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中圖分類號:F590 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4-113-01
摘要:提主要針對《中國旅游客源國》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法。
關鍵詞:教學改革;課程;教學方法
一、高職課程改革背景
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經濟建設需要大批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第一線的技能應用人才。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出入境旅游迅猛發展,人們迫切希望能更多了解主要客源國的有關旅游發展情況。《中國旅游客源國》是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管理專業必修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同時也是旅游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門基礎知識。它著重介紹我國主要旅游區和世界各主要旅游國的旅游資源概況,包括地理要素、主要旅游景點以及文化藝術、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本文主要針對《中國旅游客源國》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結合教學實際,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與建議。
二、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在這門課的教學中基本上沿襲傳統的授課方法:“板書+講解”,講授法一直占統治地位。這種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中心,以學生被動接受為顯著特點,帶有明顯的強制灌輸色彩。雖然講授法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學習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但是不利于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這種教學法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課程教學改革的內容
(一)選用合適的教材 選擇適宜的教材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重要。雖然近幾年我國旅游發展的速度很快,但在旅游教材(尤其是適合職業教育)的編寫上滯后情況比較嚴重。《中國旅游客源國》課程存在教材內容明顯滯后、教學重點不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同時“舊版新印”現象直接導致了教材對客源國的政治、經濟時事概況和旅游業現狀發展概況闡述不詳細,時效性較差,特別是對客源國出境旅游市場分析的滯后性體現得更為明顯。因此在《旅游客源國》課程教學中應注意通過互聯網、報紙雜志和學術期刊等多渠道收集資料,解決教材滯后的問題豐富教學內容。
(二)主講教師的變動
打破一門課程由一位教師獨立承擔教學任務的傳統,由教研室各位老師根據自己的研究重點和專長分別承擔一部分教學任務,或者請行業專家進入教學課堂,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拓寬學生的思路和視野。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教學效果最佳
1.課堂討論法:針對某一重點問題,在講授完畢后給出討論題,課后學生準備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展開討論,最后針對討論情況,教師進行歸納總結。這種教學方法打破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有利于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2.分組辯證法:選擇旅游客源國旅游領域的敏感話題,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由授課教師主持辯論,利用課堂時間組織的辯證法。“學生分組辯證法”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專題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就旅游客源國的某些熱點問題,由授課教師,相關專家、學者及部分企業家作專題報告。專題教學法對于加深學生對熱點問題的理解,激發學生對熱點問題研究的熱情,拓寬學生視野是非常必要的。
4.試講評議法:在教學中教師把適當的教學內容交給學生去備課,讓學生試著當老師給同學講課,然后由下面聽課學生和教師對講課學生所講的課進行全面評議的方法。
安排學生參加試講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試講的學生必須寫出講課教案,這就需要查找大量的相關資料。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收集、查閱、整理資料的能力得到鍛煉,而且分析、歸納、綜合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同時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授課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膽量,而且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教學能力、選擇教學方法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5.視聽教學法:運用聲、像等電化教學手段,如幻燈片、VCD機、投影儀器等,通過視覺和聽覺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具體,可以開拓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知識面。由于聲像并茂、視聽結合,可以增強趣味性,加深印象,造成氣氛。俗語所言“百聞不如一見” ,視聽教學法是一種學習速度快,收效較大的教學方法。
6.演示訓練法:陶行知指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去創造”。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動手去學、去做,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動權。如“英國紅茶的沖泡方法”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紅茶的沖泡的操作程序,或教師當場示范操作,使學生經過觀察對操作技能的要領有一定的理解。最后,再讓學生模仿著去做,反復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知識和掌握技能。
四、改革考試方式
將本門課程的專項實習(例如某一方面的社會調查)、小組作業、課堂表現等量化列入考核內容,并將其權重由0.1調整為0.3以上,重視學習的過程,避免了文科學生平時學習散漫,考前臨時突擊的弊端。
《中國旅游客源國》課程教學,一定要徹底改變一言談、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從單純性的知識記憶、技能模仿向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方向轉化,使學生在牢固、系統地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出高素質的旅游人才,以適應旅游市場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黎明.《從招生就業談高職教學改革》.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3
[2]游濤.《以就業為導向努力推進高職教學改革》.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7.1
[3]銀元.《旅游客源國》職業教育研究,2007.07期
[4]趙萍.《旅游專業課教學改革認識》.現代教育教研.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