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肇福成
摘 要:隨著網球運動的發展,運動員在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技戰術水平越來越高,而體能水平是網球運動的技術基礎和戰術基礎。實踐證明:要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充分發揮個人的技術水平并貫徹全隊的戰術指導思想,沒有良好的體能作為堅實的基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要科學、系統地加強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使運動員適應現代網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網球 體能訓練 重要性
隨著當今世界網球技戰術水平的日益提高,體能水平在比賽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如何保證運動員在激烈的、高強度的比賽中具備良好的體能優勢呢?這就是當代網球指導教師和教練員在日常訓練中必須重視的問題。體能訓練是一種以發展機能潛力和與機能潛力有關的體能要素為目的的大負荷訓練,是指人體長時間、高強度、大負荷持續工作能力的訓練。它突出對人體器官和機能系統的超負荷適應訓練,旨在產生體能和心理適應,以達到挖掘機能潛力,提高整體運動能力和培養頑強拼搏精神的目的。
1.網球運動員體能水平的主要構成要素
現代網球運動員體能水平的主要構成要素有:專項速度、整體力量、運動耐力和心理機能等四大方面。
2.現代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2.1優良的體能是充分發揮網球技戰術的基礎
目前來看,世界頂級選手對體能訓練非常重視,沒有好的體能水平,就不可能很好發揮技戰術水平,更不會取得好成績,體能訓練已成為優秀選手的共識。
2.2優良的體能是運動員承受大負荷、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的根本保證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訓練就是對運動員有機體施加負荷刺激,進行生物學改造的過程。負荷刺激的結果使有機體產生適應性的變化,導致機體各器官系統機能能力的改善,從而使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得到提高[1]。生理學研究指出:一定范圍內負荷越大,刺激越深,體能提高也越快。當一個時期的負荷量達到一定高度時,需要提高負荷強度來提高專項水平;當負荷強度達到機體最大承受能力時,又需要在負荷量上有所突破才能使整體水平躍上新臺階,出現螺旋上升態勢。競技運動的發展史證明,運動負荷和體能訓練是其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體能水平是球員技術風格、戰術作風、精神面貌的物質基礎,更是網球運動員承受大負荷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的根本保證。
3.對網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3.1體能訓練應遵循刺激——適應的基本理論負荷刺激與機能適應是運動員體能提高的機制
運動員應努力使自己機能系統的功能適應所從事的運動專項的特殊要求。人體機能系統的適應程度越高,則運動體能水平越高,這一適應的實現是運動員長期訓練的結果。所謂“訓練適應”是指運動員機體在訓練負荷和外界環境長期刺激的作用下,人體器官和系統所產生的結構與機能改善[2]。這種機能改善能滿足激烈比賽所需要的體能體力,并按照刺激——反應——適應——提高——再刺激——再反應達到新的適應和提高的規律變化。
3.2體能訓練應明確力量訓練是基礎和保證肌肉力量是運動動力的源泉,是完成競技任務和實現競技目標的前提
日益激烈的現代網球運動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運動實踐證明,如果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要進行大負荷訓練,提高體能水平,掌握和運用技術是不可能的。力量素質是網球運動員專項對抗能力、專項速度、專項技術掌握與完善的基礎和保證。但是,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避免訓練方法單一的缺陷,力量訓練的方法除了杠鈴以外還可以采用許多其他的方法,如多級跳、單足跳、蛙跳、障礙跳、臺階跳、跳深跳等大強度的跳躍。這些練習與我們的網球專項十分接近,在國外已經比較普遍地采用了,我們教練員應該更深入地研究和應用這些方法。
3.3 體能訓練應主張以速度訓練為核心內容
速度是體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應,是網球運動員高質量完成改防技術的前提與條件,所以網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必須提高專項速度,以專項速度為核心設計、啟動速度、加速跑速度為訓練內容,速度和耐力是網球運動員速度的重點,因為網球場場地小,所以在速度訓練時要側重于速度力量、髖、膝、踝關節的爆發力。
3.4體能訓練要注重系統性、計劃性
體能訓練不能搞突擊,不可能一勞永逸。為了提高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必須按計劃系統地進行全年和多年體能訓練。機能能力和運動素質是在長期的重復練習中逐漸發展和提高的。因此要合理安排各階段的訓練任務、訓練內容和運動負荷。體能訓練不是年復一年的簡單重復,要不斷的改變訓練手段和提高負荷的量和強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統訓練規劃。
現代網球運動的發展表明,良好的專項技術體能是運動員充分發揮技術、戰術、承受大負荷訓練、高強度比賽、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保障。
因此,只有在日常的訓練中科學、系統、有計劃地對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才能保證運動員能在激烈、高強度對抗的網球比賽中合理運用技戰術,占據體能優勢,并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
參考文獻:
1.李之文.體能與體質概念的區別[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1,(5)
2.孫民治.網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1.河北政法職業學院基礎部
2.唐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