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軍 陳士云

湖北江漢油田地處江漢平原,本部設在湖北省潛江市,是一個集油氣勘探開發、專業化施工、石油機械制造和生產輔助為一體的大型國有綜合企業,目前原油年生產能力161萬t,天然氣年生產能力1.84億m3。下轄38個廠處、664個車間(隊),從事艱苦野外作業的職工1萬845人,占職工總數的33%;從事有毒有害等高危行業的職工5986人,占職工總數的18%。江漢油田結合油田生產經營特點和勞動保護工作實際,抓好勞動合同的制訂及制度建設,積極參與工作環境及安全的治理,開展職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和“安康杯”競賽活動,全力推進江漢油田勞動保護工作。近年來,江漢油田沒有出現重大井噴失控事故、中毒死亡事故、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責任事故,員工事故重傷率低于0.15‰,被評為中石化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湖北省安全生產紅旗單位”和全國“安康杯”優勝企業。
建基地 加強安全教育
為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江漢油田工會以油田職工培訓中心、廠處職工技能培訓站為基地,建立了局、廠、大隊三級培訓網絡,成立了專門的師資培訓隊伍和教育課堂。
加強安全培訓教育。江漢油田工會購買了近萬冊《職工安全生產知識》教材發至廠(處),并將教學光盤放在油田局域網首頁,以便職工學習收看。同時,江漢油田工會按照統一部署、統一協調、集中培訓與自主培訓相結合的原則,組織機關管理干部、班組長系統學習《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組織井控人員和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操作人員,參與《安全生產十大禁令》、HSE管理知識、防硫化氫培訓、《兩表一卡》推廣運用等專題培訓班的學習。截至2008年底,已參與職工安全知識培訓的人員達2萬1465人。
加強班前安全教育。江漢油田工會堅持每日班前安全會,每周班組安全講評會,強化職工的崗位安全意識;建立班組安全規范操作制度,使職工生產操作、作業環境、安全用語實現標準化;建立完善安全應急預案,結合崗位練兵活動,自行繪制安全流程圖,標注安全流程標識,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2008年,江漢油田開辦班組培訓4期,參加人數達1989人。
建細則 深化“安康杯”
自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以來,江漢油田成立了由局長、局黨委書記、分公司經理任主任,局工會主席、分管副局長任副主任的競賽組織委員會,把“安康杯”競賽作為“一把手”工程,落實安全責任制,推行企業與安全部門簽訂責任書,局處領導掛包安全重點單位,嚴肅問責制度,將落實情況作為評議干部、評先選模的重要依據。
將競賽引入企業安全文化。通過掛橫幅、貼標語,設置公益廣告,開展征集安全警句、格言競賽,舉辦安全知識讀書會等形式,營造氛圍,強化理念。2008年,江漢油田開展了勞動保護理論征文和“一封安全家書”征文活動,收到征文200余篇。同時江漢油田工會注重建樹樣板,強化示范,開展了“安全之星”“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的評選表彰活動,推廣先進經驗。
江漢油田工會抓住安全生產成為“安康杯”競賽活動的關鍵,一是抓規章制度的落實,從生產發展實際出發,制訂了“安康杯”競賽考核細則。建立起了安全管理、群眾監督和事故控制等6個考核項目、23個考評內容、44個考核點,按照百分制綜合考評,為每個項目制定了扣分標準。二是狠抓監督檢查落實,建立、健全了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成立了局、處兩級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配備監檢員1299人,每年組織一次廠、處勞動保護自檢互查工作。三是狠抓安全投入落實。發揮職代會的建議、討論和審議作用,在局、處兩級推行專項資金制度。以年度安全環保隱患治理計劃為依據,從生產成本中劃出專項資金,用于安全環保隱患的治理;對所有建設項目,均按照項目管理程序進行環保評估和安全評估,將安全設計、安全整治直接列入項目預算。2008年,江漢油田落實整改資金3100萬元,完成項目資金額1545萬元。

建合同 加強安全防護
抓好專項集體合同。江漢油田工會從維護企業整體利益和職工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入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訂了《江漢油田集體合同》。合同對職業安全衛生制定了專項條款,有效期為3年,合同正式文本一式10份,雙方各執1份,2份留存備案,報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總工會3份。合同分為7章,包括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保險和福利,勞動安全衛生和職工培訓,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等內容,明確了企業加強安全培訓、改善勞動條件及環境等方面的責任,職工在合同期間享有職業病體檢、女職工特殊保護措施及獲取勞保用品和保健津貼等勞動保護,并明確了工會參與安全、環保措施的立項討論,配合行政檢查監督勞動安全衛生情況,參與企業重大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制訂了合同監督檢查的保證措施。
加強職業衛生保護。江漢油田工會依照集體合同條款和集團公司《職業衛生技術規范》,依靠油田業務部門,落實職業衛生工作。一抓職業衛生檔案建立,提升職工健康質量。各廠、處對每一個接受職業健康檢查的人員均建立了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建檔率達100%。2008年,共對13個單位的3771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員進行了健康檢查,體檢率為97.7%;對282個崗位進行了173項職業危害因素檢測,檢測率為97.2%,檢測合格率為88.3%。二抓職工作業環境改善,防范職業病的發生。2008年,油田加強了電焊煙塵和除銹裝置改造,對注水站點進行了噪聲治理,加強鉆井、作業環保污染治理。
督促安全隱患治理。江漢油田工會發揮職代會、工代會在集體合同執行中的審察和督促作用,促進職工勞動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加強隱患排查和工程治理。通過江漢油田工代會提案、職工代表聯系卡、職工合理化建議,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環境評價”和“安全評價”,促進了安全治理。2008年,江漢油田共排查、整改一般性隱患2017項,投資2330萬元完成了11項重點安全隱患治理項目。加強封閉化管理裝置、要害部位的安全監控和生產廠區。對建深1井、三星1井、深1井的鉆井施工加強管理,專門設立了現場工作組,抽調技術、安全專家駐守前線,全過程監控;對油氣集輸站場,強化過程管理,按照HSE體系要求,每年評審,實行新、改、擴建項目必須通過安全、環境評價,嚴格執行消防審查驗收;對易燃易爆、涉劇毒、涉放射、涉爆等重點部位,實施封閉化管理。
編輯呂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