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桂平 周 任 張一非 鄞少強 李文慧
摘要:針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開設“全過程”實踐課程的意義,闡述了“全過程”實踐課程的特點,在歸納工程建設全過程各階段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工作的基礎上,對“全過程”實踐課程教學進行了探索,并初步總結了“全過程”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考核與評價方法。
關鍵詞:高職;建筑工程;“全過程”實踐課程;教學
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是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核心是加強課程建設,融教、學、作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建設行業在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同時,對人才的質量,尤其是對綜合實踐技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深入進行本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擴大學生就業面、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緊迫任務。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校外實習基地尚不能完全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實踐教學最好的方法是實現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教學,教師和專家(或企業兼職教師)現場講授實踐知識(結合實際工程)或進行相應指導,使學生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由于建設行業的相關企業很難一次性接收大批學生同時在現場實習一段時間,故校外實習基地一般只適合學生分散進行畢業實習,或組織學生一次性現場參觀,無法完全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
普遍缺少適合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難度也較大與建設行業相關的生產性企業一般需要專業配套,有相應資質。但在人員編制相對缺乏的高職院校,申請成立較高資質的校內企業往往條件不夠,資質太低,很難接到項目。如果沒有一支穩定的專業技術隊伍來經營和管理,僅靠教師的兼職,沒有政策扶持,生產性企業很難生存。
實踐教學缺乏系統性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本專業的實踐教學基本上是采用現場參觀和畢業實習兩種方式。現場參觀往往是“走馬觀花”。建筑工程建設周期長,關鍵技術復雜,經過短短幾個月的生產實習,學生只能學到施工中的一小部分實踐內容,缺乏系統性的實踐能力培養。
課堂教學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長期以來,專業技能理論課基本上是從課堂和書本獲得知識。校企缺乏相互交流合作的有效機制,教師不甚了解行業的發展情況;專家很少走上講臺,學生無法及時了解最先進的專業技術知識。
職業技能訓練停留在低水準上從已出版的高職類專業實訓指導教材的內容來看,目前高職院校基本上是將技能訓練定位在具體操作上,勞動部門的職業資格證書大多也是屬于操作工一類的,對高職學生而言沒有實用價值。從本專業人才崗位的特點來分析,高職院校應重點培養生產一線的技術管理人員和具有高科技含量工種的操作人員,如應重點培養從事施工現場管理的施工員、質安員、材料員以及現場監理員、土建預算員、項目管理員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技能訓練應將重點放在管理技能上,而非操作技能上。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開設“全過程”實踐課程的意義
針對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許多高職院校開始探索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新思路,其中最具廣泛性的就是項目課程教學改革。由于建筑工程關鍵環節眾多,實踐性強,故開設一門涵蓋工程建設各關鍵環節和主要工作的系統性實踐課程(即“全過程”實踐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全過程”實踐課程可以使學生掌握系統性的實踐知識,盡情享受開放的教學環境,重點實施實際工程項目的管理技能訓練,從而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全過程”實踐課程可以使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得到較快提高,可為后續的專業課程教學和畢業設計奠定必要的實踐知識基礎。通過實踐,有利于學生理論知識和生產實際相結合,拓寬學生視野;掌握施工現場生產與管理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組織管理和人際交往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從工程設計和施工管理的不同角度去認識工程項目的施工,有利于今后進行畢業設計實訓和施工組織設計實訓;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
總之,“全過程”實踐課程對于深化本專業教學改革、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素質全面的高技能型專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全過程”實踐課程的特點
“全過程”實踐課程針對本專業高技能型緊缺人才崗位的特點,歸納出工程建設全過程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工作,組織學生實地或實崗進行現場實踐教學或進行專家講座、錄像教學和課堂討論,使學生在第二學年內參與工程建設的各個關鍵環節和主要工作,從中學到實踐技能,從而達到實踐教學學時雖短,但實踐技能水平大大提高的目的。
“全過程”實踐教學每個關鍵環節都遵循以下教學思路:熟悉及學習施工文件→帶著問題去工地實踐→專家現場講解(或參加工地會議、講座)→現場教學→課堂討論總結→錄像輔助教學→專家講座教學。同時,采用現場實踐教學、錄像教學、專家講座和課堂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綜合交替進行。
在進行每個關鍵環節的實踐教學中,首先進行項目的相關資料(如施工圖紙或項目管理文件)學習,事先對實踐環節中的核心技術問題及存在的疑問進行歸納整理,帶著問題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先由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講解,介紹工程概況及施工原理,然后與每一個分項工程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互動交流,動態學習技能。盡量安排學生參加工地例會、圖紙會審等會議,使學生盡快了解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一些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現場實踐環節結束后即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然后匯總所有的問題,對每一個問題展開課堂討論,要求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探討,甚至開展相互之間的辯論,這樣,既活躍了學習氣氛,又達到相互學習和促進的目的。對討論尚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和互聯網查閱相關資料,自行找出答案并作為平時作業提交。對一些細節性操作問題,輔以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播放現場錄像作為實踐知識的補充。
“全過程”實踐教學從宏觀上建立了建筑工程由項目招投標、設計、施工到項目竣工驗收全過程的相關關系,使學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體系有一個系統性的把握;從微觀上深入實踐,掌握各關鍵環節的實際工程管理和施工技術知識。通過一個個局部關鍵環節的綜合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建筑工程“全過程”的實踐知識和管理技能,較快地具備建筑工程高技能型緊缺人才應有的綜合素質。
“全過程”實踐課程的關鍵環節和主要工作
工程建設全過程的關鍵環節可歸納為建筑工程設計、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及建筑工程施工三大部分。
建筑工程設計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建筑方案設計、建筑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招投標管理和施工管理及監理。招投標管理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招投標文件的編制、招投標程序。施工管理及監理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建設工程監理規劃、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圖紙會審、工地例會及工程竣工驗收。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施工測量放線、地下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地下工程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基坑支護、地下室施工、人防工程施工、鋼筋混凝土預制管樁施工、樁基承臺。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工程加固補強技術。砌筑工程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腳手架搭設、砂漿制備及砌體砌筑和門窗工程。
“全過程”實踐教學的實施與具體安排
“全過程”實踐教學的具體安排見表1。教學內容的順序可根據項目的情況進行調整,共72學時。

教學考核與評價
“全過程”實踐教學的考核由三部分成績組成,即平時作業、課堂問答和期末答辯。
每次實踐教學時,布置3~5個思考題,讓學生從工地現場找出答案或回校查閱有關資料后找到答案,完成的思考題作為平時作業上交。平時作業成績占總成績的30%。課堂問答成績根據學生在實踐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及回答問題的表現來確定。課堂成績占總成績的20%。期末答辯由兩名教師組成答辯考核小組,對每位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知識進行綜合評價。答辯內容圍繞“全過程”實踐教學各關鍵環節和工作內容的相關技術進行,每個學生回答2~3個問題。兩位教師的平均分作為答辯成績。答辯成績占總成績50%。
體會
要完成“全過程”實踐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
與企業建立廣泛和穩定的校企合作機制由于校內實訓無法移植施工現場真實的工作情境,只有充分利用企業的工程項目以及技術人才等實踐教學資源,形成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機制,才能圓滿地完成“全過程”實踐教學任務。
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全過程”實踐教學的專業師資團隊要以專任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方式來建設。專任教師應具備工程實踐經驗,學校應大力鼓勵教師下企業“打工”,直接參與實際工程項目的管理,每個教師每三年下企業應不少于半年,在實際工程中完成對學生的指導和教學。
做好課堂討論和教學總結工作階段性的課堂討論和教學總結是“全過程”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部分學生走過場、精力不集中的現象,因此,須針對事先提出的要求及時進行課堂討論和總結。實踐證明,課堂討論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各關鍵環節和工作的技術知識,達到穩步提高實踐技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賀云,楊錦輝.淺論高職建筑工程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途徑[J].職業時空,2007,(4).
[2]毛桂平.論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07,(29).
[3]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5,(22).
作者簡介:
毛桂平(1961—),男,浙江諸暨人,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建筑工程設計、項目管理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