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不能削弱
2009年第1期“卷首語”欄目《基礎不能動搖》一文,從山西一家老紡織企業停產、一位年富力強的安技科科長下崗談到這次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對企業安全生產隊伍的影響,不禁讓人擔憂。企業安全管理隊伍是安全生產的基礎,這個基礎關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而是萬萬不能動搖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確如此。有些企業的領導總是把安全管理看作是“軟件”,多一個人少一個人、抓得緊點兒或松點兒都無關大局,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把“安全第一”置之腦后。在他們的工作日程中,安全工作總被當作可有可無的“尾巴”。
近日,我得到了一家建筑企業的 “內部消息”,因市場不景氣,這家企業準備裁員,在高層領導會議上,初步研究了裁員的目標和范圍,包括哪些人呢?第一是政工科,第二是安全科,第三是工會。裁員就從這幾個部門下刀。由此看出,在這家企業的重要決策中,“安全第一”的宗旨被漠視,安全工作被排到可有可無的位置。用這樣的指導思想來管理企業、對待安全工作,這家企業的“基礎”著實令人擔憂。
北京順義讀者李德勝
“親自試”與“回頭看”
2009年第1期“它山之石”欄目《“五確保”筑鄉鎮安全監管防線》一文中,有一幅名為《市長馮斌親自試用城鎮消防栓是否有效》的圖片,真實再現了安全檢查工作中一個難忘的瞬間。由此可以看出,如今各級安全檢查較以前深入了、扎實了,走馬觀花的現象少了。
前不久,一位市長在我們礦區超市檢查消防工作,對發現的隱患提出了整改意見,沒過幾天,市長又回來再到超市查看隱患整改的落實情況。他對陪同的企業領導說:“不‘回頭看我心里總不踏實。”實際上,檢查工作就應該現場查驗,當場測試,準確評價,并對檢出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過后對落實情況有個“回頭看”。以往,我們許多檢查確實存在著“坐著輪子轉,隔著玻璃看,碰杯后簽字,叫好聲不斷”的現象。如今,“親自試”與“回頭看”體現了各級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親自試”與“回頭看”是安全檢查的良好開端,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堅持做到位,杜絕不負責任的走過場、謊報、瞞報的現象。我們應從“親自試”做起,轉變作風,有效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山西垣曲讀者宋平俊
培訓形式需要創新
2009年第1期“安全員手記”欄目《質疑式培訓好》一文,為企業的培訓工作開辟了一條有益的途徑,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山東勝利油田注聚二隊在對員工進行注聚泵安全操作知識培訓時,把課堂搬到了崗位上,使員工看得見、摸得著,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而且老師與學員之間互動,學員可以隨時提出問題,老師予以現場解答。這樣的培訓學員聽得懂、記得牢,增強了參加培訓的興趣。
時下,不少企業的培訓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培訓的方式就是滿堂灌,老師在講臺上一講到底,學員在下面只顧忙于聽、記筆記。有時聽膩了、煩了,就交頭接耳,小聲聊天;甚至有的人昏昏欲睡,課講完了,他才從美夢中醒來。難怪有的學員把參加培訓看作是一種“折磨”,一些基層領導干脆指派文筆較好的人替代。還有的一線職工平時在崗位上挺累的,把參加培訓看作是“臨時休整”,坐在課堂上讓身體休息一下。這種例行公事式的培訓,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由此可見,培訓的形式亟需創新,以增強針對性和吸引力。
河北邢臺讀者李一安
給員工的一封短信
各位員工:
在新年新工地開工之際,你收到了我們的這封短信。百忙之中抽空讀讀,因為我們要與你拉拉家常。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或許你正迎著朝陽走在去工地的路上,你有沒有想想,今天該做些什么工作呢?安全上應注意些什么呢?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三不傷害”,你記住了嗎?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或許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有沒有好好想想,年邁的雙親生活得怎么樣?家中的妻子兒女過得好嗎?家庭需要我們去支撐,常年在外千萬不能出半點意外。家中的每一位親人都在惦念著我們,也在盼望著我們平安歸來。
一個建筑工地就是一個大家庭,無論我們來自何方,都是兄弟姐妹,我們從不熟悉到相識、相知,在工作、生活上大家要學會相互包容、相互照應,共筑安全之堤。我們是工程建設者,我們塑造自身的形象應該像對待工程一樣盡心盡力,使每一個人都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最后我們要說的是,你的平安和幸福是我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們衷心的祝福。
易安網網友蘇州愚人
編輯寧 遠
(2009年第3期讀者有獎評刊表見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