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亮
學生學習愿望的源泉是思維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學生的思維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開的,學習數學知識和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同樣充滿著情感,這種情感是發展學生智力和創造力極其重要的土壤。培養學生熱愛學習數學的情感,更好地學習數學,是每一位數學教師關注的焦點。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能力的訓練,而且也是情感的體驗。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情感的培養,教師要用真摯的情感努力創設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氣氛,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愉悅中體會數學奧秘。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更要給學困生這一特殊的群體以特別的關注,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樂學情感,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一、師生情感交流,營造和諧的氛圍,使學困生“想學”
教學過程是師生進行認知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過程。在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創造一種和諧的氣氛,使學生感到學習是在分享擁有知識的快樂,則參與學習的興趣也就會更加濃厚。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要求我們教師從主觀上傾注對學生一片真摯的愛心。學困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厭學因素,老師要走近他們之間,傾聽他們的心聲,爭取他們的信賴,以師愛來溫暖他們的心靈。師愛會像一座橋梁,幫助學生越過“厭學”的沼澤地,走向“想學”的彼岸。教師要用尊重、平等、愛護等人類最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產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應。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僅僅是系統的知識講解員,更多的是作為學生情感上的支持者。老師親切的微笑,鼓勵的眼神,贊美的話語,輕輕的撫摸,特別的關注,都會激發學困生的學習欲望,喜歡數學課堂,從被動地學習變主動地學習。除此之外,給學困生進行補課也是必不可少的。補課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更是教師對學生愛心的給予!當學困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理解了老師的“用心良苦”,將會點燃進步的火花,促進學困生的健康成長。
二、激發學習興趣,調節學生情感,使學困生“愛學”
在教學中,教師經常用活潑的教學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喚起學困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用生動的數學現象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向往?!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了興趣,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也會提高。當學生置身于逼真的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情境中,感悟到數學問題的存在,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需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快、渴求、探索的狀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從而熱愛學習數學。
讓學生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學習數學,不僅能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更能幫助學生立足生活,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生成,同時又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行程中的相遇問題時,我特別找了兩個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到前邊來示范表演。他們帶著老師對他們的信任,懷著上臺表演的欲望,在老師的指導下活靈活現地再現了教學內容。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他們結合剛才表演的體會,自主參與這道題的學習中,認真分析,積極討論,正確地做出了這道題。他們在表演過程中,既學到了知識,獲得了樂趣,還轉變了原來不喜歡學應用題的看法。而“開火車”“奪紅旗”等形式多樣的練習活動也會吸引學困生的主動參與,也是幫助學困生知識鞏固和加深的良好途徑。善于捕捉教學中的趣味點,將單調的數學課堂努力變成充滿趣味十足的數學課堂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凹とぁ睒O大地調動了學困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輕松愉悅地獲取了知識,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三、創設成功條件,激勵評價,使學困生“樂學”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都是強化的結果,成功的獎賞會使學困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成功的喜悅又會轉化為進一步學習的強大動力,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為學困生創設能充分展示學習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到成功之樂,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積極參與到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來。成功會讓學困生重新認識自己,獲得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要使學困生有成功的欲望,就必須使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創造條件使其成功,同時在成功的愉悅中產生再成功的動力。在數學教學中,對學困生適當降低要求,發揮他們的潛力,使學困生能接受并且基本跟得上課堂的節奏。當他們每往前邁出成功的一步,對他們表示充分的肯定與認可。這時他們對"過去的我"進行重新審視,對自己的能力進行重新評價。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鼓勵他們,只要繼續努力,會有更好的成績。
充分發揮激勵功能,對成功進行鞏固和強化。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及時抓住最有效時機和最佳激勵點,鼓勵他們:“你的思路正確,只差一點點就可以成功了,認真想想,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最近你的數學成績進步很快,繼續加油!”“今天你的課堂表現很積極,作業也能很認真地完成,真不錯!”……在成功的激勵中,學困生不再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而是當作一種享受,一種樂趣。
四、探索交流,調動情感,使學困生“創新學”
小組合作學習是促進學困生學習進步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小組的討論中,學生各抒己見,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激勵性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激勵成績好的學生幫助學困生。同時,學困生在集體的影響下,會不斷努力學習,力爭進步。課堂小組合作討論時,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去,特別關注學困生的思考、發言,引導、幫助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傾聽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想法。小組合作討論結束后,在小組的匯報時,也要給學困生多一些發言機會,讓他們代表小組來匯報合作學習的結果。
在教學《長方體的特征》一課時,我就讓學生將課前帶來的實物進行觀察,分小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歸納長方體的特征,比一比哪組歸納的全面,分析準確。那次,每一小組討論得都很積極,學困生也主動參與其中,認真觀察,大膽發言,把長方體的特征總結的都很完整.在此之后學習的正方體的特征時,學生不僅能自主學習,還進一步創新學習,把學習成果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好交給我,學困生在課堂上也能把正方體的特征對答如流,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滿足。探索和交流喚起學困生的學習意識,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動腦思考,與小組同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同時在合作中也培養了學困生的創新思維與積極健康的情感。
只有激發起學生良好學習情感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情感是復雜和立體的,同時又是發展和變化的。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數學情感的培養至關重要。如果將單一枯燥的數學課堂轉變為富有情感色彩的數學課堂,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會更能激發學困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增強他們的理智感,促進求知欲,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讓學困生積極參與學習全過程,從而獲得認知與情感的全面發展,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撫寧縣留守營鎮潘官營小學