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院校的一些新興學科專業開設“專業分析”課程是否有必要,或者說是否有意義?本文作者近三年在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嘗試開設物流管理專業分析課,結果證明,在高職院校中的一些新興學科中開設“專業分析”課程非常有意義。本文試圖給出“專業分析”課程設置的內容與方法,對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與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育;課程改革;專業分析
物流管理專業
設置專業分析課的原因
高職院校培養方向的特點高職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與職業技校,高職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的,全力培養專業技能,就是要求畢業生既要具備本專業的實際操作技能,又要具備中、初級管理技能。因此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要特別強調與企業相結合,設置課程要緊密圍繞企業經營流程,緊跟企業的具體操作和業務管理流程。所以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對自己本專業的特點,本專業涉及的企業運營過程,本專業一些典型崗位的工作內容都要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
物流管理專業自身的特點物流管理專業是一個涉及計算機信息處理、外語、物資采購、運輸、配送、客戶服務以及財務結算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體系。物流管理不僅僅包含傳統的制造業物流服務、航空、鐵路、海運、公路運輸服務,甚至還包括現代化快速零售業、快遞業服務、進出口貿易通關等綜合服務功能。因此物流管理不僅要涉及多項專業知識,還要求具備溝通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強烈的服務意識。
近幾年入學新生的特點近五年入學的高職院校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與過去多子女家庭的學生相比較,依賴性更強,獨立性較差,心理比較脆弱。他們雖然學習的基礎知識越來越多,但能力與綜合素質不斷下降。物流管理的部分專業要求學生動手能力強,知識面寬,能較好地與人溝通,當他們選擇這些專業學習時,就會感覺難以適應,尤其是面對物流管理這種綜合服務專業時,就會感到很茫然,畢業后很難盡快適應企業的需要。
從以上三個方面的情況可以看出,針對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特點,以及類似于物流管理這種新興的、綜合性知識結構的專業要求,如何培養出既能掌握物流企業一線操作技能,又能從事實際企業中、初級管理工作的人才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心。為此,我院從三年前增設了一門“專業分析”課程教學,從三年來的教學情況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物流管理專業“專業分析”課程的
設置、內容、課時安排及授課方式
專業介紹該部分主要是全面介紹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每一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特點、要求等。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放在本專業必須要具備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專業技術能力以及專業技術拓展能力的培養方面。讓學生了解除了專業學習外,還要向哪些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目的明確自我規劃自己的能力培養方案,做到學習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全方位地鍛煉自己與未來專業發展相匹配的能力。
自我規劃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從物流企業思維方面進行指導,告訴學生如何盡早根據企業要求及特點來規劃自己,從企業用人的視角分析當前大學生的優勢與劣勢。如何在三年的學業中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盡早糾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規避劣勢,鍛造自己,培養良好健康的心態。該部分重點從企業化角度剖析當代高職大學生的行為習慣,介紹各類企業所希望的行為習慣及價值觀。通過這部分的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未來的企業用人原則是什么,自己怎樣才能與企業相融合,相匹配。
物流企業相關崗位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對本專業就業的重點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對物流管理專業來說,本課程選擇了近三十多個物流企業常設置的工作崗位進行了分析。對崗位的工作內容、需要具備的知識、能力要求以及這些崗位的考核方法及參考報酬等進行了詳細介紹。設置本部分的學習內容是為了讓學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對本專業未來就業的工作內容及各種要求非常清楚,在三年的學習中可以做到與未來職業選擇緊密結合,不至于產生茫然的迷惑心態,甚至產生對畢業后就業的恐慌的心態。
該課程開設的時間安排本課程總學時為32課時,我院是將專業分析課放在大學第五學期開設的,每周2課時。學生第五學期面臨畢業前夕尋找工作的問題,此時開設本課程對學生就業有一定指導作用。
本課程對師資的要求由于該課程含有大量與物流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分析相關的內容,要求授課教師必須來自于物流企業或相近背景企業,并且擁有多年從事企業物流運營管理的實際經驗和相關技能。該課程也可由2~3位有
不同背景的教師搭配授課,對于崗位分析可以聘請物流企業管理人員來授課。
專業分析課設置的效果與存在的問題
我院是2005年設立部分專業的“專業分析”課程的,現已連續開設三年。通過對已經就業或即將就業的畢業生跟蹤調查,可以看出,開設專業分析課,學生對本專業的全貌比較清楚,明確了學習目的,能夠結合本專業未來工作特點和自己的個性特征盡早規劃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由于較早了解了未來企業的特點、要求,這批學生在就業后或就業前都比較有信心,很少再出現過去那種茫然恐慌的感覺。
對于專業分析課也存在一些爭議,有兩種觀點可以討論,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的專業分析課中有一部分就是過去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講座。但是,我們分析后認為,專業分析課包含了一些就業指導的成分,但其課程體系遠比過去的就業指導內容豐富。就業指導僅僅是一至兩次講座,內容圍繞即將畢業大學生的就業選擇觀念進行指導。但我們的專業分析課是從專業特點、就業企業面臨的實際運營問題角度來分析的,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掌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尤其是實際工作崗位分析更貼近學生的需求,這樣的專業分析課程很受學生歡迎。
第二種觀點是建議將專業分析課在高職院校三年教學中分拆上課,專業分析課中的專業介紹、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學習方法、內容等可在新生報到時開設。而專業分析課中的企業用人價值觀、需求與個人規劃以及實際工作崗位分析則安排在臨畢業前第五學期開設,這樣設置可使學生在進校之初就開始規劃自己的主攻方向,針對性更強,效果更佳。但面臨的問題是一門課程前后間隔時間太長,前后銜接很困難。對于這樣的建議可以繼續探討。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就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專業操作技能、管理技能為重心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讓高職院校學生從一進校就能全面了解本專業的全貌特點,了解未來職業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特點與企業未來崗位的實際需要全面規劃自己,做到理論課學習,實踐課學習的目的清楚、學習方向性強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因此,在一些高職院校的新興專業教學中設置專業分析課程是非常有用而且必要的,設置專業分析課能使學生與企業的聯系更加緊密,畢業后能盡快適應企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澤,林自葵.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杜曉利.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與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6,(1).
[3]周杰.對高職新生的始業教育芻議[J].職業教育研究,2006,(12).
[4]葛郢漢.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7,(5).
[5]蘇俊玲.試論職業教育課程設置與現代服務發展的結合[J].職業教育研究,2008,(6).
作者簡介:
郭智忠(1957—),男,陜西漢中人,碩士,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電子商務教研室高級工程師, 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與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