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博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多彩多姿、五彩斑斕、懸念叢生的學科。在化學教學中抓住這一有利因素,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興趣的誘導下輕松步入化學的大門。因而要求:
一、教學中注重教法,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
課堂教學中,教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成功的教師,他的課堂一定是妙趣橫生、快樂洋溢的。這就要求教師有不拘一格的教法,其課堂語言必須富有科學性、藝術性。口語不僅要準確、精練、精彩,而且要生動、形象、有感染力。古人云:“約而達”言簡意賅,使人深得要領。
面對個性各異的學生,一堂化學課,只有以生動、形象、富于文采的語言,才會使所授內容潤色生輝。使人興趣盎然,給人如酒似蜜的感染力,能長久地縈繞在學生腦際,流下逼真傳神的印象,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思維。
二、注重演示實驗,用實驗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演示實驗能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抓住學生好奇、獵奇的心理特點,一步步引導他們去思考,去探索那些奇妙的實驗現象。激發出濃厚的直覺興趣。直覺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很多化學家從小就是因為直覺興趣而步入化學大門而取得豐碩成果的。如初中化學緒言的實驗中(1)研碎膽礬。首先出示實驗儀器,讓學生產生好奇,接著教師一絲不茍、嚴格規范地示范操作,讓學生參與作助手,用鑷子夾起一塊美麗的藍礬,放入研缽研成碎末,再啟發學生觀察形狀、顏色,使學生自覺得出形狀改變,本質不變,輕松得出物理變化的概念。(2)水的沸騰。讓液態水沸騰——水蒸氣——冷凝成液態水,若降溫到0℃以下則會結冰,冰升溫又轉化為水。分析這一系列變化僅僅是物質狀態變,本質不變。這時再讓學生列舉物理變化的事例就輕而易舉。(3)鎂帶燃燒。教師變戲法般取出銀白光亮的鎂條用坩堝鉗夾持點火,迅速產生耀眼的強光,產生一屢美麗的白煙。這無法解釋的現象對學生充滿誘惑力,產生了探究的沖動。這些過程真實可信,學生感到了化學的奇妙。很易歸納出這兩種變化的本質特征和判斷方法,輕松愉快地獲取了知識。實驗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辨能力,還激發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精心設計實驗,誘發學習激情
精心設計實驗由學生親自動手,它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觀察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學習科學方法、養成科學習慣和科學態度的重要形式。在講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問學生把鋅投入硫酸銅溶液有什么現象發生?再追問若把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又有什么現象發生?學生則毫不遲疑地回答,有銅析出。要求學生隨即動手做鈉與硫酸銅溶液作用的實驗,結果并沒有看到銅的析出,而是出現藍色沉淀。教師因勢利導,啟發學生聯系鈉與水的反應,堿跟硫酸銅反應的知識。這一過程從問題提出開始,到形成概念、解決問題為止,讓學生始終處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情景中。實驗的成功,數據的分析和處理,結論的得出,使他們初步嘗試到科學探索的樂趣,這無疑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的系統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開展豐富課外活動,鞏固、發展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是學生的樂園,也是一個廣大的課堂,在這個課堂里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如參觀有關化工廠,觀看展覽,參觀博物館,科技成果會。還可組織各種趣味實驗、化學游藝、魔術。進行一些空氣質量、水資源污染等環保調查、探究實驗、專題報告和觀看多媒體科技圖片、影視等為學生提供多途徑學習、鍛煉、實踐的機會。學生在各種各樣活動中擴大視野,拓展知識,發展了特長,培養了興趣,增長了才干,發揮了聰明才智,激發了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發現了優秀科技苗子。讓學生享受步入化學殿堂的喜悅。
作者單位:四川省岳池縣九龍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