量越來越大,情境設置比較困難。針對教師普遍反映的這一問題,我們分別從語音、口語、詞匯、語法句法、幾個層面來利用情境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嘗試解決所提到的問題。
在口語語音方面: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可以采取借助手勢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標準的發音,為學習英語打好語音基礎。比如:[i:]這個音初學者容易發不到位,這時可以借助手勢做把嘴角兩邊拉升的動作,使得口形、姿勢更加到位,那音自然就發準確了。再如:[ai]這是個雙元音,很容易發不準,同樣我們可以借助手勢在發音的同時做從上邊向下再向上畫弧線的動作,幫助把這個音發飽滿。
口語方面:最重要的是“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因此最好在有限的課上時間里每節課都抽出5—10 分鐘的時間來進行日常生活情境對話的練習。如果有條件,最好能把這一項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來長期堅持,從而提高口語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口語學習。
詞匯作為語言學習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成為小學生最頭疼的事情,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單詞,而且不容易忘掉呢?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他們的母語已經過關,他們學祖國語言是先學語言后學文字,嬰兒從吃奶開始就學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但對爸、媽、爺、奶的概念不懂,是死記硬背。他們是在語言環境中模仿,是“習得”,所以嬰幼兒學語言花的時間長。而國家規定小學三年級開設外語課,是學生學外語,是在母語過關的基礎上學外語,是在學校課堂上學外語,沒有任何語言環境可模仿,是通過文字學外語,所學的都是常用詞,日常生活常識。他們只是不懂外國的文字符號、語言符號、而不是不懂概念。這是學生學習英語與嬰幼兒學母語最大的不同。我們知道英文的文字符號、聲音符號也都是有規律的,按規律教學,學生完全能接受。我們認為英語入門教學完全可以采用集中教學法。同時因為課堂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是強化教學,有些人錯把學母語的規律“習得論”硬套到英語教學上來,造成我國英語入門教學長期像嬰幼兒母語那樣慢吞吞的。而集中識詞法恰恰相反,利用學生已有的母語基礎,已有文化的基礎進行強化教學。我們不妨借助優秀教師張思中老師的辦法:集中識詞。1要點是:把教材中有規律的、重要的、常見的單詞在教課文之前就集中起來先粗教一遍,使學生對其有個總體上得的初步了解,以發現規律、抓住特點。超前集中教學應當鼓勵學習,獎勵學習,做到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關鍵在于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切忌強迫學生學習,因為后面還要反復循環。超前集中一般采用演繹法,一講就練,容易掌握,記憶深刻。可以采用圖片、游戲、小組競賽、表演多種情境方式來促進單詞的記憶。超前集中必須避開特殊的內容,如遇上可以待以后處理,還必須分散難點。集中的度與量要適當,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時機和把握時間的長短,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等。
語法句法方面:我們先讓學生學習有規律的、重要的、常見的,粗講一遍,使學生明確概念,掌握主要形態和結構,了解主要作用。在此基礎上,第二次對語法進行深講,全面、系統、完全的講,就連一些特殊的語法也講。由于是在第一次的基礎上講,學生很容易掌握。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三次,我們在進行復習鞏固,補缺補差。這樣,大量復雜的語法關系規律化,學生感到語法一點也不難學。句法方面可以多利用句子情境來學習記憶。例如:動詞的疑問句、肯定句、否定句的變化。“Do you like cats? No, I dont .I dont like cats. I like dog.”“Can you swim? No, I cant. I cant swim.”“Is there a doll? No ,there is .”
參考文獻
[1] 張思中. 張思中與十六字外語教學法[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 王電建、賴紅玲.小學英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唐菲. 情感體驗式教學對小學三年紀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D]. 東北師范大學 ,2007.
[4] 蔣明玉. 圖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07.
[5] 楊柳. 多媒體與小學英語教學[D]. 華中師范大學 ,2006.
[6] 劉彥臻.小學英語教學策略[D].廣西師范大學,2002. [7] 胡敏. 我國小學英語情感教學策略研究 [D]. 西南大學 ,2007.
[8] 晁霞. 運用英語圖片故事提高兒童閱讀能力和詞匯運用能力 [D]. 首都師范大學 ,2004.
[9] 何祖新. 少兒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引導 [D]. 華中師范大學,2006.
[10] 李修平.少兒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的研究 [D]. 首都師范大學 ,2005.
[11]唐青. 小學英語教學情境的設置[J]. 山東教育,2007(10).
[12] 陳春明. 小學英語情境教學[J]. 教育科研論壇,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