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東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要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營造學習合作場進行了幾點探討,以達到切實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 英語課堂合作場學習
合作場是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互促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而構建的一種體現民主氛圍,具有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的場效應。英語教學的合作場是在合作的氣氛中和富有合作精神的教師的有意創導下營造的,主要表現在師生切磋,教學相長的互相聯系,互相促進之中,這不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理念。
一、網絡溝通法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上互相取長補短,共同切磋探討。在研讀課文要義方面,在探求解釋疑難方面,在共同完成作業方面等等,尤其在英語教學中的口語對話操練方面,都可以在教師引導下,利用群體中可利用的人際溝通渠道,達到“資源共享”,發揮“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的整體優勢。
1.鄰近合作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鄰近的空間位置的有利條件,開展有益的合作活動。因為,鄰近的伙伴,由于彼此接觸的機會較多,由此產生的相互作用,往往是不可低估的。教師應有意識地運用這種鄰近的合作場效應,為課堂教學服務。讓學生學會如何與別人切磋研討,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益,克服“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的不良個性習慣。
2.群體分組
群體分組是通過改變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來完成的。改變以往“秧田型”的常見形式,換成“馬蹄型”、“半圓型”及“圓桌會議型”等。學生面對面坐,共同參與學習活動,相互提攜,共同進步。這種形式的學習是平輩之間的水平交往。即使教師來到面前,也是以同伴和顧問的雙重身份參與,學生在這樣的場效應中不會產生高度焦慮和消極等待的心理。在這種和諧的情境中,人人參與,平等對話,真誠溝通,彼此信賴,學生得以敞開求真、向善和愛美的自由心扉,發展合作精神和共享意識,激發自信和勇氣,實現自我發展,同時也促進課堂內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
(1)交流
學生通常都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對于這一點,教師也都有所認識,但一個班通常有五六十個學生,如果給每個學生半分鐘的單獨展示機會,一節課(45分鐘)時間就沒了。為此,若想照顧到每個學生的表現欲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必須運用小組教學。教師下達任務后,讓學生先獨自嘗試學習,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小組同學的關注中朗讀、表演、闡述觀點、表明立場等等。也可就某一話題讓全班各小組成員們展開激烈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相互交流綜合,然后選派代表在全班擴散交流。這種交流包含了每個同學的學習成果,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贊許,體驗到他人激勵和自我激勵的愉快,獲得成功感。對尚無定論的和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合作探討,達到資源共享,可以開闊視野,激發思考,促使學生根據他人的正確觀點來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觀點,提高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競賽
健康的分組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集體合作的精神。借鑒常見游戲及電視上的益智類節目,將單元復習檢測設計成以話題為單位的游戲競賽,整個過程設計成熱身題、必答題和搶答題等不同形式。如此一來,學生情緒高漲,也特別用心,甚至連平時上課很少發言的同學也都能積極參與,想為小組爭光,使集體生活朝氣勃勃,充滿生機,也很好地體現了合作精神。
二、心理換位法
英語教學要營造合作場,教師就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你當作知己和朋友,才能把你當作自己的合作伙伴。教師應該身體力行,先試做一下學生應該完成的作業,獲得規律性的認識,以給學生“最有益的啟發,最切用的經驗”。使學生在學習上少走彎路,這可以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隱性合作意識。如要學生模仿課文錄音里的語音、語調、語速,那么教師首先要去模仿;如要學生有表情地朗讀,教師就先要作表情朗讀;如要學生完成的習題,教師不妨先做一做;如教師在課堂上把自己當作一名學生,模仿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有意制造“出現思維受阻現象”,并借此向學生演示,在若干次出錯之后如何克服思維上的障礙,而取得成功。在實踐中,可以獲得許許多多寶貴的認識,明白其中的難點,清楚指導的門徑。這樣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自然就會得心應手,取得理想的協同效果。
三、結語
合作場的營造自覺地協調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互作用,促進了學生的認知發展,提高了教學的情感效果,改善了人際關系,使學生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營造合作場的教學實踐中,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靜態的和單向的人際交往模式,以集體思維促進個體思維,對學生的智力、情感及社會性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教材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報刊社,2006,2,194。
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中小學教師培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00,4,165。
4.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3。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第七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