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薇
在學校業余運動員培養中,如何激發運動員的“內在動九”,調動運動員的積極因素,把困難、壓力、重任化為動力,在有限的時間里,有效地提高專項成績,努力為國家培養輸送更多的體育后備人才。本文以浙江紹興魯迅中學高一至高三的6名不同項目的運動員(男4名,女2名,年齡在16-18歲之間),進行了研究。
一、適宜的教學訓練目標是激發運動員“內在動力”的基本條件
1、階段多目標機制,對運動員“內在動力”的影響。建立階段多目標機制,使運動員對每個階段的教學訓練目標任務和不同的要求,都比較清楚,促使運動員知道應該怎樣去完成目標要求(見附表)。從中可以看出訓練多目標是一步一步提高,運動員達到一個目標又向另一更高目標奮斗。實踐證明,多目標機制的建立,有利于調動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激發運動員的“內在動力”。促進運動成績的提高。
2、預定成績目標和最終目標,對運動員“內在動力”的影響。建立預定成績目標的目的,著重與運動員過去的成績相比較,使運動員看到自己的差距和艱苦付出所得到成績的回報。這種成績目標的建立,有利于增強運動員的信心,激發運動員的“內在動力”,向更高目標奮斗,提高訓練的積極性。

二、科學合理的教學訓練方法、是激發“內在動力”的重要手段
運動訓練的科學化符合運動員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訓練手段具有針對性,才能有效提高運動成績。運動員只有逐步地、不斷地提高運動成績時,在運動員心理才會以積極態度,自覺接受教練的指導,認真訓練,努力學習技術,實現自己的理想,這種“內在動力”是自然產生的,反之,他們就會失去。如奠國琴在省青少年田徑比賽中,跳遠成績曾經一度徘徊在5.20m-5.30m之間,自己對訓練失去了信心,出現了逃訓現象和退出運動訓練的念頭。針對這種情況,如何增強運動員的信心,激發運動員的“內在動力”。迅速改變其落后的技術狀態,提高專項技術水平,這是增強信心,激發“內在動力”的關鍵。在實踐中教練員根據階段的技術教學訓練的多種目標要求,針對當前制約運動員成績提高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認為主要是快速助跑與起跳技術銜接不好,在訓練中,以不降低速度前提下,突出最后三步助跑與快速起跳技術銜接上,并采用徒手上步起跳,三步快速起跳,短程快速起跳等手段,把技術、速度、能力和力量有機結合起來,促使技術逐步完善,專項成績穩步提高,最后以5.85m成績達國家一級水平。這說明教學訓練科學化、訓練手段的合理性、針對性,對運動成績提高密切相關,對運動員“內在動力”的增強或削弱有直接影響。
三、艱苦性教育、興趣性教學是提高運動員“內在動力”的重要保證
1、運動訓練的艱苦性教學。運動員參加運動訓練。攀登運動技術高峰。要長期承擔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負荷,遇到各種各樣困難的考驗(如:創傷、苦累和失敗等)。在多種困難面前。對運動員進行勤學苦練、不怕困難、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良好的信念是很難激發運動員的“內在動力”的運動員不畏困難、刻苦訓練的精神,是建立在為國爭光、為集體爭光的崇高思想基礎之上的,它的培養是與國家集體、個人緊密聯系的。因此,能自覺地克服困難,在磨練中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這種教育需要教練員貫穿到每次訓練課中,體現在訓練的全過程,這對運動員“內在動力”激發有很好的作用。
2、運動訓練的興趣性教學。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培養運動員對訓練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它是激發運動員“內在動方”的有效手段。實踐證明只有對體育運動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才會有信心去投入。同時,運動員能清楚地了解自己訓練的成果,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進一步激發起訓練的興趣和愿望;使訓練態度更為積極。
教練員正確評價運動員的訓練成績和態度,進行實事求是的表揚和鼓勵。這是調動運動員積極性、自覺性和激發訓練興趣的重要手段。因此,運動訓練興趣性教學,對激發運動員的“內在動力”也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