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莎
古語有云:“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可見“情”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做好育人育情工作。《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重視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發展。”這為我們的情感教學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應該用真心去激發學生的情感,真心蹲下來觸及兒童的情感世界,讓兒童的情感伴隨他們的認知活動,從而在情感體驗中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
一、在情境中激發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有情。”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教學中我們追求的境界是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使學生入情入境,讓鮮活的學習個體與之相碰撞,生成初步的情感體驗。在教學《趕海》一文時,我們便依據這一理念設計教學導入環節。
師:我們的連云港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同學們都喜歡去海邊玩耍。誰愿意說說海邊有什么好玩的事?
生:在海邊撿貝殼好玩。
生:在海邊逮小螃蟹好玩。
生:在海邊打吹海風好玩。
師:有個小男孩呀,聽了大家的介紹,也吵著要他的舅舅帶他去趕海。你們想不想跟這個小男孩再去趕一次海呀?
生:想!
師:相信這次趕海肯定很有趣。(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讀得很有趣。)
學生此時進已入角色,情感被激發起來。他們的學習欲望之門正在打開;他們充滿著對趕海的渴望,想象著趕海之旅的樂趣。接著,教師在情感體驗中幫助其進一步感悟文本,從而實現與文本間的對話。
二、在實踐中體驗情感
語文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多邊的互動、融合和提升。而學生主體的體驗,正是使這一過程能進入最佳狀態的重要保證。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如此強調“體驗”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使學生真正做到用“心”去參與,敢于去嘗試探索,樂于去交流展示,才能享受生命的充實和學習的快樂。仍然是《趕海》的教學片斷:
師:小男孩在美麗的海邊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二、三自然段。大家邊讀邊思考邊用“”把這幾件趣事劃出來。
師:如果你愿意,可以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師:你們和小男孩在海邊玩了哪些有趣的事?
生:我們玩了抓海星、追浪花和捏大蝦這幾件事。
師: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
生:我覺得追浪花的時候最有趣。
師:追浪花的時候哪最有趣?
生:我覺得浪花像人一樣走了又不忍離去,很有趣。
生:我覺得小男孩興奮地跑來跑去,很有趣。
……
師:你們還覺得哪件事最有趣?
生:我覺得捏大蝦最有趣。
師:真好!我就獎勵你表演大蝦神氣的樣子。
學生表演得很投入。
師:看,多驕傲,多得意的大蝦!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小男孩忍不住輕輕伸手過去,只一捏,這武將變成了——俘虜。俘虜又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表演俘虜垂頭喪氣的樣子。
……
師:看到小男孩玩得這么開心,你們一定已經心癢癢了。老師也想去海邊感受一下了。來,選一件你認為最有趣的事,可以做動作,也可以邊做動作邊演,比一比誰最開心!
為了幫助學生充分感受趕海的樂趣,我們沒有采用傳統分析課文的方法,而是讓學生先抓住“小男孩在海邊玩了哪些有趣的事?”這條線,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用獨特的視角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在實踐中觸動學生心靈體驗。
三、在朗讀中表達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重視朗讀的培養,蘇教版教材更注重對母語的美讀。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驗語言文字的情感,并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情感。還是《趕海》一文的教學:
師:你認為抓海星最有趣,你能用朗讀讓大家感受一下嗎?
學生朗讀:我在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摸呀摸呀”讀得很慢,讓大家感受到了摸的不容易。
師:抓到小海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老師教你一個方法,笑著讀這個“嘿”字,會讀得很好。你試試。
學生們忍不住讀起來,一個個咧著嘴,可開心了,小男孩的樂趣自然體驗到了。
……
學生朗讀:“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只一捏,這武將便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師:你讀得真不錯,特別是一、二兩句。剛才,老師看了他的表情,覺得是一種享受。我們請他到臺上來,大家注意看他的臉上有什么變化。
生再讀,其余學生觀察。
師:想試試嗎?
學生聲情并茂、充滿激情地朗讀這幾句。在朗讀中理解了文意。通過朗讀,表達出內心真實感受;通過朗讀,表達與小男孩的共鳴。
四、在生活中升華情感
生活的課堂更精彩!課堂中,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情感和生活猶如紅花和綠葉,相互襯托,才會綻放謎人的光彩。
師:同學們,還想在海邊繼續玩嗎?(想。)
師:你想玩什么游戲?
生:我想在海邊和小朋友比賽把手伸進沙里,看誰伸得最深。
生:我想在海邊用沙子堆一座大城堡。
生:我想在沙灘上踢足球。
……
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對趕海樂趣的體驗更深了,對家鄉的愛更強烈了。
情感是文章的靈魂。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情感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應該用自己的一顆真心去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才能使語文教學中的情感體驗更好地培養學生細膩的心靈感受;而細膩的心靈感受又進一步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促進了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總之,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用心,定會換來學生“情意”濃濃的美好人生。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郁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