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摘要:職業技能培養已成為職業院校人才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文章探索在環境監測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環境監測實驗教學是環境監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嚴格的訓練,可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熟練規范的實驗操作技能,還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具有技術人員的基本素質。
關鍵詞:環境監測;實驗教學;職業技能;設計性實驗
目前,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才市場的需求有了明顯的變化,學歷加技能成了用人單位追求的綜合指標。為適應人才需求,各校相繼把職業技能培養納入議事日程,有力地推動了職業院校儲備知識、儲備技能的熱潮。職業技能培養已成為職業院校人才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院校與普通院校不同,其培養目標更強調“應用型”,即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在具備必要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適應本地區、本行業經濟發展的需要和職業崗位或職業崗位群的需要。這就決定了職業院校必須把人才能力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職業技能培養是這個核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技能培養對不同的學科領域、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包括專業技術操作能力、管理決策能力、實際工作組織能力、信息收集與傳遞能力、科學研究創新能力、人際關系協調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簡稱“雙證書”)共同成為以上諸能力的評價與衡量標準。近年來,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基本導向,把提高學生就業和職業技能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已成為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廣泛共識。但如何使這一理念付諸實施,培養出真正具有較強就業和創業能力、適應市場需求的學生,還需在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方面做大量的理論探討和實踐研究。
要使職業教育有成效、有特色,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訓練學生職業技能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作用。而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參加實習、上崗前及在校期間進行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技術應用與創新能力等職業技能培養的基本保證。環境監測是一門實驗性、技術性很強的學科。環境監測實驗教學是環境監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嚴格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熟練規范的實驗操作技能,還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具有技術人員的基本素質。實驗過程中應貫穿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努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宗旨,倡導學生自覺、主動、手腦并用的學習方式,努力使學生獲得適應終身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獨立探索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術的本領。對高職高專的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來說,環境監測是一門必修專業核心課程,學科特點突出,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是環境科學和污染控制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所以被認為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提高其職業能力的途徑和渠道。由于環境監測對于學生今后的技能操作影響深遠,為了達到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教師研究和探討環境監測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通過對我校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教學班環境監測的實驗教學實踐,在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對職業教育如何培養具有較強綜合能力,適應時代需求,有較強就業競爭力的新型職業技術人才進行了較系統、客觀的探索性研究,力求對職業院校的學生技能培養提供一些可借鑒的依據。
加強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訓導
環境監測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過程應使學生具備五種能力:充分理解實驗內容及實驗原理的能力、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分析的能力、正確操作監測儀器的能力、科學撰寫實驗報告的能力、生產實踐的認知能力。環境監測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分析天平的使用、各種滴定分析法的應用及滴定分析量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儀器)的基本操作,蒸餾、過濾、萃取、加熱等。職業素質包括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團結協作、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和工作習慣等方面的培養。環境監測實驗要把對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訓練與學生的職業素質訓導有機結合起來。高職高專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的學生由于訓練少,底子薄,操作儀器設備不夠標準、規范,動作生硬、不熟練,對某些儀器會出現錯誤操作,還存在一些不良的實驗習慣,如萃取方法操作不當,實驗原始數據隨意記錄,臺面不夠整潔,實驗報告湊數據等。對此,應采取如下措施加強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訓導:
完善基礎實驗,加強基礎實驗和基本技能訓練創造能力的培養,必須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之上,基本技能是綜合性實驗的基石。考慮到學生已具備了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基本實驗技能,結合課程特點,直接選擇有代表性的監測項目,包括空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地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水中總鉻的測定、底質中凱氏氮的測定等等,所選方法全部采用目前環境監測中常規監測項目的國家標準方法,力求訓練學生對電子天平、分光光度計、樣品前處理、滴定等的基本操作,掌握操作規范、環境常規監測計算機處理數據的基本技能。高職高專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但知識結構不完整,能力結構不完善,實驗課易出現盲從現象。因此,一定要嚴把預習關,不允許未做任何準備而進行實驗。在做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先寫出預習報告。預習報告的內容不是將實驗內容照書本抄一遍,要求具體寫出實驗用到的主要儀器設備、藥品試劑,然后把實驗操作步驟理順,最好畫出樹狀結構示意圖,把每個步驟的作用及注意事項略寫,然后按照步驟做。規范基本操作,加強實驗規范化操作,保持臺面整潔有序等標準化的訓練和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扎實的基礎。注重實驗報告的質量,實驗報告是學生科學素質的綜合反映,要求實事求是地記錄實驗現象,清晰直觀地記錄和處理數據,原始數據要教師簽字認可后再進行數據處理,嚴格實驗作風。最后,監測實驗成功或失敗的關鍵,總結對實驗的感想,進行基本的科學素質培養。
注重教師的示范操作和指導當進行某一項基本技能訓練時,教師不但要講清技能訓練的關鍵和注意事項,還要配以標準、規范、熟練的示范操作。這樣,有利于教師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對學生掌握基本操作要點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實驗用玻璃儀器洗滌、基本操作、手勢、實驗中身體的整體協調等內容教師都應講到。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實地操作訓練時,教師應認真觀察學生的每一個操作,這對學生今后的實驗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一對一、手把手地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有利于培養他們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創造條件,強化訓練,熟能生巧雖然學生對實驗操作已基本了解,但要達到熟練掌握并形成職業技能還需要一個過程。只要多練習,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點一定能領會。因此,實驗室在排課時應多為學生實驗創造條件。教學進度要相對放慢,多提供一些課時,只要基礎打扎實了,并不會影響后續的教學進度。學生要反復訓練、強化,實驗失敗的學生有條件要重做,實驗能力弱的學生有機會就訓練,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可同時開展“結對子”活動,安排實驗能力強的學生對實驗能力弱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和幫助,既培養實驗能力強的學生的綜合能力,又訓練提高實驗能力弱的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培養團結互助的良好風氣。
嚴格要求,嚴格把關環境監測實驗可以要求兩人一組,獨立完成。對于基本技能操作實驗,由于其對今后的實驗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要及時進行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要及時加強訓練。實驗原始數據一律記在預習報告上和教師的登記片上,實驗數據需教師簽名生效,杜絕學生造假,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實驗習慣和工作作風。
及時總結,正確分析,培養能力實驗結束后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對實驗中出現的異常數據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找出原因,對實驗離群值進行適當的取舍,認真回答實驗思考題,撰寫實驗報告。教師及時反饋、講解實驗報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位學生在實驗結束后應檢查水電、整理桌面和儀器,廢棄物不能隨意亂扔亂倒,應倒入指定的地方,由教師進行處理,以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工作習慣。
重視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驗綜合能力
環境監測實驗教學不但要訓練學生過硬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質,還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設計綜合性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在單調重復的操作實驗中充實一些新的內容,也是激發學生實驗興趣的一種方法。
在傳統的環境監測實驗中,學生往往是按照教材提供的實驗步驟操作。對初學者而言,為了訓練基本功這是有必要的,但是從頭到尾都是這種類型的實驗,學生就會產生松懈,不積極思考,只簡單地“照方抓藥”完成實驗,甚至做一個實驗就類推出其他實驗結果。因此,學生積極性不高、興趣不大,學生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提高。這種實驗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對實驗課進行改革。設計性實驗就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條很好的途徑。這類實驗是學生在熟練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讓他們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再加上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矛盾又反過來促使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因此,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環境監測實驗課的興趣。
設計性實驗是為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師指導下,自己設計方案來完成實驗,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學生通過做設計實驗,從成功與失敗中受到訓練,達到素質提高。在環境監測實驗中,可以建立學生校內環境監測站,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參加。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將完成現場調查、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采集、運送保存、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寫出校園環境質量評價報告。指導教師在設計性實驗期間召集各組學生開實驗討論會,請每個組的學生發言,講述各自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情況,并互相交流經驗。指導教師通過了解情況,及時掌握學生實驗動態,對出現的問題啟發誘導與學生共同商量解決方案,最后再一同對實驗進行總結,這樣既能提高實驗效率,學生又能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系統全面的訓練,設計性實驗使學生不僅可以靈活掌握各個實驗的方法,也能鞏固以前所學到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術,而且在實驗中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實踐證明,在充滿探究和挑戰的氛圍中引導學生學習,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和設計創新能力,把所學的基本操作技術系統地貫穿起來用于實際工作中。
設計性實驗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工作能力。比如,通過建立校園環境監測周報制度,以環境監測內容為項目,以工作方式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的綜合開發應用能力,辦好校園環境監測周報。設計性實驗教學可以加速知識轉化,有助于學生綜合工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環境監測實驗課程中,通過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和開展設計性實驗,可以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將必要的基本專業技能訓練與職業崗位項目測試相聯系,與生產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學生的操作技能、使用和維修監測儀器設備的能力、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獨立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收集(檢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學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寫作和表達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組織能力等都能得到顯著提高。同時,在實驗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創新精神,調動學生刻苦練習專業操作技能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潛能和個性得以充分發揮和體現。在我校教學實踐中,學生普遍反映,環境監測實驗教學給了他們展開思維的空間和自我實現的機會,使他們的職業技能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堯司長在2001年全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職業技術教育,2001,(2):27-31.
[2]閻俊英,習曉遠.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0,17(3):106.
[3]趙喆,余愛民.高職環境監測實驗實訓教學改革實踐[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7(2):60-61.
[4]陳穗玲,謝文彪,等.環境監測實驗課教學改革的實踐[J].廣東化工,2008,35(5):129-131.
[5]周延波,郭興全.創新思維與能力[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34-140.
[6]鄭春霞.《環境監測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施效果[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8,16(2):69-70.
[7]郭翠花.環境監測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6(2):101-103.
[8]韓梅,顧士芳.分析化學的實驗教學與學生的素質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1,(3):47-48.
作者簡介:
陳波(1976—),男,廣西羅城人,碩士,廣西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環境分析及環境污染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