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西順
28歲那年,劉先生進入一家公司,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在職場上平步青云,始終保持著模范員工的形象。不久他便得到晉升,負責公司的很多業務。公司給他配了一輛小車,外加一份讓人羨慕的高薪。令人滿意的工作業績背后,是連續不斷的出差和每周60~80h的工作,以及頻繁的周末會議。一天,劉先生突然倒在自家門口,出現嚴重頭痛、心率加速和頭暈、目眩等癥狀,被送進了醫院的重癥室。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告訴他患的是“心身耗竭綜合征”,是因為多年的過度勞累導致的。
心身耗竭綜合征是指因職業而導致身心俱疲的狀態:在心理方面,患者的情緒容易波動,睡眠不穩,而且注意力無法集中;在生理方面,患者腰酸背痛,或者出現消化系統紊亂。
綜合表現
1.發病趨勢
在“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時代,像劉先生這樣的病例并不罕見,且發病率正日益增長。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工作壓力都在增加,人們正疲于奔命。工作的壓力對員工健康造成的危害,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嚴重。2005年11月,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的調查結果顯示,年齡在25~39歲之間的員工,1/3因為工作而感到心力交瘁。
2.誘因
研究顯示,長期緊張在誘發心身耗竭綜合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上看,人體的應激反應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性反應,在我們意識到危機來臨之前,大腦就察覺到了潛在危險,并能迅速地做出反應,促使腎上腺素流入肌肉,讓我們行動更加靈活;身體還會關閉一些不太重要的系統,來保存能量。但當我們遇到一系列的突發事件時,比如氣急敗壞的老板要求你在30min內完成報告;無法按期完成任務,腎上腺就會分泌壓力荷爾蒙,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如果這種緊張狀態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數年,身體便會不可避免地發生病變。持久的壓力會引發高血壓和心臟病、降低免疫系統,使我們更加頻繁地遭受病毒侵襲。
3.影響
這些患者往往是最后一個意識到自己病情嚴重的人。沒有人會在一夜之間徹底變得身心衰竭,恰恰相反,他們的精力是逐漸衰退的,速度慢得讓許多人從未察覺出這些細微變化,直到情況已經變得相當嚴重。
壓力和對自身的不滿會在精神上留下烙印。日漸消退的自尊和對失敗的焦慮折磨著他們,使這些心身耗竭綜合征患者喪失信心、毫無斗志,終日在痛苦中煎熬。他們可能會在酒精和藥物中尋求安慰,一些人甚至嘗試自殺。
4.易患人群
長期從事緊張、應激、工作壓力大的工作,并且自身工作熱情高,從不會拒絕和懈怠工作的人易患心身耗竭綜合征。所以,厄運往往會降臨到最佳員工的頭上。這些人總是欣然接受一大堆工作任務,并且干勁十足,工作已經成了展現他們個人價值的重要部分。當他們面對那些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不得不加班加點,在辦公室里一直熬到深夜,而無視飲食規律,忽視了身體鍛煉。長此以往,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圈。一旦哪次沒有完成任務,或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焦慮、失望、壓力更大。
5.癥狀
他們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在職場上平步青云。令人滿意的工作業績背后,卻是極大的工作量、連續不斷地出差和頻繁地開會。雖然有壓力,但他們一直堅持著,并樂在其中,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病了,頭痛、心率加速和頭暈目眩。這些不舒服的癥狀就是“心身耗竭綜合征”的特征。“心身耗竭綜合征”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單元,而是許多心理和軀體疾病的基本癥狀或前奏。最常見的癥狀有:疲乏感、厭倦感、力不從心感、無能感、淡漠、敵意、易激怒、抑郁、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動機削弱、工作效能下降、睡眠障礙、飲食及體重改變。如果自我保健不足,長期在耗竭狀態下工作的人不僅會漠視、敵視服務對象,還會嚴重降低工作質量。
預防措施
現代社會中,壓力幾乎無處不在。如果我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免受壓力的影響,心身耗竭的危險就會大大降低。壓力的強弱是重要因素,卻不是決定性因素。如果一個人每天工作12h,每周工作7天,仍能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為自己減壓,他也許就不會出現問題。減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為你的身體留出一定的時間
相關的抗壓方法非常簡單,而且行之有效。這些方法包括:食用健康食品、有規律的鍛煉身體、保證充足的睡眠。
2.必須在緊張與放松之間尋求平衡
也就是說,“工作狂”要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點。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壓力補償機制。一位女士也許可以通過長跑來減輕壓力;另一位女士的放松方法可能是躺在自家的沙發上聽古典音樂;而第三位女士可能更喜歡在她的花園里擺弄花草。這些習慣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一種令人愉快的活動中去。
3.密切地進行社會接觸
花時間與朋友、家人和同事相處,都有助于緩解壓力。然后,學習一些放松技巧也會有幫助,如瑜珈或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科學家強調,你必須先在頭腦中跨出決定性的一步。在職業生涯的初期——當然越早越好,你必須接受這樣一種觀念:身體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職位的晉升。
劉先生后來選擇了一種平衡的生活狀態。他辭去了工作,修補了朋友間的友情,還實現了孩提時的一個夢想——周游世界。接下來,他重操舊業,在另一家公司找到了一個更好的職位。不過現在,他已經掌握了平衡,將工作與更多的運動、更多的休閑、更多的度假和更多享受生活的時光協調起來。盡管對他來說,工作仍像過去一樣重要,但這些事情現在更加重要。他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生活從未像現在這般美好!”劉先生說。
現在,生活節奏過快,越來越多的人被卷入了心身耗竭綜合征的風暴之中。沒人會在一夜之間徹底變得身心衰竭,恰恰相反,他們的精力是逐漸衰退的。因此,一定要警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小變化,以防心身耗竭。
編輯寧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