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財務管理中需要稅收籌劃
財務管理是有關資金的獲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其主要內容是融資決策、投資決策和收益分配決策。在這一系列決策當中無一不受到稅收因素的影響,即稅收是進行各項財務決策必須考慮的一項內容。
企業之所以要進行稅收籌劃,是由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決定的。企業能否實現既定財務管理目標,受到內部管理決策和外部環境兩方面的影響。內部管理決策是指企業的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股利決策。外部環境是指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也稱理財環境,是企業內部管理決策難以改變的外部約束條件,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只能去適應外部環境的要求和變化。理財環境主要包括法律環境、金融市場環境和經濟環境,稅收法規是法律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稅收約束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僅僅是股東權益最大化,而且是稅后股東權益最大化。企業能否實現稅后權益最大化,受到納稅成本的制約,企業經營者必須充分考慮納稅成本與企業收益的配比。所以,稅收籌劃應該成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意義,在于依托稅收法規的導向,通過對企業籌資、投資和收益分配等財務管理活動的調整,尋求企業收益與稅收負擔的最佳配比,從而實現企業稅后收益的最大化。同時,稅收籌劃還可以規范企業的納稅行為,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由于經濟發展迅速而稅收立法滯后,以及財務人員核算習慣的延續性,許多企業存在稅收問題。稅收籌劃可以發現稅收隱患并及時糾正,挽回稅收損失,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二、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方法
(一)企業籌資中的稅收籌劃
企業籌資可以選擇權益籌資和負債籌資兩種方式。稅法規定股息支付不作為費用列支,只能在企業稅后利潤中分配,不具有抵稅作用,而利息支出則可以作為費用列支,允許企業在計算應稅所得時予以扣除,可使企業少繳一部分所得稅。因此,當企業負債籌資比重增大,利息節稅的收益增加,由于財務杠桿作用,可以增加所有者權益,從而使企業資產價值增加。但這并不是說企業負債籌資越多越好,要以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降低投資風險和企業全部籌資成本最小、企業價值最大為前提,合理地利用負債籌資節稅。否則,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財務風險增大,當超過企業的承受能力時,有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倒閉。因此,必須正確把握和處理負債籌資的度。
(二)企業投資中的稅收籌劃
1. 對擴大投資方式的選擇。如果企業想擴大投資,是建廠房買設備好,還是收購一家近幾年賬面虧損的企業好,就需要考慮稅收負擔。由于收購虧損企業后,兩家企業可以合并財務報表,用虧損企業的賬面虧損來沖抵本企業的盈利,有利于降低所得稅負擔。當然,這種做法并非沒有風險,它需要以企業在限定的時間內有充分獲利能力為前提,否則一切損失便將完全由企業負擔。
2. 固定資產投資方式的選擇。固定資產投資方式分為購買和租賃兩種。采用購買投資方式的好處是折舊可抵減賬面利潤,少納所得稅;其次是根據新稅法,2009年以后購買固定資產的進項稅也可以抵扣。租賃的好處是租金抵稅,而且可以避免因設備過時被淘汰的風險,不足是無折舊抵減。企業應權衡以上兩方面的因素,選擇能最大限度降低稅負的投資方案。
(三)企業收益分配中的稅收籌劃
1. 限制股利支付避稅。我國法律對公司累積利潤尚未作出限制性規定,公司可以限制股利的支付,將準備發放的現金股利轉變為用現金收購本公司股票注銷,使股價上漲,幫助股東獲得較少的資本收益。股東因股利減少而少納所得稅。
2. 再投資節稅。企業稅后利潤分配形成的資本積累是企業內源融資的重要來源。企業如果將其用于擴大再生產、開發新的投資項目,可以享受政府投資退稅的優惠政策。
3. 資產重組節稅。集團公司內部資產重組,通過各子公司之間優質資產與劣質資產的相互置換,使盈利較多的子公司賬面利潤下降,虧損公司賬面虧損減少,從而減少整體的納稅所得額。
(責任編輯 代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