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黎
摘要: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依賴教育管理的現象比較嚴重,主要表現在學習依舊以應付考試為目標,缺乏計劃,學習方式單一。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通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大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改革教學模式以及建立科學的測評工具等途徑培養其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期達到引導大學生發揮特長,養成獨立思考、樂于求新的精神,逐步提高和完善自我的目的。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自我管理
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知識結構以及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大學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使得學生學習的內容受限,學習方式單一,這顯然不能培養出適應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規格人才。因而,高校在給大學生傳授科技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其正確的學習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大學生學習對教育管理依賴性強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不少大學生繼續沿用中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過分依賴教育管理。
1.學習定向的錯位
中學生的學習行為主要由成就目標引起,就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獲取相比而言,他們更注重如何在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對大學生來說,則應該以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為踏入社會做好充分準備作為學習目標,因此其學習定向應該由成就目標定向調整為學習目標定向。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目標仍然局限于老師傳授的知識,并沒有將學習目標上升到掌握各種技能為就業做好準備即“學習就是為了生存”的層次。
2.缺少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重要保證,但不少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于等待老師傳授知識,而不是結合自身實際和社會對人才要求制訂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計劃。對知識的學習依舊延續中學階段那種課堂上老師講什么就學什么,老師說什么就做什么,課余學習也局限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及應付考試。對這些學生而言,老師的教學計劃就是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缺乏自主性,這必然造成“上課記筆記、下課抄筆記、考試背筆記”的狀況。
3.學習方式單一
有些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相對單一,對知識的汲取仍然停留在依靠老師講授和教科書的階段。即便他們掌握了網絡資源檢索、圖書館檢索等獲取知識的技巧,也僅限于在撰寫論文時查找一些資料。另外,他們還缺乏主動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的意識,缺乏對問題進行鉆研的精神。
二、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意義
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合格大學生,高校除了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大學生學習的態度和意識,幫助他們克服過去依賴教育管理的習慣,指導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并結合社會實際需要制定符合個人發展的學習目標,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安排好學習計劃,利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各種資源,合理支配時間,以實現知識的積累和鍛煉能力的目的。
近年來,各高校逐步加強了對大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教育活動,其中自我管理是個體主動應用認知及行為策略對自身思維、情緒、行為以及所處環境等進行目標管理的過程,對于人們的學習、生活乃至畢生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自我管理特別強調個體主動性、目標導向性以及行為和認知策略的運用,尤其在學習方面,有專家把學習者自我管理定義為通過個體主動對自身狀況、學習行為和環境的調節以達到學習目標的過程。也就是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進行自我資源整合,開展自我認識、自我計劃、自我組織、自我控制和自我督促的一系列活動,從而完成學習目標。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管理,就是讓學習者首先要根據周圍環境條件以及自身的條件為自己制定一個恰當的學習目標,并圍繞這個目標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對自己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對學習情況不斷進行自我評估、自我激勵,合理地調整學習目標并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對大學生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知識、經驗的不斷積累,一方面其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他們的自主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必定會逐步脫離對家庭和學校的依賴,在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謀求自身的獨立和發展;另一方面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知識信息的不斷更新、科技的高速發展要求競爭者必須具備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獨立創新等能力,這對大學生的學習尤其是掌握新知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改變大學生被動學習的思維模式,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僅符合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發展規律,有利于促進他們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發展,也能盡快幫助大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為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社會進步的要求。
三、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途徑
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不能簡單等同于其他學習技巧和方法的培養,它不僅需要大學生的積極配合,也有賴于教師的全方位努力。
1.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從思想的源頭抓起,要從意識上改變大學生傳統的被動學習態度。高校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以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培養大學生危機意識的同時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改變原有的說教式教學方法,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互動性和實踐性。
2.注重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是以大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基礎,自主學習又是以大學生內部學習動機作為起點,而興趣可以有效激發個體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的基礎。學習的內部動機可以有效激發大學生把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需要轉變成自己內在的學習需要,并且將這種需要調動起來,提高學習積極性。
3.通過改革教學模式促使大學生加強學習的自我管理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經過反復教學實踐而歸納出來的一般的、較為穩定的教學結構和可供操作的教學步驟。我國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對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簡單的記憶,學生在短期內便會把學習過的知識遺忘,不能真正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為培養大學生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應構建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模式,發揮大學生學習自主性并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新教學模式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時達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目的。利用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環境要素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
4.改進能力測評的方法和工具,以發揮考核測評的“指揮棒”作用
培養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實際上是對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僅僅局限于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情況。同時,科學的測評工具也能及時、準確地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以便調整學習方法,重新制訂學習計劃。
隨著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測評不能再單純局限于考試,還應該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整合、查找與問題相關的知識等各個方面能力。我們需要不斷創造新的科學的測評模式,盡量客觀、全面、準確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定,以便幫助學生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不斷調整和完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麗.追尋學習的生存論意義——兼論學生的需要[J]. 全球教育展望,2006,(2).
[3]汪洪捷.淺論大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5).
責編: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