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平
摘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建設人才。培養這樣一大批人才,教育是關鍵。本文闡述了在現代信息社會的教育中教師的作用。
關鍵詞:教師;教育信息化;作用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理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給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等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教育改革中,信息技術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而在學校教育的信息化進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充分發揮教師在學校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信息化的一大途徑。
一、加強教師的作用,要更新領導觀念
要發揮教師的作用,學校領導是關鍵,因而首先要更新領導的觀念。因為有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并將這種理念付諸實施,就必須出臺相應的政策策略,才能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如果學校領導層中有懂信息技術知識的,那這所學校的信息化應用水平自然相對高一些。無論是從硬件還是軟件方面,或是教師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方面,都強于其他學校。所以,領導現代教育技術意識的強弱是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關鍵之一。
二、加強教師的作用,必須注重教師的培訓
教師是教育信息化落實到教學環節的關鍵。雖然許多學校已經裝備了高配置、高水平的現代化教學、多媒體教室以及功能齊全的校園網,但是利用這些條件的教師還很少,設備閑置現象比較嚴重。絕大多數教師只有在上公開課的時候才用,而且大部分都要在專業技術教師的指導下才可完成,所以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也是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的又一關鍵。
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談起教育的信息化,很多教師認為這是信息技術專業教師的事情。這種膚淺的觀念在教師當中特別是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地區學校的教師中比較普遍,他們不愿也不想去接受新鮮事物,他們不懂得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內涵,也不知在這場革命中,教師該如何適應這場變革。所以,加強教師的現代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決定行動”,有了正確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去實踐。
2.加強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技能的培訓
加強教師現代信息技術技能的培訓,要從內容、方法、培訓形式等多方面進行,要以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基礎理論與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計算機網絡應用等模塊為主,注重教師的能力培訓。現代信息技術培訓內容要具有適用性。適用性是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不同的培訓階段來選擇培訓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從而達到較好的培訓效果。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首先應培訓那些具備較高信息水平且具有創新精神的骨干教師,這些人往往既有教學經驗又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他們接受培訓之后很快就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去。這樣能夠在教學中起到示范作用。其次應對一般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普及性培訓,使他們樹立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的觀念,初步具備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的能力。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可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可通過夜自習時間進行培訓,利用寒暑假培訓,舉辦短期講座,也可通過現代遠程教育網進行在線學習。
3.鞏固培訓成果
經過一段時期的信息技術培訓,不是所有的培訓者都能做到即時可用的,俗話說:“三天不練手生。”所以,經過培訓的教師,如要鞏固成果,一定要注意培訓后的實踐過程。很多教師經過培訓后由于不能再繼續學習,所以很快便忘記了。
三、運用激勵機制,激發教師積極性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教育的信息化早在教育界乃至整個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多數教師已在其中感受到了危機。但是,仍有部分教師對現代的教育理念置之不理,對現代信息技術更是不屑一顧。那么運用考核機制,加強教師在學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中的作用是很必要的。如將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頻率以及學生的評價等方面,與教師的晉升、職稱、聘用工作結合起來。對于教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所獲得的級別,應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多種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學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與應用不是一個短期的工程,也不是個別領導或教師個人的事情,它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具有現代教育信息化氣息的氛圍,并在其中互幫互學,共同進步,不斷地提高自身信息素養,體驗終生學習的價值,并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推動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