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才
摘要: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四川音樂學院的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以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扎實的文學基礎,高素質綜合性文學人才”為目標。本文旨在探討該專業如何培養在激烈的競爭中主動適應社會需要,既有專業理論,又有專業技能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戲劇影視文學;教學實踐實效
中圖分類號:J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2172(2009)04-0100-03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四川音樂學院的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以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扎實的文學基礎、高素質、綜合性文學人才”為目標。目前,國內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方案等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如何進行實踐性教學的理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此文旨在探討該專業如何培養在激烈的競爭中主動適應社會需要,既有專業理論,又有專業技能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川音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在進行實踐性教學方面有自己的特色,通過研究,在總結幾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高,探索出適合地方院校辦好該專業,培養受社會歡迎的文學藝術人才的有效途徑。
一、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應該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文學基礎,熟悉我國文藝政策,系統地掌握戲劇、影視文學的基本理論與創作技能;有較強的觀察、理解、概括和表現生活的能力;有較強的電影、電視、話劇劇本等文藝作品的創作能力和編寫能力;有較強的適應性寫作能力,成為藝術視野開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高級藝術文學人才。
能成為電影、電視、話劇劇本專業作家的人畢竟很少。而在影視、傳媒、廣告業等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對具有文學、影視、新聞、廣告等綜合素質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多。各媒體、新聞單位不再僅需要文字記者、編輯,而是需要能集采訪、攝、錄、編為一體的專業人才;廣告業需要既能策劃、做文案,又能動手搞設計的文員;我們的培養目標必須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適應,在課程設置和培養模式上,大膽探索,主動適應社會的需求,既要有扎實的文學基礎、較強的適應性寫作能力,又有較強動手能力的人,才能從容面對社會人才激烈的競爭。
我們認為,要努力改變傳統的大文科,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應該將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
二、課堂內外統籌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我們探討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不是專業教學如何進行實踐活動或學生課外活動,如何開展社會實踐這種1(課堂教學)+1(實踐能力培養)的模式,而是從制定教學計劃時,就統籌考慮在整個4年的課內外教學過程中,融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理念應形成該專業師生、尤其是教師的共識。這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才能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實踐這種培養模式。
將實踐性教學在培養方案中統一考慮,在4年本科教育的課堂教學及課外學習活動中統籌安排,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根據培養目標,合理、科學設置課程。合理、科學的課程設置,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保證。藝術文學人才對社會有很大的需求,同時人才的競爭又十分激烈。學生要成為能經得起社會檢驗、為社會所歡迎的人才,取決于他們是否具有為社會所需要的素質與專業本領,真正能成為專業作家、編劇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學生的知識結構,必須從適應社會對“一專多能”人才需求的角度去考慮。
根據發展規劃和培養目標,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文學和專業基礎,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應按培養目標設置專業基礎課、少而精的專業課,以保證培養規格;根據社會的需求與“一專多能、緊密聯系實際”的原則,要全面、多視角考慮專業選修課的設置,應設置多個相關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盡量考慮學生在有一個主要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同時,為了擴大學生藝術視野,還應請專家、學者及不同領域的從業者開設多種類型的講座課,以增加學生對國內外戲劇、影視、文學以及文化諸領域最新動態與成果的了解。
三、進行實踐教學的方法與途徑
根據四川音樂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簡稱川音戲文專業)幾年的教學實踐,將課內外實踐活動在教學計劃中統籌安排,不僅必要,也是可行的。
其方法與途徑如下:
川音戲文專業在制定培養方案時,全面規劃了學生4年的學習和實踐。學習專業理論與寫作實踐,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貫穿于課內、課外的活動之中,本科4年的課內外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統籌安排,形成一個整體的教學計劃。
第一,課程設置必須科學、合理。川音戲文專業開設了13門專業基礎課、少而精的7門專業課:中、外文學及文學史課、影視史課、文藝理論課、專業寫作課、影視及藝術欣賞課等,使學生具備大學文科的知識水平,打下堅實的文學及專業基礎;專業選修課則多達13門,是為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增加動手能力、增加就業競爭力而設置的,有新聞類、廣告攝影類、影視制作類、文學作品改編與移植類等等。這些課程有的是專業課的擴大與延伸,有的是與專業相關的學科,有的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藝術眼界,有的是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有的是為學生后續學習作準備(如英語精讀課)。這些選修課由于多樣、實用,滿足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需求,許多選修課都有計算機輔助,邊學習理論、邊進行操作實踐,深受學生的歡迎。
同時,根據社會需求,學校還認真調整了課程設置,特別是不斷靈活調整專業選修課的設置,以增加專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川音戲文專業開辦5年間,對課程設置進行了兩次大的修訂:2007年5月,經過3年的教學實踐,邀請專家認真論證及全體教師研討后,第一次對教學計劃進行大的修訂;2009年初,有了首屆畢業生之后,經過認真調研與論證,又對課程設置進行了第二次大的修訂:在專業課中增加了培養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課程,修改了一些課程的教學大綱,增加了一些專業課。特別是對專業選修課,根據社會需求做了較大調整,取掉了一些不適宜的選修課,增加了一些適用的課程,使之更加科學、合理。根據社會需求,這樣的調整今后還將繼續下去。
我們多次組織專家對課程設置進行論證。專家一致認為,川音戲文專業的課程設置科學、合理,符合培養“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藝術文學人才”這一目標。
第二,課堂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川音戲文專業要求教師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應有實踐教學的意識;各學科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都必須安排實踐性的環節;制定《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關于加強課堂教學實踐性環節的規定》,要求各專業課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容安排實踐性的環節。每一個教學階段,教師對學生都有實踐的具體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每一學習階段都有實踐的機會。教師指導學生動手,要求學生多讀書、多看影視片,在借鑒的基礎上寫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各專業課教學的全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創造才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要研究教學方法,注意教學的生動性、啟發性,開展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同時,川音戲文專業要求每門學科的教師,每學年至少安排一次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開闊視野,將所學專業知識應用于實際,以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每學年,專業教師要提出本學年的課堂教學實踐計劃:包含實踐性環節的內容、方式、時間安排等;系辦公室據此編制出全系這一學年的教學實踐計劃,報系主任批準后執行。為了提高教師對實踐性教學的積極性,還將課堂教學的實踐性環節,納入對教師的考核內容,對課堂教學實踐開展出色的教師進行表彰、獎勵。
第三,課內外實踐活動統籌安排。寫作能力的培養無疑是專業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除了從一年級到四年級都有專業寫作課外,我們還將寫作實踐,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貫穿于課內、課外的活動之中。
1、定期在課外舉辦故事會、詩歌創作朗誦會、征文比賽等。尤其是故事會,第一學年必須安排一次。從小組到班級,層層選拔,優勝者參加年級的比賽并評獎。
2、文科學生必須了解社會、學習社會、深入生活,這既是學生成材的需要,也是戲文專業學習的需要。我們已建立了4個實習、實踐基地,在教學計劃內,第二學年安排一次為期兩周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讓學生鍛煉能力積累生活素材,增強他們的歷史使命感與責任感。
要求學生人人撰寫、提交調查報告,并交照片、DV片等調查實物。活動結束后,進行總結表彰,將優秀照片、DV片公開展出;舉行社會調查報告會;舉行總結表彰大會,對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獎勵;將優秀的實踐報告結集印出。
3、寒暑假,學生自行拍片或自行選點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老師指導下選出學生的優秀作品,給以經濟支持,拍成短片。
4、畢業前,統一安排兩個月的實習。學生可去系上建立的實踐、實習基地,也可自行選擇實習方式與單位。實習結束,學生交出實習報告、實習作品、照片、DV片等,合格者計入學分。優秀畢業作品結集印出。
事實證明,專業教學計劃中統籌理論教學與實踐,將它們融為一體,不僅必要,也是可行的。川音戲文專業在5年的教學實踐中,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四、結合幾年教學看實踐性教學的實效
戲文專業學生必須了解社會、深入生活、積累生活經驗。這既是學生成材的需要,也是專業學習的需要。幾年來,教師們結合教學內容,先后帶領學生去郭沫若故居、巴金文學院、三蘇祠、金沙遺址、三星堆等參觀,邀請有關專家講課、討論,這種課內外結合的方式,學習內容生動、靈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納入教學計劃的社會實踐與社會調查,是川音戲文專業的一項重要的教學活動。雖然只有短短兩周,通過它,一方面讓學生增加社會閱歷、擴大視野、了解國情、民情,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明確新一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同時,在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與發展中觀察生活、積累知識、鍛煉能力、增長才干。從2004級開始,已有4個年級的學生在第二學年時進行課內兩周的社會實踐。學生們走進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涉及的社會生活面相當廣泛。他們參與科學考察、特殊教育事業、殘疾人工作,在各地的各種媒體、黨政機關、文藝院團、少數民族地區、企事業單位、廣告公司、大中小學校等單位實踐,關注一些熱點問題并加以調研:環境保護、煤礦安全、農村義務教育、留守兒童、殘疾人生活、問題兒童教育、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等等,都是他們關注的對象。學生們在實踐中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踏實;參與到策劃、表演、教學、編輯、調查等工作中去;他們虛心請教、認真學習,彌補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不足;受到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2004、2005、2006、2007四個年級學生的優秀實踐報告已各編印了一冊《跬步》,記錄了他們實踐中的感悟、心得、收獲。被訪者艱難的追求、執著的信念,工作的艱辛、從業人員的敬業精神等等,都讓他們深深震撼,備受教育、鼓舞。他們思考自己的差距,開始思索怎樣做人、怎樣對待生活、對待學習。學會珍惜自己平凡的幸福、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同時,在指導老師悉心指導下,他們動腦、動手。采訪、寫稿、編輯、制作、策劃、寫劇本、改劇本、拍片子、撰寫調查報告等,實實在在做了許多工作,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提高了實際工作能力。
在專業學習與各類課內外實踐中,我們培養了學生寫作的習慣。許多學生都有自覺的寫作欲望,4年學習中,寫了不少小說、詩歌、散文、劇本等,將創作變成了一種需要。他們踴躍向省、市報刊、學院報紙投稿、向社團報刊投稿。川音戲文專業《2004級學生習作選編》、《2005級學生習作選編》、《2004—2007年學生發表、演出作品匯編》就是學生課內外學習的成果。2004級學生吳思、楊葆英的社會實踐報告:“藏彝走廊——少數民族兒童入學問題調查報告”獲團省委、省科協、省教育廳、省學聯聯合頒發的第九屆“挑戰杯”移動飛信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研作品競賽“優勝獎”,這是四川音樂學院學生目前獲得該項比賽的唯一獎項。
幾年來,學生創作、拍攝了許多作品。拍攝的DV短片、影視作品有4部獲獎;學生社團 “風華劇社” 成員創作并演出的劇目《最后一課》在2005年舉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公益藝術大賽”中獲二等獎;他們改編的話劇《桃花島記》參加大學生戲劇節西南賽區戲劇比賽獲得“2006年大學生戲劇節西南賽區優秀劇目獎”。 還有學生在省、市報刊、電臺、電視臺等媒體發表不少作品。
川音戲文專業已有2004、2005級兩屆畢業生。他們的專業知識面較一般的文科學生廣,動手能力也較一般文科大學畢業生強。在兩個月的畢業實習中,他們有的在中央電視臺、各省、市電視臺擔任新聞采編、編劇與節目選題策劃;有的在省、市機關單位實習作公務員;有的在電視劇制作中心編寫劇本;有的在廣告公司擔任文案策劃;有的在動漫公司編寫腳本、有的在新聞中心擔任專題片制作;有的在報紙、雜志擔任編輯;有的在大、中學校實習等等。他們表現了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備受單位稱贊,受到重視和好評。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他們的選擇機會也較專業單一的學生更廣。畢業時許多人被中央、北京、各省、市電視臺、各新聞媒體、政府機關、廣告業、企、事業單位錄用,畢業生張小龍被成都市創作中心錄用,參與了“五個一工程”劇本《警官譚東》的創作,是4位作者之一。2004級學生就業率達81%以上,1位學生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2005級學生就業率尚未統計,但由于思想素質較高,專業基礎扎實,僅86個畢業生,就有3人被選為2009年四川音樂學院10位西部志愿者之一,2人考取了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事實證明,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要實現培養目標,培養出“一專多能”,具有扎實文學基礎、高素質、復合型的藝術文學人才,使學生德、智、體、能全面發展,口徑寬、基礎厚,專業能力強,藝術視野開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必須根據社會需求,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只有真正意義的結合,理論之花在實踐中才會結出豐碩之果。
責任編輯:馬林
A Study on the Practicality of Theatre & Movie & TV Play Literature Major
Wang Huicai
Abstract:
Theatre and movie and TV play literature major is an new major, which takes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students of talent with sturdy literary knowledge and overall quality as target, so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how to train qualified comprehensive talent under the intens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atre and movie and TV play literature; teaching practic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