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羨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擔負著教育和管理班級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一取決于班主任的素養。
一、新時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做到“勤、嚴、范、新”四個字。
勤:勤跟緊抓,勤苦為先。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勞動,無論上班下班,不管白天黑夜,都心里裝著學生。嚴:嚴格要求,嚴愛結合。嚴格要求是愛護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缺乏嚴格,放任自流,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但在對學生嚴格要求、嚴加管教的同時,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這樣才能使師生之間關系更加融洽和諧。范:嚴于律己,身正為范。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班主任取信于學生的根本。新:方法多樣,富于創新。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心理發展千變萬化的學生,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
二、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工作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以健康發展為目標,圍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熱情、確立遠大志向抱負為中心,不斷探索班級管理的新思路才能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庇捎谥袑W生可塑造性、模仿性強,情緒化明顯,容易愛屋及烏,也容易盲目模仿老師。因此,教師要牢固樹立身教勝于言傳的意識,要以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學生。班主任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謹治學,愛崗敬業,苦練教學基本功,對業務精益求精;語言上要文明儒雅,行動上要遵紀守法,誠信守時。在教育學生時,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五心”(即愛心、真心、耐心、信心、恒心)并舉,處處做好學生的榜樣,并且要對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初中生興趣廣泛,可塑性強,開辟第二課堂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要通過組織或指導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視片,并進行討論、寫觀后感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
班主任還要利用班、團會對學生進行“中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舉行“新世紀我能行”“理想伴我成長”等主題活動。在學生中開展“一告別”“五遠離”和“三個一”活動,即:告別不良衛生習慣、遠離毒品、遠離邪教、遠離暴力、遠離網吧、遠離游戲廳。提倡學生每月看一部愛國主義影片,讀一部優秀圖書,學唱一首優秀歌曲,并利用家長會架起學校和家庭教育溝通的橋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班主任每學期都要精心組織家長會,開辦“家長學校”,開展“家庭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等專題講座,專題討論“家校聯合,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問題,徹底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班主任要在學生中開展“給父母寫一封信”的活動,通過開展“孩子眼中的家長”活動的調查,評選“優秀家長”,促進良好德育氛圍的形成。
三、學生的道德觀念,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因此班主任要培養學生注重實踐。使道德在實踐中深化,讓優良道德銘刻在心,并化為自覺的行動。
不論是教育學生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好公民,都應注重實踐。如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時,要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刻苦學習,發揚釘子的“擠勁”和“鉆勁”。為攀登文化科學高峰打好基礎。學習他人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如組織學生走上街頭打掃馬路、擦洗欄桿,學做小交警等。要經常教育學生尊老愛幼,除了每年老年節,組織學生幫貧困老人抬水、洗衣、收拾屋子外,還要在平時要求學生孝敬父母、幫做家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讓家長操心,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班主任就是學生心靈的一盞燈,照亮他們前進的道路,影響他們的人生。作為一位班主任,一定將自己這盞燈亮到班級的每一個角落。
淺談小學英語的評價方式
郎春富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队⒄Z新課程標準》提倡“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一、多元化評價方式
多元化評價方式是為指導教學過程順利進行,而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的一種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選拔少數優秀學生,而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并為教師提供反饋,也為個人提供有益的反饋。它包括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工具多元化。其中評價主體多元化尤為重要。一直以來我們總把教師作為學生的唯一評價者,事實上這樣的評價太單一,包括同學、家長都可以是學生評價的參與者。
評價的標準要有層次,不能是唯一的,既關注優等生,又能令后進生得到激勵;評價的內容更應隨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通過這樣的評價,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它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英話這門課的學習效果,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激勵性評價方式
實施評價的目的是為什么?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前我們把評價與考試等同起來,特別是與高考、中考等同起來。結果,學生從開始學英語就不得不進入殘酷的分數競爭。新課程改革后,我們要實行科學的評價方式,使我們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激勵作用,能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的積極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等方面肯定學生,使之獲得學習上的滿足;可以通過評價提供的信息使教師和學生了解到教與學存在的優勢和問題,促進師生進一步揚優補缺;也可以促使教師不斷更新觀念,反思、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制訂符合教學目標的評價內容和標準。英語學習是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進行的。其學習評價的內容應包括學習表現、交往表現、學習效果等,所以教師要預先制訂和公布評價的內容、標準,讓學生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如:能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回答老師的問題、能編對話并和同學表演、能把課外的東西用到課堂的知識中……
2.評價結果要及時記錄。我為每一位學生準備了記分卡,將他們每一點、每一滴的成績都及時記錄下來,讓學生直接看到自己的進步或退步。對優等生來說,這更激發他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欲望;對后進生來說,印記的數量又增加了——“我”進步了,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激勵他們設法表現得更好。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珍惜機會的意識,還能培養他們注重細節的好習慣。
3.師生全程參與評價。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由始至終。尤其是在初始段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游戲法、競賽法等教學手段都離不開評價。只有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在師生水乳交融的活動中展示評價的激勵功能。
三、情感性評價方式
情感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適當地使用情感性評價能夠有效地完善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因為英語語言本身就是表達感情的工具。而我們一直強調情感教學,也就是因為英語教學脫離不了情感。教學氛圍是一種隱性教育,它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具有巨大的潛在影響,而師生關系是形成教學氛圍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著學生的認知活動。融洽的師生關系孕育著巨大的學習動力,它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變“厭學”為“愿學”。教師熱愛關心學生,也往往受到學生的熱愛,學生由此愛屋及烏,喜歡其所教的這門功課,從而自然就形成了一種積極健康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善于表達積極情感,用信任的目光、贊許的微笑、和藹的語言,多給學生動口的機會,盡力做到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熱情鼓勵和引導,讓他們在語言實踐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表達出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消除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滿足學生的情意需求。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以求進一步融洽師生感情。教師應把對學生的愛化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都給以鼓勵。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和可敬,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這無疑能促進他們積極的上進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增加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學習的自信。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更加熱愛學習。在評價學生時,教師要帶著積極的情感來工作,關注學生的進步,善待學生,讓學生從評價中獲益。而不是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