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職軟件技術、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等專業的公共應用基礎課程--《數據庫應用基礎》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定位與課程目標,基于項目化整合課程教學內容,臺階式的模塊化組織課程知識點,并分析課程各級臺階教學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解決辦法及“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職;項目化;模塊化;課程;設計
作者簡介:羅耀軍(1961-),男,廣西全州人,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及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1-7518(2009)11-0018-02
一、引言
根據區域經濟建設所需的職業能力,以典型的工作項目構建高職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模塊化的組織基于項目化課程的知識點,建立融“教、學、做”為一體的課程教學模式,是當前高職院校急需改革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項目化、模塊化的《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設計,在充分的分析課程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定位、形成課程目標后,筆者以一個典型的“學分制管理”數據庫應用項目為“底盤”,采用豎“木桶”方式理順《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的知識模塊,臺階式的模塊化組織課程知識點,并分析課程各級臺階教學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解決辦法及“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完成項目化、模塊化課程設計。課程教學項目化、模塊化及“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的實施,培養的學生不僅能掌握基于項目化課程的必備知識,還具備較高的綜合素
質、創新能力和職業崗位競爭能力。
二、課程定位與課程目標
(一)課程定位
《數據庫應用基礎》是軟件技術、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等專業的公共應用基礎課程,它的前序課程是《計算機文化基礎》,后續課程是各專業的《數據庫應用技術》。本課程位于《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過渡到各專業的《數據庫應用技術》課程的中間,是各專業數據庫應用方向的重要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數據庫操作能力、代碼編寫能力和初步具備應用項目的開發能力。課程定位表如表一所示。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能正確理解數據庫應用項目開發方法,對已知的關系數據庫模型,在VFP平臺的項目管理器中,熟練地完成數據庫管理的操作,具備數據庫操作能力;學生能正確理解關系數據庫模型的數據類型、常量、變量、函數、表達式、類、對象、屬性、事件與方法等概念,熟練掌據數據庫管理的命令和程序設計方法,具備代碼編寫能力;學生能正確構造關系模型,理解模塊程序中變量的作用域,熟練掌據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懂得應用項目集成的實現,初步具備數據庫應用項目的開發能力。
項目化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敬業、吃苦耐勞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具有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三、課程項目化、模塊化設計
(一)項目化構建課程教學內容
依據《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定位與課程目標,筆者根據學生熟悉的數據,開發《學分制管理》軟件項目,為本課程項目化組織教學內容的“底盤”。從項目驅動入手,介紹數據庫應用軟件,包括應用項目簡介、操作應用項目、創建項目文件、創建數據庫、創建用戶界面,以系統的掌握項目操作完成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為目的;然后,逐項介紹創建的理論,包括數據庫設計方法、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操作及應用、查詢和視圖設計、表單界面設計、任務驅動程序代碼設計、報表和標簽設計、菜單設計、應用系統的集成和發布,以理論夠用為原則。
(二)臺階式的模塊化組織課程知識點
《數據庫應用基礎》是軟件技術、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物流管理等專業的公共應用基礎課程,不同專業的學生基礎有差異,在項目驅動核心內容統籌安排的基礎上,設計三級臺階,并模塊化的組織課程知識點,靈活有效的實現不同專業的教學要求。
一級臺階:培養學生數據庫應用的動手能力,簡稱“入門”。學生能正確理解數據庫應用項目開發方法,對已知的關系數據庫模型,在VFP平臺的項目管理器中,熟練地完成數據庫的操作。“入門”是課程的基礎和核心內容,必須掌握。
二級臺階:培養學生獲得證書的能力,簡稱“考證”。學生能深入理解關系數據庫模型的數據類型、常量、變量、函數、表達式、類、對象、屬性、事件與方法等概念,熟練掌據管理數據庫的命令和程序設計方法。“考證”主要針對全國計算機等級二級VFP的考證。
三級臺階:培養學生初步具有數據庫應用項目的開發能力,簡稱“開發”。學生能正確構造關系模型,理解模塊程序中變量的作用域,熟練掌據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懂得應用項目集成的設計。通過“開發”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數據庫應用基礎》臺階式的模塊化組織課程知識點的方案如表二所示。

(三)臺階式模塊化教學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及解決辦法
1.一級“入門”臺階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及解決辦法。重點內容:應用項目的操作,關系數據庫的完整性設計,數據類型的定義,數據庫的操作和應用方法,結構化程序的設計方法,用戶界面設計和面向對象的代碼設計,應用項目的集成。難點內容:關系數據庫的完整性理解及操作命令運用的掌握;解決辦法:在如何設計關系數據庫,不要過多地講述設計關系數據庫的理論,只明確的給出了設計關系數據庫步驟,按照我們給出的步驟,設計出的數據庫就是一個好的關系數據庫;關系數據庫的完整性理解,一方面用圖示法給學生可視地看到關系數據庫中表表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或多對一),另一方面對表中的數據,可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演示插入、刪除和修改的操作,看到表間數據一致性變化的過程;查詢等命令的掌握,設計四步解決:①命令格式,②命令功能,③格式說明,④命令應用。
2.二級“考證”臺階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及解決辦法。重點內容:數據類型的靈活運用、SQL查詢及結構化程序的深入掌握;難點內容:數據類型的靈活運用及結構化程序的深入掌握;解決辦法:采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摸擬軟件――二級Visual FoxPro教學與實戰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精選典型的范例,課堂講解數據類型的靈活運用、結構化程序編寫的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考試軟件提供的大量練習題來提高自己的讀程和編程能力;最后實戰測試。
3.三級“開發”臺階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及解決辦法。重點內容:構造關系模型的方法,模塊程序中變量的作用域和模塊調用時參數的傳遞,表單集的驅動。難點內容:模塊程序中變量的作用域和模塊調用時參數的傳遞。解決辦法:剖析學生熟悉的軟件項目——“學分制管理”,給學生一個項目開發的系統邏輯思維,選定有代表性的模塊,按界面的驅動對象,由淺入深地分析模塊程序中變量的作用域和模塊調用時參數的傳遞方法。
(四)融“教、學、做”為一體教學模式
1.一級“入門”臺階的教學模式。本院建設有廣西自治區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一級“入門”臺階的教學情境主要設計在基地的“軟件實訓室”,通過多媒體的大屏幕、電子教室控制軟件,學生一人一機視聽教師的演示和講授,模仿操作、觸類旁通的學習和實訓。課程模塊化的分步教學,項目的現場教學,充分體現課程“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
2.二級“考證”臺階的教學模式。二級“考證”臺階的教學情境主要設計在基地的“軟件實訓室”和“第二課堂”(本院軟件技術專業的大部分學生均有電腦),教師教會學生使用全國計算機等級二級VFP考試摸擬軟件,學生自主的在第二課堂學習,充分體現課程“做中學”的教學模式。
3.三級“開發”臺階的教學模式。三級“開發”臺階的教學情境主要設計在基地的“軟件實訓室”和“導師工作室”,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初步具有數據庫應用項目的開發能力后,導師根據各專業對數據庫應用的需求,摸擬行業實際工作崗位數據庫應用的項目,的開發進行實戰式訓練,在團隊協助中提升學生“創作”與“應用”的職業能力。
四、結束語
基于項目化、模塊化的課程設計,以一門具體的課程說明了設計方法,不僅對本課程的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對其它課程的建設也具在參考價值的作用。另外,打造精品課程需要一支校企合作的優秀教學團隊,教師在團隊的建設中提升職業能力,才能實施好課程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要發大力氣建設網絡課堂,讓更多的學員共享精品課程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4).
[2]應力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8).
[3]樓一峰.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模塊化設計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06(7).
[4]林娟、劉鋰.VFP數據庫程序設計教學方法淺談[J].時代教育,2008(2).
[5]穆紅濤.基于協作學習的高職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設計[J].科技教育創新,2008(10).
[6]田峰.數據庫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教育創新,2008(10).
責任編輯: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