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菊
(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醫學技術系,陜西 寶雞 721013)お
摘 要:目前在我國,由于醫療設備維修人才的缺乏,造成了許多醫院的醫療設備不能有效使用,甚至于癱瘓,對我國醫療事業發展造成很大影響。醫療設備的維修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對其專業人才的培養應由職業技術教育來完成。從該專業的現狀和高職教育的特點出發,分析探討職業教育對醫療設備維修人才的培養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醫療設備維修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R69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3-0150-02
隨著科技進步和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國各級醫院使用的醫療設備和器械更新快,且品種繁多,這些設備和器械為醫院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成為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醫療設施。但是,任何設備和器械在使用過程中都難免會出現問題與故障,醫療設備也不例外。為此,各級醫院都采用多種方法來保證這些醫療設備的有效使用。如果設備發生故障,醫院一般采取的方法包括:①通知生產廠家或銷售單位,請對方派人前來維修;②專門培養自己的技術人員,對某些重點設備專人維修;③雇傭專業人員上門維修。
以上方式的缺陷在于:生產廠家雖然對設備結構性能極熟,備件也很充足,維修速度很快,但由于受到地域、交通等限制,尤其是偏遠地區,廠家到達故障設備現場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時甚至耽誤幾個月,造成長時間的延誤和維修成本的的增加。另外,不是所有的設備和器械都能聯系到生產廠家來維修,由此導致設備停用或癱瘓;醫院培養自己的專業維修人員,出資出人,還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周期,并且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數情況下只是針對某些重點設備專人專修,而無法顧及其它醫療設備和器械;雇傭外面的專業人員上門維修,又受到諸多限制,且人才市場中該方面的技術人員奇缺。筆者所在的城市屬我國的中等城市,也沒有一家正規的醫療設備維修單位,即使省會城市,有時也很難找到專門從事某些醫療設備維修的人員。這種狀況下,不少醫療設備由于故障而造成癱瘓,雖然有時只是一些簡單的故障,專業人員處理起來很容易,但由于無人維修,處于長期擱置狀態,造成資源浪費,影響醫療診斷。特別是農村山區,國家投資的許多醫療設備因此而無法正常使用,加劇了農村山區人民的看病難。
1 醫療設備維修人員的培養現狀
我國是人口大國,就業壓力很大,各類院校的畢業生就業較為困難,但醫療設備維修人才奇缺。筆者研究了我國的各類醫學院校,發現各層次的醫學院校普遍忽視對醫療設備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
首先應映在醫學教育的普通高校,我國一般的普通高等醫學院校的專業都是以臨床為核心,歸屬于醫學領域,只有少數的醫學院校開設有醫療設備專業。這些為數不多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數都進入了醫療設備的生產、銷售或維修代理單位,很少能夠進入醫院,更不要說是進入中小規模的醫院。其它臨床專業的學生,所學的課程卻與醫療設備相差甚遠。因為雖然醫療設備使用于醫院,但其結構和原理卻屬于機械學和電學的范疇,與工科內容相似,需要大量的物理(包括聲、光學)、機械、電工電子以及計算機理論作為基礎。如果不是專業培養,一般醫學專業的學生是根本無暇全面學習和掌握這些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因而,普通醫學院校的畢業學生如果不是該專業科班出身,是很難從事醫療設備維修這項工作的。
其次是高等職業院校,雖然職業教育已形成我國的一種基本教育體制,也是專業技能教育的主要形式,一些職業院校也開設有與醫學有關的專業,如護理、檢驗、影像、藥劑學等,但是這些專業也與醫療設備維修技術相差甚遠。即便是影像技術專業,雖然也開設了與影像設備有關的課程,如電子電工學、影像設備學等,但該專業的主要課程仍以影像診斷學和投照技術等為主,學生就業后一般成為臨床醫院放射科、CT等影像科室的技術操作人員。由于該專業課程涉及的設備維修知識有限,加上其它課程的負擔,大多數學生對設備的結構原理都很難掌握,畢業后很難從事設備維修工作。并且影像專業涉及的也只有影像設備,對醫院中的其它設備和器械了解甚少,也不能成為醫療設備維修的專業人員。
三是中等職業學校,由于其生源主要來自初中畢業生,文化底子較薄,根本無法系統地對科技含量較高的現代醫療設備進行維修知識的學習。
另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會形成很強的人才調節效應,我們國家也不乏大量高技能的設備維修人員,但是,工科工程技術人員通常對醫院都有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加上對醫療設備接觸極少,這些人員的維修技能很少能自覺運用到醫療設備維修方面來,這種資源幾乎無法利用。
因此,如果不設置專門專業來培養醫療設備維修的人員,就勢必會造成目前這種人才匱乏的現狀,極大地妨礙了醫療事業的發展。
2 高等職業教育與培養醫療設備維修人才
2.1 醫療設備維修屬于職業技術教育的范疇
職業教育是指根據一定的社會發展需要,在一定的普通教育的基礎上,對受教育者進行從事某種職業所需要的專門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成為社會職業所需要的人才。職業教育的職責在于,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對受教育者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習慣,使他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業務熟練,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體魄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因此,職業教育,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擔負起為國家培養高技能的急需人才,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的職責。
從以上理論出發,凡是屬于技能性人才的培養,都應主要由職業教育來完成。而醫療設備維修是一種較高難度的職業技能,屬于醫學技術教育的范疇,也可以說是一種更為特殊的職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當承擔起培養這方面人才的工作。
2.2 高等職業教育的體系更適合開設醫療設備維修專業
在許多綜合性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中,往往同時開設有機械技術、電子技術和醫學技術等專業。多方面的師資力量,是開設該專業的有力保證。前面已述,由于該專業的特點更近于工科,在課程設置上,應兼顧工科和醫學兩大部分,甚至于應更側重于工科的內容。在機械、聲光學、電子和計算機應用等課程基礎上,配合典型的醫療設備結構原理,從技能入手,掌握醫療設備維修的一般性規律,加大實踐力度,才能培養出有真才實學的醫療設備維修技能性人才。
2.3 職業教育的模式更容易借鑒企業對設備維修的經驗
職業教育與傳統教育“學科本位”模式不同,職業教育堅持“能力本位”的理念,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出發,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瞄準職業崗位實際需要,對學生進行“實用性、技能性、職業性”三個方面的教育培訓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職業教育更接近企業的技術教育和管理思路,因而也更容易借鑒企業對設備維修工作的專業經驗。
醫療設備雖然品種繁多,但醫療設備維修亦應遵守設備維修工作的一般規律。如同一個企業中,盡管設備復雜,新設備也不斷引進,但作為企業的設備維修技術人員,總能根據設備維修的一般規律和技能,加上掌握了本設備的特點,找出設備出現故障的原因,將其排除,使之恢復性能而正常使用。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企業的設備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能作為強有力的支撐外,企業中嚴格的設備操作規程,規范的設備維護保養制度,也成為排除設備故障,使之有效運行的基本保證。醫療設備維修專業在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上,也可以借鑒企業對設備維修管理及操作的經驗。
當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開設醫療設備維修專業也會有一定的難度。首先是課程設置更為復雜,對師資力量的要求相對更高,建立實驗設施也會增加更大的難度。但是,筆者認為,既然職業教育的職責就是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在就業的導向下,向受教育者傳授職業知識,培養他們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使之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業務熟練的技能型人才。那么,作為我國人才奇缺的醫療設備維修行業,又有廣泛的就業前景,職業教育應該有責任研究和開辦這個專業,使之成為一個有特色的專業技術學科,以滿足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蘇全,袁清.國內中大型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社會化可行性研究[J].醫療設備信息,2005,20(7):38-40.
[2] 尹軍.對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維修模式的認識[J].重慶醫學,2008,37(12).
[3] 魯虹.建立醫療設備維修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想[J].醫療設備信息,2005,20(6).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