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是學校的教學主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質量。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習質量的好與差是直接反映教學效果成與敗的關鍵因素。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需要在有針對性的調研、教學環節監控、構建良好的評學體系等環節上下功夫才能實現。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質量;教學;評教;評學
作者簡介:潘淑娟(1966-),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師范大學科研處教師,研究方向為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18(2009)11-0047-02
高等職業教學質量的提高取決于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而大多數學校主要側重的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的進行評價,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在現代社會,學生不僅對本人的學習,而且對整個教育事業都承擔了一定的責任。故此,開展對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習質量評價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有針對性的調研
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其中一些調查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對新生素質、學習動機、職業資格、畢業跟蹤、社會需求等方面進行認真調查研究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培養規劃。
1.新生素質調研。為更好地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對學生入學時的情況進行調研。摸清新生素質,根據新生的特點和不同的學習基礎,提出教改建議,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相關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真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學習動機調研。學生學習動機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特征、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外界的壓力和教師的影響,學生個人的成敗經驗和自我意識等,都會影響學習動機的變化。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定一個攀登的目標。
3.職業資格調研。為加強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學校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這方面工作,做到教學針對性強,與實際職業技能接軌,為多數專業的畢業生能取得兩個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創造條件,從而較好地保證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4.畢業跟蹤調研。為準確了解畢業生與市場的對接程度,進行畢業生跟蹤調查,聽取用人單位對本校培養人才的要求和各種建議性意見。同時收集他們對畢業生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有關考核情況,根據畢業生反饋的信息調整相關教學內容,使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工作能力,形成專業基礎好,可塑性強,有創新意識,能較好地完成本職工作。
5.社會需求調研。社會發展的需求現狀及人力勞動市場的未來趨勢是專業設置與調整、教學內容改革的切入點。高等職業教育學校應及時組織各專業進行社會需求、行業經濟與人才市場需求調研,收集行業發展動態與信息,及時了解行業、企業對人才培養規格的變化及對專業設置與改造的具體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規格、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使培養規格更加適合于行業、企業及學生就業的需要。
有針對性的調研,使我們的課內教學與課外學習結合得更加緊密,也使得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從而保障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教學環節的監控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是學生、教材與知識連接的紐帶,是傳授知識的使者,所以,培養人才質量的高低與教師授業質量有直接關系。因此,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整體教學水平,對于保障學生學習質量是至關重要的。
1.規范教學。教師教學文件:如教學計劃、教學進程、教案書寫、備課記錄、聽課記錄、實驗記錄等。
2.教學環節。包括:①教學內容符合大綱要求;②體現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的統一性;③教學重點突出、傳授知識正確;④能反映出科學前沿的問題且信息量大;⑤條理清晰講授熟練、⑥保證時間。
3.教學常規。包括:①按時上下課;②組織教學;③教學管理;④課堂秩序良好、⑤熟悉教材;⑥規范教案;⑦板書規范;⑧語音標準;⑨專業術語準確。
4.教學方法。包括:①富于啟發;②注重創新;③理論聯系實際;④充分利用教學媒體。
5.教書育人。加強教師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和世界觀的建立、在專業上注重加強理論與實踐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對于教學質量的監控,由學校、二級教學單位構成兩級監控組織,根據管理的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質量監控。一是通過日常的教學秩序檢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學檢查,及時了解和掌握教學中的動態問題。二是對所有教學活動,各個教學環節、各種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經常性的隨機督導和反饋,以保證教育
教學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三、評學體系的構建
學生的學習質量是反映整個學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環節,將學生學習質量通過建立一定的評價指標,通過評價工作的進行嚴格考核,并在學生學習中得以實施,以產生評價效益。同時,建立和完善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提高整個教育教學質量。
1.任課教師評學。任課教師根據教學要求,按照學生學習情況認真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學習成果”等方面,從中發現學生學習的創新點,及時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平時考察和課程考試成績進行評價。
2.輔導員的評學。輔導員根據學生課內與課外的學習、紀律和學習質量情況,發現學生學習的優良方式方法及學習成果,以及學生學習質量方面所存在的問題。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使成績不斷提高和發揚光大、使缺點得到糾正與克服。
3.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自己對學習質量進行評價,以自然班次為單位,從“思想組織建設、班風建設、學風建設、學習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中以學習成績為主要依據,采取民主方式進行評議,由班委會集中,匯總后報系及學校作為評學重點依據。
4.學習質量分析。利用校(系)教學質量監控的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在制度化運作的基礎上,完整地對各種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包括對任課教師、輔導員對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以及學生班級的自評等,并結合干部聽課、督導員聽課等途徑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認真整理,按不同的層次形成學生學習質量評價。在每學期末,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報告。
5.學習質量反饋。將所有評價體系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匯總,及時反饋,并監控整改。采取教學例會、反饋通知書、個別談話等方式,向學院領導、有關職能部門和系、教師、學生反饋。對做得好的進行表揚,對差的提出整改意見。最終形成一個制度化、良性運轉的教學質量監控反饋體系,以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生的培養質量同樣是衡量高等職業教育和每位教師教學工作水平高低的根本標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個有機整體的兩個方面。因此,要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必須從教與學的整體著眼,從互動入手,既抓教師,又抓學生;既從嚴治教,又從嚴治學,二者缺一不可。通過狠抓學生學習質量活動有利于學生自我嚴格要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成為學習的主人,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由于學生的學習質量涵蓋面較廣,要在真正意義上建立完善的評學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東方.論創建優良學風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6(2):95.
[2]劉柳.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施教學質量全面管理[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2):144-149.
[3]朱景鑫.教師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J].職業技術,2006(2):44-45.
[4]虞立紅,李艷玲.完善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切實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7(2):60-62.
[5]李文芹等.學生評教在教學質量監控中的作用[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6(12):18-19.
[6]李翠萍等.評學—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一環[J].教育研究,2006(9):120-121.
[7]黃彥芳等.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確保高職人才培養質量[J].北京教育,2007(3):59-61.
[8]葉小明等.新時期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4(15):6-7.
責任編輯:葛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