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玲
高職教育是近年來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教育之一,它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近年來高職院校在教學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要大膽地進行實踐和嘗試,使高職教學完成一定的改進,培養和造就新時代的高職人才。
一、高職教學存在的弊端
1.適合高職學生的教材過少且教學計劃過于空洞
我國高職教育教材的來源,一是借用本科教材,二是沿用專科、原成人高校和中專教材,內容陳舊、版本偏老,更缺少配套的實訓類教材。另外,許多專業的教學計劃難免過于教條,且課程重復很多,有時候甚至出現不同的專業上同一門專業課的情況;或者是一個專業的學生,只學本專業的知識,對于外專業的知識根本沒有接觸的機會,這樣也就減少了許多有天賦的學生發揮的空間。
2.只注重理論教學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誤導,許多高職教育在教學方式上采取的都是單一的書本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不能適應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不能夠發揮特長,學生就沒有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枯燥無味的課堂教學,必然會造成學生上課情緒低落、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
3.師資隊伍結構比較單一,授課方式過于呆板
高職教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的教師還很少,什么樣的教師適合高職教學,還在探討之中。就過去而言,基本采用本科老師兼職教學,上課的時候也是用要求本科學生的標準來要求高職學生。許多教師采取的都是講學形式來講授高職的課程,教學工作還在遵循傳統模式,很少與學生互動,只是一味的“我說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記”的方法;再者,上課的時候,學生聽到的都是書本上的東西,看到的都是黑板上面的字跡,完全沒有新意,這也就造成了“你說我睡,你問我忘,你寫我抄”的課堂現象。
在快節奏、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的流動性增強,變換的速度加快,高職教育必須兼顧對學生就業和綜合發展能力的培養。因此,高職教學不能照抄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樹立嶄新的高職人才培養觀、質量觀。
二、當前高職教學的可改進之處
1.加強專業教材的建設且制定詳盡的教學計劃
高職教學要有包含高新技術、高水準的教材和講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獲取最新的知識和技術信息,并把它作為職業技術教育的催化劑,不斷注入到教材和講義中去,確保教學內容對過去具有診斷性、對現實具有指導性、對未來具有預測性,這樣才能真正帶領學生緊跟科技的發展。另外,在教學計劃上要做必要的調整,敢于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本著“寬基礎、活模塊、精專業”的宗旨,沖破專業的限制;以社會需求為主,在基礎課的基礎上,加入專業課、選修課以及跨專業選修課,保證在學夠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加強對市場需要的適應能力。并且有選擇地開設計算機、實用語言等特色課程,充分滿足社會以及學生自身的需要。
2.加強實踐課程的設置,突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單純的理論不能適應高職學生的要求,學生對于一些專業知識已經詳盡地掌握,他們的弱項是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因此,高職教育的課程設置就要在實踐方面有所加強,強調職業技能的培養,著重在實踐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論。并且要開展合適的校園文化活動,諸如演講比賽、計算機操作比賽、社會調查等,以此來培養高職學生的核心能力。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發布更有用的信息,供大家學習,促使一道進步。另外,對學生的德育工作也絕對不能放松,要保證高職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使他們成為技術過硬的復合型人才。
3.嘗試開放式實驗教學
開放式實驗教學把學生推到主體位置,學生自選實驗課、選擇和組合儀器設備、確定實驗方法和步驟,實驗教師只在提供實驗資料、解答實驗問題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服務。
4.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形象的畫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樂、親切的語言,創設出新穎獨特的教學情景,全方位吸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集中精力,積極思考,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
5.注意教學技巧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設計一些“懸念”,注意啟發學生,這樣才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這樣可以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實踐化,使學生容易理解掌握。
(作者單位:河北省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