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月郎輯
教育部:2009年中職計劃招生860萬
教育部近日下發通知指出,為加速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產生的不良影響,2009年中等職業教育進一步擴大規模,在去年招生810萬人的基礎上,再擴大招生50萬人,達到860萬人。
通知強調,各地要把2009年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計劃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中等職業教育,擴大面向農村的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積極推進東部與西部、城市與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聯合招生、合作辦學。
通知要求各地和各學校擴大招生范圍,面向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進城農民工、退役士兵、生產服務一線職工、下崗失業人員等城鄉勞動者開展中等職業教育。進城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地區,中等職業學校要采取靈活的學習方式,積極面向進城農民工及其子女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
(新華網)
教育部:33所國家示范性
高職院校開展單招試點
在前兩年試點基礎上,教育部決定今年進一步擴大規模,安排33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開展單獨招生,招生計劃共計9240名。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試點的主要做法是,單獨招生計劃納入各試點院校當年國家核定的招生計劃總數內;試點院校制定單獨招生方案并向社會公布;試點院校生源范圍主要為其所在省(自治區)的普通高中畢業生;試點院校單獨或聯合組織文化考試,也可結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組織相關考核,并于高考前完成錄??;已被試點院校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當年普通高考及錄取。
(新華網)
上海:推出職業培訓特別計劃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日公布了2009年職業培訓特別計劃,經認定的特別困難企業職工可按規定享受100%培訓費補貼,而上海市的大學生在畢業學年參加上海市補貼培訓目錄內的中高層次培訓項目且經鑒定合格的,按補貼標準給予50%培訓費補貼。對畢業后未就業的上海市大學生,則引導其參加市場急需的技能培訓和定向培訓,參加上海市補貼培訓目錄內的項目且鑒定合格,或參加定向培訓后被定向企業錄用的,按規定的補貼標準給予100%培訓費補貼。
今年,“特別計劃”對非上海生源的上海市高校應屆畢業生同樣予以政策扶持,他們參加技能培訓可參照上海市生源大學生享受培訓費補貼。
據介紹,畢業后未就業的青年除了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以外,還可選擇參加職業見習,提高就業能力。并且,見習計劃單位將拓展到事業單位,還將探索把見習基地延伸到基層服務部門,為參加見習的青年提供社區公共服務管理見習崗位。此外,特別計劃還適當延長了見習時間,青年參加職業見習的期限最長可達12個月。見習期間,對參加見習的青年給予當年最低工資標準60%的生活費補貼,同時鼓勵各區縣或見習單位再向見習青年發放一定的生活補助。
《中國青年報》
湖北:三峽庫區將建職業教育培訓試驗區
近日,湖北省政府與教育部、國務院三峽辦、重慶市政府就共建三峽庫區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試驗區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湖北省巴東縣、重慶市巫山縣將先行試點。
據介紹,試驗區的主要任務是以新增勞動力職業教育和青壯年勞動力技能培訓為重點,提升移民整體素質和能力,促進移民安穩致富。同時為國家移民聚居區、限制開發區、連片貧困區發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保持經濟社會穩定提供經驗。
協議明確,將通過集中多方面教育資源,完善培訓體系,創新就業機制,實現“兩個基本”,達到“兩個明顯提高”,即移民現有勞動力基本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移民新增勞動力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中職在校生的比例略高于普通高中,實現移民勞動力培訓后就業率明顯提高,務農移民培訓后其家庭增收明顯提高?!逗比請蟆?/p>
安徽:895個項目培訓返鄉農民工
2009年,安徽將返鄉農民工培訓列為省政府2009年民生工程之一,重點針對返鄉農民工開展轉業轉崗技能和創業培訓,提升其再就業和創業能力,為有序組織農民工就近就地轉移、返鄉創業奠定基礎。
經過精心籌劃,安徽省教育系統根據辦學優勢和專業特色,整合優質資源,選定了203所院校開設培訓項目和課程,面向返鄉農民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3所學校包括26所高校、177所中職學校,培訓項目包括數控車床、焊接技術等895個,學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就業愿望,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參加培訓。
據悉,安徽省2009年計劃培訓返鄉農民工50萬人,培訓合格率達90%以上,就業率達80%以上;培訓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包括單項職業能力證書)率達60%以上。
《中國教育報》
江蘇:萬余退伍兵免費接受技能培訓
從2009年初開始,江蘇省110所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對1萬余名退伍兵進行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所需經費全部由政府埋單。
據悉,江蘇省110所重點職業學校承擔退伍兵的培訓工作,各學校在結合就業市場現狀與趨勢的基礎上,面向退伍兵開放了一大批緊缺、熱門專業以及利于自主創業的培訓專業,主要涉及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工科專業。另外,職業學校推行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根據企業要求制訂培訓計劃,實施“訂單式”培訓。在培訓期間,職業學校實施針對性教學,開展免費理論學習課程,培訓內容和項目重點突出技能實踐。
《中國青年報》
山東:中職學校辦學有最低標準
近日,山東省出臺中職學校辦學最低標準,對中職學校辦學設定了“硬杠杠”。中等職業學校學歷教育在校生應在1200人以上,專任教師不少于60人。
《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規定:校長應具有從事3年以上教育教學工作的經歷,校長及教學副校長須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須有與學校辦學規模相適應、結構合理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專任教師不少于60人,理論課教師學歷須達本科以上,“雙師型”教師數不低于40%,從生產一線聘請的有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應占本校專任教師的20%左右;新建學校的建設規劃用地不少于4萬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積指標不少于33平方米。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命名,山東省規定,學校命名應體現學校的辦學性質和層次以及所在的地域,突出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專業優勢。未經省政府、省教育廳批準,不得冠以“山東”、“齊魯”和“省”等字樣。
(中國教育新聞網)
(家月朗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