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小麗
【關鍵詞】情感因素 構建 師生互動 有效 作用
一、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構建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
(一)教師的角色定位問題
為了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要轉換其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成為師生良好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流機會的提供者、積極師生互動的組織者和學生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因為教師對學生的作用和影響只有通過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和反應才能產生積極作用。教師要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的觀念,尊重學生,全方位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通過教師的“教”喚起學生的“學”,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人際關系和諧。教師對學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三)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幫助者,要吃透大綱、教材,把握重點、難點,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課堂教學的互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活動參與者,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保持雙向交往,同時也允許學生之間的交往。當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即從教師到學生,從學生到教師,從學生到學生,從個體到群體,從群體到個體,從個體到個體,從群體到群體等。小組活動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比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動形式。
二、重視教師和學生之間積極充分的情感交流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當前師生互動中存在諸多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這固然有外部客觀環境,如長期傳統文化的影響,但教師自身對積極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視不夠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學,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曾有學生在賀卡中寫道:“希望老師多笑,多與我們交流。”教師要正確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過以情感情,以情染情,優化學生的心境。教師不能把消極的情緒帶進課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盡力克制和調控,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心態出現在課堂上,那么學生也會以愉快、輕松自信的情緒聽講,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反之,教師把自身的不快和怒火發泄在學生身上,勢必給學生造成難以言狀的心理壓力,被動消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蕩然無存,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受阻,怎么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呢。
三、師生雙方特別是教師在互動中保持關注也是構建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
現在班級人數較多,教師忙于教學,比較注重那些思維活躍、性格較外向的學生或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對于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或學習后進生關注較少,這個情況應引起教師的注意。
對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教師要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多給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幫助。課堂上多給他們開口的機會,提高他們說英語的勇氣。對因心理障礙造成口語表達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讓他們從簡單的英語說起,由易到難;對他們的點滴進步應及時肯定和表揚,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產生上進的動力。
制約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和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重視并善于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那么就能充分發揮這一教學策略的有效作用,就有利于我們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青海西寧第一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